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复制链接]
446
|
3
|
2016-9-28 19: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又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以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以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以咸泻之。
肝为将军之官,言不受制者也。急则有催折之意焉,故苦而恶性循环之。缓之,是遂甘性也。甘可以缓,甘草之属也。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以辛散之,解其束缚也,是散即补也。辛可以散,川芎之属是矣。急者,敛也,肝性之所苦也,违其性而苦,肝斯虚矣。补之以辛,是明以散为补也,细辛、生姜、陈皮之属是矣。
心为形君,神明所出,其性恶散缓而喜收敛,散缓则违其性,敛则宁静清明,故宜酸以收其缓也。软者,和调之义也。心君本自和调,邪热乘之则燥急,故复以芝硝之咸寒除其邪热,以软其燥急坚劲之气,使复其平也。以咸补之,泽泻导心气入肾也。烦劳则虚而生热,故须人参、黄芪、甘草之甘温,以益元气而虚热自退,故谓之泻也。心以下交于肾为补,炒盐咸以润下,即得心与肾交也。火空则发,盐为水味,得以俾心气下降,是既济之道也,有补之义焉,故软即补也。
脾为仓禀之官,主运动磨物之脏,燥其性也,宜健而不宜滞,湿斯滞矣,违其性,故苦而恶之,急食苦以燥之,使复其性之所喜,脾斯健矣。白术之苦温是矣。过燥收复欲缓之以甘,甘草之属是矣。稼穑之化,故甘先入脾,性欲健运,气旺则行,补之以甘,人参是矣。长夏之令,湿热主之,脾气斯困,故当急食苦以泻之,黄连之苦寒是矣。虚则宜补,灸甘草之甘以益血。大枣以甘温益气,乃所以补其不足也。
肺为华盖之腑,相傅之官,藏魄而主气也。气常则顺,气变则逆,逆则违其性矣,故宜急食苦以泄之,黄芩之属是矣。肺主上焦,气政敛肃,故其性喜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之属是矣。贼肺者热也,肺受热邪,急食辛以泻之,桑白皮之属是矣。不敛则气无所管束,是肺失其职业,故宜补之以酸,使遂其收敛之性,以清肃于上焦,是即补也,五味子之属是矣。
肾为作强之官,藏精与志,主五脏,属真阴,水脏也,其性本润,故恶涸燥,宜急食辛以润之,知母之属是矣,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盖肾非坚,则无以称作强之职。四气以遇湿热即软,遇寒冷即坚,五味子以得咸即软,得苦即坚,故宜急食苦以坚之,黄柏味苦气寒,可以坚肾,故宜急食以遂其欲坚之性也。以苦补之,是坚即补也,地黄、黄柏是也。咸能软坚,软即泻也,泽泻是矣。虚者,精气夺也,藏精之脏,苦固能坚,然非益精,无以为补,故宜熟地黄、黄柏之属以补之。”
肝
有余泻之:泻子—甘草。行气—香附、川芎、瞿麦、牵牛、青橘皮。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术、京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牡丹皮。镇惊—雄黄、金箔、铁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银箔、铅丹、龙骨、石决明。搜风—羌活、荆芥、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防风、皂荚、乌头、白附子、僵蚕、蝉蜕。
不足补之:补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黄、苦参、萆薢、阿胶、菟丝子。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川芎。补气—天麻、柏子仁、苍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精草、生姜。
本热寒之:泻木—芍药、乌梅、泽泻。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和解—柴胡、半夏。解肌—桂枝、麻黄。
心
火实泻之:泻子—黄连、大黄。气—甘草、人参、赤茯苓、木通、黄柏。血—丹参、牡丹皮、生地黄、玄参。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补母—细辛、乌梅、酸枣仁、生姜、陈皮。气—桂心、泽泻、白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血—当归、乳香、熟地黄、没药。
本热寒之:泻火—黄芩、竹叶、麦门冬、芒硝、炒盐。凉血—地黄、栀子子、天竺黄。
标热发之: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
脾
土实泻之:泻子—诃子、防风、桑白皮、葶苈子。吐—常山、豆豉、栀子、萝卜子、瓜蒂、郁金、姜汁、藜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下—大黄、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续随子、芫花。
土虚补之:补母—桂心、茯苓。气—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藿香、葳蕤、缩砂、木香、陈皮。血—白术、苍术、白芍、胶饴、大枣、干姜、木瓜、乌梅、蜂蜜。
本湿除之:燥中宫—白术、苍术、橘皮、半夏、吴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洁净府—木通、赤茯苓、猪苓、藿香。
标湿渗之: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肺
气实泻之:泻子—泽泻、葶苈、桑白皮、地骨皮。除湿—半夏、白矾、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皮。泻火—梗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诃子。通滞—枳壳、薄荷、干生姜、木香、厚朴、杏仁、皂荚、桔梗、紫苏梗。
气虚补之:补母—甘草、人参、升麻、黄芩、山药。润燥——蛤粉、阿胶、麦门冬、贝母、百合、天花粉、天门冬。敛肺—乌梅、粟壳、五味子、白芍、五倍子。
本热清之:清金—黄芩、知母、麦门冬、栀子、沙参、紫苑、天门冬。
本寒温之:丁香、藿香、白豆蔻、益智仁、缩砂仁、糯米、百部、檀香。
标寒散之:解表—麻黄、葱白、紫苏。
肾
水强泻之:泻子—大戟、牵牛。泻腑—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己、茯苓。
水弱补之:补母—人参、山药。气—知母、玄参、补骨脂、砂仁、苦参。血—黄柏、枸杞、熟地黄、锁阳、肉苁蓉、山茱萸、阿胶、五味子。
本热攻之:伤寒少阴口燥咽干大承气汤。
本寒温之:温里:附子、干姜、官桂、蜀椒、白术。
标寒解之:解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
标热凉之:清热—玄参、连翘、甘草、猪肤。
命门
火强泻之:泻相火—黄柏、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黄、茯苓、玄参、寒水石。
火弱补之:益阳—附子、肉桂、益智仁、破故纸、沉香、川乌头、硫黄、天雄、乌药、阳起石、舶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当归、蛤蚧、覆盆子。
精脱固之:涩精—牡蛎、芡实、金樱子、五味子、远志、山茱萸、蛤粉。
三焦
实火泻之:汗—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吐—瓜蒂、沧盐、薤汁。下—大黄、芒硝。
虚火补之:上—人参、天雄、桂心。中—人参、黄芪、丁香、草果。下—黑附子、肉桂、硫黄、人参、沉香、乌药、破故纸。
本热寒之:上—黄芩、连翘、栀子、知母、玄参、石膏、生地黄。中—黄连、连翘、生苄、石膏。下—黄柏、知母、生苄、石膏、牡丹皮、地骨皮。
标热散之:解表—柴胡、细辛、荆芥、羌活、葛根、石膏。
胆
实火泻之:泻胆—龙胆、牛胆、猪胆、生蕤仁、生酸枣仁、黄连、苦茶。
虚火补之:温胆—人参、细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枣仁、当归、地黄。
本热平之:降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和之:和解—柴胡、芍药、黄芩、半夏、甘草。
胃
胃实泻之:湿热—大黄、芒硝。饮食—巴豆、神曲、山楂、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轻粉。
胃虚补之:湿热—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橘皮、生姜。寒湿—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豆蔻、人参、黄芪。
本热寒之:降火—石膏、地黄、犀角、黄连。
标热解之:解肌—升麻、葛根、豆鼓。
大肠
肠实泻之:热—大黄、芒硝、芫花、牵牛、巴豆、郁李仁、石膏。气—枳壳、木香、橘皮、槟榔。
肠虚补之:气—皂荚。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松子、当归、肉苁蓉。湿—白术、苍术、半夏、硫黄。陷—升麻、葛根。脱—龙骨、白垩、诃子、粟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
本热清之:清热—秦艽、槐角、地黄、黄芩。
本寒温之:温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标热散之: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小肠
实热泻之:气—木通、猪苓、滑石、瞿麦、泽泻、灯草。
血—地黄、蒲黄、赤茯苓、牡丹皮、栀子。
虚寒补之:气—白术、楝实、茴香、砂仁、神曲、扁豆。血—桂心、玄胡索。
本热寒之:降火—黄柏、黄芩、黄连、连翘、栀子。
标热散之:解肌—藁本、羌活、防风、蔓荆子。
膀胱
实热泻之:泄火—滑石、猪苓、泽泻、茯苓。
下虚补之:热—黄柏、知母。寒—桔梗、升麻、益智仁、乌药、山茱萸。
本热利之:降火—地黄、栀子、茵陈、黄柏、牡丹皮、地骨皮。
标寒发之:发表—麻黄、桂枝、羌活、苍术、防已、黄芪、木贼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gog4694
|
2016-9-30 10: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gqm9685
|
2017-10-6 07: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回帖。。。我来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ongkang3214
|
2018-12-4 23: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的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铿锵中医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