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复制链接]
查看1790 | 回复17 | 2005-10-8 16: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这个网址,我真的思绪万千,我从小就喜欢这个,长这么大经历了很多事,见识过很多异人,学习气功,也拜了很多师父学气功、特医,全部出自内心的喜好,用黄易的话说有点“天性近道”,但始终找不到传统和现代的切合点,我要生存还是学道?
  眼看将要年届30,终于有一天下了决心,可能中医才是我最好的归宿,年纪大一点没关系,但我有坚定的信心和对传统文化无比的热情,我想如果能有名师指点,10年功夫应该会学到一些东西吧,再不行,就20年、30年,我有这个决心。
  我现在懂一点易经、对传统文化又一定的了解,但我对中医实在是接触的不多,《黄帝内经》有几篇我都不知道,望各位高手指点,我现在应该从哪里开始呢,要应付国家那唠子考试,取得行医证又需要做些什么呢?
十大功劳 | 2005-10-8 19: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医者,自然之仆也。”中医的精髓是“天人和一”,其最高目标是指导人们怎样在这世界生活的健康快乐和平,而医药只其一端而已,若是能领会得其中精神并能奉行不二是为上善,又何必斤斤以医为业。
至于“气功”是怎么回事,能否赐教一二?
firea888 | 2005-10-9 14: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在我的观念里,佛、道、医、儒的最顶端或者说最底端都是共通的,现代气功发展出来的或者是回复过来的很多特殊的能力可以说是上窥这些天道的捷径或者说必经之路,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中可以看出他不想提但是又不能不提的一些问题,古人是如何“体会”经络,脉行的,又是如何内证的?佛家的五眼六神通又是怎么回事,道家的吞符治病又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要真正学好中医,那就必须要对这些有所了解,起码是相信,这就是气功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是大道,不必拘泥,但我觉得这是上升的阶梯。
我也是大学毕业,有正常的思维、理解和辨别能力,有关气功、伪科学之类的辩论文章已经很多,我也不想多说,我只是认为那些跳出来和捉妖一样对待气功的人根本就懂或者不想懂,只能活一夏天的虫子怎能知道冬天的风景?
我想我学习中医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实践经验,我想如果过了国家的什么考试有行医证之类的玩意以后跟老师学习就会方便很多了,我现在不想以次为业,今后呢,难说。
功劳兄,你是这个论坛上第一个回我帖子的人谢谢你,交个朋友吧,有什么问题联系我
firea888 | 2005-10-9 15: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我想这个坛子上自学中医的人不少,我提的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希望版主能帮忙抬抬这个帖子,谢谢了
十大功劳 | 2005-10-9 19: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刘力红老师的书我也读过,他一再强调学习中医的基本条件就是"相信",对于中医 的基本理论精神及疗效我都是深信不疑的,但至于他提到的"内视返观"及数的作用之类我仍是迷糊.史记上说扁鹊喝了"上池之水"之后就能洞见脏腑,我读之恍若神话,不知道你读到会有何感觉?
   中医史上的各种论战太多了,伤寒与温病之辩就争论了千余年,但是学中医者千万不要忘了中医是切身日用的科学,实事求是追求实效才是它的金标准,合于这种实证特点的 中医著作多出在宋元以前,而《伤寒》,《金匮》最有价值。我就是从《伤寒》入手自学中医的,现在虽然没有学完,但已受益非浅。
十大功劳 | 2005-10-9 19: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非医学专业要想业医还真麻烦,现在医学类的自学考试已取消了,如果你有办法的话可以到一个中医院校去学几年,拿了文凭再考职业医师。为考试而读书是我生平最恨之事,所以现在我是以西医之名行中医之实,一种无奈的特殊状态。
firea888 | 2005-10-10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上池之水?呵呵,我觉得很正常,在这个问题上严新有过很简单的解释(严新?如果你经历过十几二十年前那铺天盖地的气功浪潮的话应该知道他),如果说扁鹊这样顶级水平的神医还要长桑君给药给出地点30天后才能“开天眼”,那也有些……,长桑君还跟了他10多年观察他,最后才决定带他一带。
有关这个问题的解释,我说多了,版主恐怕要批我传播封建迷信,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1、什么药啊,上池水啊根本就是障眼法,在气功门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其实很简单,但人们对轻易得来的东西就不是很珍惜,我见过很多师父、老师,要你出哪个功能就是一瞬间的事,哪要这么麻烦,但他们总要你这呀那呀,总之让你难受半天,这样你得来的东西你才觉得很珍惜。当然他们也是事前观察好的,你要有这个方面突出的潜质,他才会往上带你。
2、这几天在读伤寒,这个“气化”到底应该怎么讲呢,对应天人合一的概念,就不应该仅仅指体内的气,应和天地之气相合,人跟人又有不同,他对应的很容易气化或者很敏感的地点不一样的,这个上池可能就是扁鹊的“气穴”(道家的说法吧),到这里来就被其他地方容易促进他身体上的一些变化。
3、有关长桑君给的这个药……,其一我也不是太明白,其二真的不好多说,可能更神秘。有很多人大病一场就有特异功能了,用五行相胜的概念解释是否能行呢,比如肝生病了,那他阳性的东西被压制,阴性的东西(肝藏魄)是否就有机会去显露呢?或者一直被他压制的肾的功能是否有变化呢?那药物是否也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呢?
很难说
firea888 | 2005-10-10 12: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数的作用?你指的什么?不是很明白,是易讲的数吗?
firea888 | 2005-10-10 12: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内视返照,其实和扁鹊这个功能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一个朝里看,一个朝外看,通常能朝外看的就能朝里看,能朝里看的未必能朝外看。
不知道这样说你是否明白
firea888 | 2005-10-10 12: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中医是切身日用的科学”你说的很对,首先他是科学,其次就是切身自用,这个问题我没有任何异议,现在认为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的源头,但我觉得他也是成就中华文化基础的重要基石之一!佛家不论,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这是道、儒、医的开山之作,似乎代表百家不同的思想,但我觉得他们都在说一件事情:什么是道,如何得(前面说了黄帝内经我没读过,现在在读,TNND,真的很难懂,我只是在一个大背景下面说这个事情,我不懂内容),这虽然有些虚无缥缈,但这是他们最想说明白的事情。
这是我的看法。
我觉得如果脱离这个背景去学习应用中医的话始终是下工,最终也不知其所以然!功德兄,你别介意我说话直,我只是想把我的思想说明白,实在没有冒犯的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