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 小儿推拿不是“照猫画虎”!

[复制链接]
查看329 | 回复1 | 2016-7-24 14: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来真是惭愧,两年前刚刚接触小儿推拿时,我手头只有一本《儿童经络使用手册》,看到上面讲的穴位大多很多是线性或面状的,而且大多集中于头面和两掌,推拿的手法又不外乎推、运、按、揉等那么几种,一下子便产生了一种印象:原来小儿推拿这么简单!只要根据书上的穴位配伍进行推拿,还不手到病除?
    于是,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我囫囵吞枣地看完那本书,便以为自己掌握小儿推拿的精髓了,在实践中更是动则照猫画虎、不知深浅地在女儿身上“推拿”,小家伙一有毛病,我就对着书倒腾一番,有时候的确弄出了效果,有时候却不仅没有起作用,还耽误了病情。即使这样,当初我却丝毫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推拿水平,反而疑惑小儿推拿的功效。
    直到女儿一岁半生那场咳嗽的病时,我才良心发现小儿推拿不是那么好“玩”的。当时带女儿去看大夫,大夫说女儿脾肺两虚,女儿爸便趁机揭发我经常在身上倒腾推拿,大夫听了竟然大惊失色,说我胆子太大了,推拿这东西又不是儿戏,不能胡来的。并建议我去挂小儿推拿科看看。挂了小儿推拿科之后,看着医生熟练地在桐桐身上东捏西按的,我才发现她用的很多手法和穴位跟我从书上看的不一样,有些我根本不懂,而且同样的疾病,配伍也跟我从书上看的不一样,每一次推拿的穴位配伍似乎又有所不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小儿推拿,一本《儿童经络手册》并不能包打天下!
    后来我在一次小儿推拿妈妈培训时认识了易仁堂的宋东骏老师,之后幸运地成为宋东骏老师的学生,在中医知识学习方面得到宋老师的很多指点,中医又极其莫大高深,至今都感觉没有入门,中医知识是需要用一辈子来钻研的学问。但由于孩子难免头疼脑热的,如果等到中医知识都学好再来小儿推拿很不现实,所以目前的学习是中医基础跟小儿推拿推拿技术一起来,幸运的是,遇到女儿有个小毛小病,都能进行穴位配伍。
    宋老师说;小儿推拿的手法、力度、频率等等十分重要,不妥当的操作会影响效果的。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以为然,认为症结在辩证失误,后来在临床中操作多了,才发现自己犯了上面提到的大多数错误。再想起宋老师曾经说过,小儿推拿的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体会的过程,有的小儿推拿师,在反复练习一年之后,才反过来发现当初推拿技术的不成熟之处。我再度如梦初醒。同时也体会到推拿功力的提高是一个需要反复实践和琢磨的过程。
dj1qc9zw | 2016-7-27 02: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