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敦煌玉雕苦行者藏心如玉大师李先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敦煌玉雕苦行者藏心如玉大师李先锋
[复制链接]
233
|
1
|
2016-8-21 20: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敦煌玉雕苦行者藏心如玉大师李先锋
编者按:
提起敦煌,大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绚丽多彩的壁画和一尊尊面容安祥、略带微笑的飞天,心无旁骛,不受世俗纷扰,随风起舞。印象中,丝绸之路的繁华,佛国净地的瑰丽,边关冷月的凄清,大漠孤烟的悲怆,沙漠蜃景的缥缈……这些历史的碎片,渐渐地融入锋艺轩的玉器中,把一部意境深远的史诗雕进了灵动的石头中,让人从中一窥华夏大地历史的悠远,美好河山的壮阔。锋艺轩敦煌玉雕的成长,得益于一个玉雕之子多年的苦行修炼。他,犹如沙漠上的胡杨树,一头扎进尘封的历史黄沙,一头扎入南阳的琢玉梦,让质朴和高贵、雄放与精美、浩瀚和悲壮,在南阳玉雕的文化土壤中尽情绽放。
■策划:曹滢谨吴典鸿
■采写:悦心拍记者吴典鸿
■摄影:悦心拍记者韩梦迪
正文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这句饱含沧桑的历史总结,总能让去过敦煌的人感慨万分!
敦煌,历经千年风霜,这艘风雨飘摇的的沙漠之舟,因沉重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我们。其中,敦煌的莫高窟,更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经千年却依旧鲜艳的飞天,向世人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构成了敦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这方时空交错的古老的土地上,可以让我们零距离地触摸历史的脚印。
而在这个历史短暂停留的特定时空里,有个玉雕人,一路摸爬滚打,带着发扬敦煌玉雕艺术的赤子之心,开启了大半辈子的追逐飞天梦。他,就是锋艺轩敦煌玉雕工作室的创始人,玉雕大师李先锋,一个以微薄的民间力量传播敦煌文化、敦煌艺术的苦行者、践行者。
李先锋大师带着沉重的传播敦煌文化、传播敦煌玉雕的使命感,缓缓地走进了悦心拍石佛寺运营中心的专访录制室,向关注悦心拍的爱玉人,讲述了那段尘封已久的琢玉路,还有那片在他梦中已经千百轮回的神奇土地,以及虔诚膜拜震惊世人的敦煌文化艺术。
初识初见恍若隔世启蒙玉石路
92年,小学五年级,一向调皮好动的李先锋,被一篇课文《敦煌莫高窟》深深地吸引住了,那天他很清晰地记得,自己飘忽不定的心,不知为什么,在那一刻,出奇的平静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课本里的飞天,好像自己前世在哪里遇见过一样。
从此他再也听不到外面的世界,满脑子都是飞天的舞蹈,满耳都是九天玄音,仿若隔世之音,让他醍醐灌顶。在同龄的孩子还在寻找童年童趣的时候,李先锋已经在捣鼓如何完成自己的想法,他要把课本里的飞天神女,变成可以看得见的作品。
拗不过死硬不上学、天天对着飞天神女发呆的李先锋,父母无奈,让他跟舅舅学做大理石雕刻,让他学会一技之长。也许,父母并不知道,儿子天生就是为敦煌玉雕而生的一个苦行者,当然,他更不知道儿子初次看到了莫高窟上的飞天画,就像着了魔一样,从此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进入了舅舅的加工坊后,对着堆积如山的大理石狮,李先锋才意识到,飞天梦破碎了。但为了把硬本领学到手,完成飞天梦,李先锋咬着牙挺过了过来,愣是把活儿做到了极致。后来,随着自己的手艺越来越精湛,脏乱,简单,重复,工艺性不强的活儿,让他感到了迷茫。
父亲知道儿子心里的苦闷后,全力支持他到培训班学习。当父亲费了好大劲才把做玉雕的设备搬到河西贺营玉雕班,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没能及时交学费,却被培训班劝退时,望着儿子失望的眼神,父亲第一次低下了无奈的头颅。
至今,每每想起看到那一刻老父背着做玉的设备,依依不舍地离开玉雕班的背影,李先锋大师的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般痛。
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李先锋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靠自学就走出了一条特殊的路。在家自学的日子里,他想尽一切办法搜罗了各种自学绘画的美术作品和书籍,让自己的视野得到了开拓。记忆中,西方人体雕塑,像米开朗琪罗、罗丹的作品都让自己看到了希望,而一些藏传佛教绘画作品和莫高窟作品,总会让自己的心更加平静下来,总是让自己充满力量。
就这样,那个时光里的少年,忘了时间的流逝,忘了经济的烦恼,忘了人世的纷杂,一心扎入自学美术和绘画的世界里,一沉浸就是两年。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为自己今后做玉雕练就了扎实的功底。
首会玉缘知遇名师初生牛犊不怕虎
2004年秋天,好友赵飞看到了李先锋做的玉雕人物后,十分触动,提醒他:“先锋,你该考虑找个好老师学习了,提升下自己的工艺!”。
于是,一个月后,经赵飞引荐,李先锋来到孟庆东老师的工作室。记忆中,孟庆东老师看了看自己,问:“你在家做何物?”李先锋恭敬地答道:“主要做玉器人物。”
孟老师又问:“是否真心喜欢?”李先锋仿佛遇到了知己,有点激动:“发自内心的喜欢!”孟老师循循善诱,又问:“来这里赚不到钱,可否愿意?”看着眼前这个满眼都是求知欲的学生,孟老师心里一怔。李先锋不假思索:“愿意。”
孟老师更直接,指着一个已做好设计、勾勒好线条的价值二十几万的和田玉俄料大摆件,问:“能做好吗?做个观音。”“能,肯定,能做好!”李先锋满是激动,连连点头,好像多年的委屈和曲折,一下子找到了宣泄口。
后来每每想到此,老师慧眼识人,初次见面,就爽快地给自己一个这么高档次的作品,挥刀试心试胆作考核,李先锋十分感激。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是这么一次特殊的经历,让李先锋在玉雕之路上,走得更加的务实和自信。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李先锋是有把握做好大玉货的,潜心苦练多年,无论是对玉货的感应上,还是刀工的使用力度上,均已达到了臻至完美的境地。车间里,大家围着观看不苟言笑的李先锋,还有摆在他眼前的这道大难题,大家心里暗想: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就在大家疑团重重的时候,李先锋动了,他好像是从莫高窟的世界里走了出来,脚往前一伸,眼前一幕,大家都宁可相信是自己老眼昏花:这小子居然不按常理出牌,粗暴式的,一上去就用托片三下五去二地就把形坯给劈出来,对,劈!这个暴力式的狂轰乱炸,足足持续了二十分钟。
这么粗暴式的出坯,大家心里真为他揪了一把汗:小子,下手也特狠了,要是伤货了,看师父不把你扒几层皮。但李先锋可不这么想,做玉货本该化繁为简,自己以前做大理石硬料,下手更快,如脱缰的野马,不受任何流派的雕刻功法和条条框框的束缚,自己是做对了,只是时间快了一点点。毕竟,那几年自己临摹绘画,对绘画线条的精准理解,已经深入骨髓了。
李先锋再为大摆件描上一遍线条,通过与原设计对比,寻找修改的差距,修修补补,而在这中间,习惯放羊式管理的孟庆东老师,完全任其自由发挥,不干涉学生创作自由。做完玉货后,孟庆东老师把李先锋叫进绘画的办公室,对着这件作品足足看了十分钟,然后转身,问道:“先锋,你一个月想要多少工钱?”
或许,幸福来得太突然,他有些诚惶诚恐,看着老师期待的目光,道:“老师,只要能学活儿,给不给钱都无所谓。”孟老师看了李先锋一眼,缓缓道:“你要这样想,那就对了!这样吧,每个月给你1500的生活费吧!你跟大家学习去吧。”
2004年10月10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李先锋如愿以偿地拜入了孟庆东老师门下。用李先锋大师现在的话来讲,那段日子里,是他最拼命过得最充实的时光:白天做活,有时候连上厕所都是无暇东顾,大步跑厕所,姿势特别诙谐。晚上回家练习画画,脑子里回炉提炼下白天所学的知识。
放佛,这几年的不易和曲折的路,让他异常的懂得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一切。
放佛,他要把这一切,统统地充实过完,这样在年轻的岁月里,才不再有遗憾。
玉海茫茫勤奋出彩心在天脚在地
孟庆东老师教授学生从无任何技术保留,如今李先锋也以同样的标准,传授徒弟做玉货。老师经常教育自己,做活的时候也是在做人,要懂得感恩。
在孟庆东老师门下,李先锋经常看师兄弟们做玉货,学习别人的设计稿件、造型,晚上回家临摹吸收、改进。他之所以如此勤快,如此着急,是因为他不能再等自己的敦煌玉雕梦,被时间所禁锢,一点点的延后。他想用尽一切办法,加快这个成长进程,实现质的突破。
而李先锋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兄陈锋,跟师父学了十几年,从人物的线条,到揉工都特别好,造型和线条拿捏把握到位。每当看着陈锋师兄的作品,李先锋憧憬的都是自己多年前飞天女神的清晰轮廓……
当陈锋师兄告诉自己,做细活要多使用诠门,可以自由肆意的发挥创作。“新工具要用砂轮打一遍,不伤玉货,少划痕”,看着师兄笑眯眯的眼神,李先锋恍然大悟,仿佛想到了什么,在以后!
2005年,镇平有一大玉货商人委托孟庆东老师加工设计一件三十多公斤的俄料和田玉。接到老朋友的订单后,孟庆东老师把李先锋叫了过去,告诉他,自己想做一件观音大摆件,大致造型是普贤菩萨,骑大象。
那年冬天,特别的冷,五层楼高的露天阳台上,李先锋按耐不住满腔兴奋,一时忘了寒冷,开始用砂轮机剥料。剥了一天的料子,衣服都脏透了,经常是早上出门头发梳得光溜溜的,皮鞋打得锃亮亮的,到傍晚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石灰。一回家,媳妇开门一看自己蓬头垢面的,都忍俊不禁,调侃道:“哟,老公,你今天尿裤子啦?”自己对着镜子也忍不住哈哈大笑,那时候的快乐,是那样的简单。
第二天,才发现老师已勾勒好线条,上绘有普贤观音,五官端正,大象正奔跑,鼻子上卷,吐有水花,大象旁有善财童子,后面有山山水水,亭台楼阁,云丝飘绕,近处松树、仙鹤,远处意境山水,融为一体。整体构图气势宏伟,比例奇佳。李先锋一看到老师这件完美的设计,顿时也感觉压力巨大,生怕一不小心把玉货雕坏,同时也意识到了如此重要的作品,老师交给自己,打心里地器重自己。
当时这样的大摆件,工作量还是蛮大的,师兄弟们都觉得一年时间才能完成,而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就这样,每天边做边想,边做边改进,边修改边摸索,白天解决不了的问题,晚上回去构想,那段时间连梦里都想着解决方案。弄不明白的地方,就找孟老师设计过的山水人物资料参考,寻找灵感。白天如痴如迷地精雕细琢,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还在钻研琢磨改进。看着师弟如此着迷辛苦,师兄李清燕(李清燕,现苏州玉雕大师,燕缘玉雕工作室创始人)也十分感动,经常鼓励他:“先锋,做玉货咱不要急,往细里做!”
对于自己这么一个新人,师兄能够如此的关注,李先锋心里暗自感激。随后的日子里,李先锋奋发图强,对工具的使用日益熟练,遇到难解的问题先查阅资料参考,随时与孟老师保持沟通求教。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出形仅用了二十来天,其他工序前后历时两个多月。
当大家一看到成品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可以做得如此的漂亮!师父端详着作品,看着爱徒如此的心细,非常满意,二话不说,立刻把他的工资涨到了3500。这件作品,锻炼了自己的耐心,构图能力,人物与山水静物的相结合,相互呼应。经此一遇,李先锋对玉雕的设计思路无比清晰,对人物与静物的协调美有了更为独特的领会。
追随恩师苦寻玉途终成大坦道
2006年,孟庆东老师率领团队迁移到北京发展,在老师的计划成员名单里,李先锋也是位列其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去成,辜负了孟老师的厚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李先锋最大的遗憾。在离开孟老师的那段日子里,李先锋一直期待有一天能够抛下所有背负的压力,再跟老师继续学习,能为老师再做一些作品,回报老师当年的知遇之恩。
回家后,李先锋成立了锋艺轩玉雕工作室,招了近三十名徒弟,以加工、代工为主,由于雕工过硬,生意红火。市场普遍反映也不错,口碑好,经常是半成品都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当自己也开始教徒弟的时候,李先锋沿袭了老师的优良作风,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授徒弟。
随后几年里,随着工作室生意渐渐红火,腰包鼓起来之后,李先锋血液里的那个敦煌玉雕梦和想跟随老师再深造学习的欲望,一天比一天浓烈。2010年,正当工作室生意最高峰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惋惜,关闭了工作室,只身背着行李去北京,他不想在年轻的时光里,错过任何一次可以追随老师的机会。
在北京工作室里,孟庆东老师一脸讶异地打量着他:“你这次是过来打酱油的,还是过来学习的?”知子莫如父,知徒莫如师。
“来继续跟老师学习的,弥补当年的遗憾”,李先锋压低声音,尽力地控制住情绪,不让老师察觉、担心。因为他明白,有些遗憾是不能留给现实的,那些年,自己有三个小孩需要抚养,家里最主要的劳动力,他用了四年的时间,用出色的商业头脑,解决了这些阻碍自己追求玉雕艺术之路上的层层负荷。
孟老师看着他,放佛读懂了岁月留在他脸上的压力,问:“这次能干几年?”李先锋坚定道:“两年!”于是,师徒俩在这一片沉默中回归了彼此的平静,体会到了彼此的不易。五年后的重逢,让李先锋异常珍惜这次深造的机会。
这次到北京跟随老师学习,李先锋是有长远目标的,他知道老师的技术有本质的突破,设计思路上有更多的突变。孟庆东老师进中央美院进修后,在画功上有更大的提升,自己看了他的作品,意境更到位,工艺提升更大、更精细,同时也加入了现代雕塑的元素,让作品更写实,人物内在的骨骼更到位、更深入肌理,各方面都有了本质的飞跃。
老师日益精进的设计创作技法,让自己想走敦煌玉雕艺术路线的想法更加坚定了,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去中央美院学习!这股强烈的想法,贯穿了李先锋今后的整个奋斗轨迹。在老师的静心指导和鼓励下,李先锋主攻观音人物雕刻,在脸部、衣纹、手部及造型,还有整体内在比例更加精细到位,工艺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第二年,孟庆东老师给了自己一个惊喜,想让自己完成一件作品参加天工奖。更有趣的是这件八十公斤的俄料和田玉,老师曾经想让自己做,这次刚好自己在老师身边,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李先锋顶着巨大压力,考虑到这件作品代表着孟老师的工作室的最高工艺水平,下决心一定要为老师争口气。
白天做活儿,晚上搞泥塑,提升自己的模拟经验,为白天做玉货思路做铺垫和参考对比,历时六七个月,如期完成作品。更争气的是这件和田玉持莲观音作品,不负重望,一举拿下2011年天工奖年度银奖。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李先锋掩不住喜悦,喜极而泣。
这件作品,几乎凝聚了师徒俩五年重逢的全部心血,充分借鉴和吸收了线条、造型及佛像大慈大悲形象的形神兼备的隋唐雕刻工艺风格,在他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敦煌玉雕应运而生凤凰涅槃
2012年,学有所成的李先锋,告别孟老师,回到了镇平。重新开启了锋艺轩玉雕工作室,通过参加天工奖,他自己也找到了精准的定位,重拾起自己少年时的敦煌飞天梦,把它作为今后毕生努力的事业方向。也许自己骨子里是中原人的缘故,天生就喜欢端庄大气的隋唐雕刻风格,而这里面,佛像造型艺术更加吸引他,可塑性更强。锋艺轩的浴火重生,就是自己对敦煌玉雕的热爱和研究,付诸实践的开始。
幸运的是锋艺轩的敦煌玉雕作品,也为自家玉雕工作室争足口气,很快地在当地市场生根发芽,那一年络绎不绝的、慕名而来的玉货商团,供不应求的具有隋唐玉雕风格和敦煌文化的艺术作品,在中原开花。在敦煌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在敦煌艺术的分流河滩上,有一个渺小的敦煌玉雕流派,扎根于南阳镇平玉雕大师园,以民间的一己微薄之力,为国家宣传敦煌文化做贡献。
谈到儿时的一个梦想,到如今成为自己的事业,一路坎坷走下来,自己又能如愿以偿的走入敦煌玉雕的心,一路上,李先锋大师把刻刀化身利剑,直击内心:
也许是缘分吧,从小就喜欢、欣赏敦煌壁画,劲秀流畅,用于表现潇洒清秀的人物,如西魏的诸天神灵和飞天,线描与形象的结合,堪称关五无暇。唐代流行兰叶描,中锋探写,圆润、丰满、汗厚,外柔而内刚,如今这一切,已经深深地渗入锋艺轩的玉雕作品中。在不经意的落笔起稿中,往往另有一种自然流露于笔墨问的天趣。
我之前有个梦想,一直想把今后的事业和玉雕风格以敦煌玉雕作为载体,作为终极目标,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传承的是的是我心中那个百花齐放的隋唐艺术风格,启下的是自下而上地为弘扬敦煌文化而创办的锋艺轩创作精神——民间玉雕人的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任重道远。我们将付出更多的努力,完善自己的同时,也以更高的要求,为敦煌艺术略尽绵薄之力。
后记:在敦煌玉雕作品创作中,立足传统、大胆创新,李先锋大师为了再现敦煌的文化底蕴及对远古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他把传统玉雕技法与敦煌文化相结合,将现代人的审美观和自己的艺术理念融入到创作中,在古韵中渗透了现代美,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文化背景。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充分提炼出人性中圣洁、高贵、善良、美好的天性,从而把敦煌人物不可触摸的神秘与空灵表达得更加贴切和深邃。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师能够在敦煌玉雕创作上的研究取得更多的突破,创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给大家带来更多精美的艺术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8-3-27 02: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内容了,懒得回复了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肿瘤治疗中心
医学视频
新闻中心
男科病治疗中心
杏林杂谈
梨花格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