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退热未必要清火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退热未必要清火
[复制链接]
608
|
1
|
2016-9-5 13: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退热未必要清火
“发热容易退热难”,同样的退热方法,不同的
兰州中研白癜风医院
人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同一个人,每次发热吃同样的药效果也可能不同。在中医看来,这很可能是发热的性质有所区别。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寒热》一书中指出“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提醒大家对待不同的发热原因,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
有的患者发烧时体温并不高,但很“情绪化”,体温随情绪波动而起伏,常伴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食欲不佳等症状。这种情况多属“气郁发热”,治疗时应注重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还有人发热部位较局限,或发热的同时身体上有固定的痛处或肿块,“热并痛着”,午后或夜晚症状明显,口燥但不多饮,面色萎黄或晦暗。这多属“血瘀发热”,治疗方式要通过活血化瘀来退热。
还有一种发热在午后尤其明显,患者常伴有胸闷、全身困重,舌苔黄腻、不思饮食,甚至恶心呕吐、大便稀薄。这类患者大多因为湿郁而发热,治疗上要利湿清热。
上面的3种发热属“实热”,病机是气、血、水等郁结化热而成。
还有一类热属“虚热”,多由中气不足、血虚失养等引起阴阳失衡所致。比如有的人总是无精打采,容易出汗、常在疲劳后体温升高,这种热可能是气虚引起的,需要益气健脾,或吃些膏方补气力。
有的大出血患者和贫血患者也会发热,属于“血虚发热”,多为低热,伴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益气养血后便能好转。如果手足心经常发热,伴睡眠不安、烦躁多梦
白癜风症状
等症状,这种热多属“阴虚发热”,在清热的同时一定要滋阴。
另一种发热与上面的症状相反,发热的时候很怕冷、四肢发凉,患者平时喜欢坐着或者躺着,腰膝容易酸软。这是典型的“阳虚发热”,治疗时需要温补阳气,才能“以热制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rgoj7938
|
2018-8-4 17: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肿瘤治疗中心
医学视频
新闻中心
杏林杂谈
男科病治疗中心
方大龙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