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逆反工程思维创作 玉雕奇才儒士梁峻滔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逆反工程思维创作 玉雕奇才儒士梁峻滔
[复制链接]
326
|
2
|
2016-10-11 16: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编者按: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玉雕作品的美丽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羁绊。玉雕艺术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不仅在历史长河中赋予其更加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倾入了更多创作者自身的新创造和不同的情感。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玉雕艺术的发展速度与时代之间显得稍有不符,题材也略显老旧。要想让玉雕艺术继续传承下去,需要的是探索创新,与时俱进,而不是完全的照搬原有的艺术特点。如今,作为南阳玉雕家族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有一个玉雕艺术创作者用逆反工程创作思维,成功地集合百家之长,将创新精神与古典设计理念的融合,运用天然玉石自身的天然之美,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块玉雕的艺术价值。
——更多梁峻滔玉雕作品,敬请关注运营微信:Liangjuntao888
■策划: 曹滢谨 吴典鸿
■采写: 悦心拍记者 吴典鸿
■摄影: 悦心拍记者 韩梦迪
正文
玉雕是一门传统文化较为浓厚的艺术门类,而创新则是玉雕千百年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的最大原动力。传统的玉雕设计往往重其内容决定形式,给创作者带上了无形的枷锁,使玉雕艺术缺乏艺术个性。而现代玉雕除了继承精良的传统工艺之外,更加强调“设计元素”,即着力于艺术的创造,追求创意的巧妙、风格的独特。
苏珊·朗格说:“构成一件造型艺术,不是靠一些互相并列的因素,而是靠那些互相影响的因素。”这种“空间紧张”通过夸张、对比等手法,突出对象中的某个特点或某一部分,以使对象更好地传达一定的意义的创作方法,是从生活原型走向艺术形象的重要步骤,又是艺术形象与生活本身拉开距离的必经之途。
在南阳的玉雕作品创作中,有一个玉雕探索者——玉雕奇才儒士梁峻滔,多年来,他通过不断地摸爬滚打,不断地四处求学、实验和游学,交流,最终形成自己的玉雕创作流派——逆反工程思维创作派,他一反传统玉雕创作,固执地坚持己见,将玉石的形象、线条、颜色等可以直接指示、负载作品的功能和艺术想象的意象世界充分融合,突破了不同审美主体在认识上的差异和局限,使作品兼具传统美学风格的同时又有个性的创新、解读。
梁峻滔的作品,是特定文化、地域因素相互交融和创新结合的产物,一方面继承传统玉雕技艺,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精髓,最终形成洵美且异的玉雕艺术特色。这与南阳传统玉雕艺术创作形成良好的互补。
在悦心拍石佛寺运营中心,作为逆反工程思维创作流派的代表,梁峻滔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悦心拍记者团玉雕人物专访制作室,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不平常的琢玉梦。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初识玉路艰难
2001年,刚满16岁的梁峻滔还在上初中,那时候,崇尚自由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够无拘无束地游遍祖国山河,走遍山河的每一个角落,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他想看遍更多的异域风情,走遍每一寸可以探索到自由奥义的土地。
他想走访名山大川,追逐名家的遗迹,近距离的接触历史的人文景象,造访无为清净的道家,寻访非攻兼爱的墨家,探索法治天下的法家,拜访礼德操守的儒家,探访拥兵论道的兵家,坐观风云汹涌,笑看百家争鸣,让自己穿越到历史的每一幅画卷,寻找自由和发展的真谛。
他想一头钻入历史的卷帙浩繁中,一领艳丽卓目、飘扬千古的唐诗风采;倾听优雅芬芳、飞远流长的宋词情调;轻快舒畅、飘扬四方的元曲笙箫。把中华风采,纳入于心,从中了解自我存在的真意。
他想品遍天下美食,无论是精细的闽菜,还是清香的粤菜,或者泼辣的川菜,又或者是营养的鲁菜,走进历史的风情,探知淮阳富甲娇霸、浙菜鱼米端庄的美味盛象。通过美食,挖掘历史的沧桑韵味,从中一窥艺术的魅影。
过度的追求自由,让他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他着急地想把这些追求自己的东西,变成信手拈来的创意,融入到自己的世界里。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所追求的那个世界,注定一切从零开始,一路上艰辛无比。
那一天,梁峻滔鼓起了勇气,跟父母提出了想学做玉雕的想法,并阐明了自己追求自由的权利。也许父母也早就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知道拦也拦不住,就让他去同村一户做独山玉的作坊学做玉雕。
很清晰地记得,那天,看着一脸青涩的梁峻滔,碍于情面,师傅勉强答应了下来。那时候学做玉雕都是靠自学和多问多跟师傅学习做活,自己琢磨和不断尝试,才能学到一点点入门的本领。
就这样,放羊式的管理下,刚开始梁峻滔只能是看着人家做活,跟着学习,锻炼自己的眼力劲儿。过两天,师傅让他尝试着自由构图画题材,让自己下手来做。有一回,自己激动过头,觉得可以做好,手里还在做的牡丹花还未成型,便自豪地跟旁边的小师兄说:过几天我的玉货就做出来了。旁边正在专注做活儿的小师兄听到后,也是心里纳闷:我都做了半年多了,你才来几天就能做出来?构图设计不说,就单单是这个手工打磨和重复修改,时间可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
结果,没过几天,梁峻滔就把那件牡丹摆件给做出来了,小师兄看了也是一脸讶异,心中不免有些佩服,原来这人真不简单!在这学活儿的过程中,师傅也略有指导。那时候刚起步阶段的镇平玉雕,大部分的作坊缺乏理论指导,师傅指导的东西也往往基于传统,很少有融入正规的理论依据,经常是一知半解,徒弟也是学得云里雾里。可以这么讲,师傅带进门,成才在个人,下苦功夫学习和自己总结摸索,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
就这样,学习了小半年,师傅就搬到广东去发展了。随后自己也跟着去了,那时候都是作坊式的加工,经常是三四个人一起做活。日复一日,重复做同样的东西,毫无新鲜感的机械式手工活儿,传统不变的老题材,深受约束的流水线作业,让梁峻滔外出学艺的想法和期待一次次地落空。一个底层雕工对美的追求在那个年代很难得到认同,而现状又是倍受生存束缚,想学点有创意的东西,也一再被现实所耽搁。那时候他追求的东西也是如此的简单,梁峻滔渴望有个机会,让自己年轻的思想也能进步,学到更好的知识。
梦想虽有,但生活还要继续。每天重复同样的老三篇,渐渐地,梁峻滔对玉雕这个行业的存在意义有了异见。但摆在他眼前的是,自己面对的毕竟是师傅,不想让师傅难堪。
直到有一天,他鼓起了勇气,告诉师傅:师傅,我在这里学习了不少东西,但一直在做重复的东西,我想追求更多的精美玉雕作品,想出去外面学习。
师傅一听,先是一愣,然后沉默了一下,认为眼前这个才16岁的小徒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说实在的,师傅从内心里来讲,真的也不想让他出去。但他也知道,这个倔脾气的小徒弟一旦认定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登时也是无奈,缓缓道:“那好,你去吧!”随手,师傅给了他50元。
大街上,小雨淅沥沥地打在自己的脸上,梁峻滔像飘荡的游魂,此刻,他异常的孤独。刚刚还是在师傅的保护下做玉雕,转眼间,只剩自己一个人,在这个莫大的城市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的面对未来的路,那条他认为应该追求美的道路。
此时,梁峻滔满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必须有骨气,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不管师傅怎么看我,我得走出个人样来!但打心里的,他不想直接回家,不想让父母担心,我就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从现在起,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那一刻,先找家作坊学活儿,养活自己,成了他唯一的追求和想法。于是,他顾不得满身的雨水,任雨水浸湿了单薄的衣服,不顾泥泞和微寒,跑了一家又一家的工厂找工作。当时自己人生地不熟的,找工作,十分不易。
幸运的是,快到晚上十点的时候,梁峻滔在街上碰到几个老乡,正好搭上话了,几个老乡帮他找到了一份在翡翠作坊的工作。晚上,小作坊里,躺在简陋的钢架床上,想到自己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梁峻滔心里充满了欣慰: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开始学习玉雕知识的地方了,从明天开始,一切都是新的。有了期望,同时自己心里也有了新的规划,学习的方向。
少年有志逐玉心 冷暖人情是玉音
在翡翠作坊里,梁峻滔做玉活儿,非常的卖力,闲暇时也帮老板做做家务活儿。晚上收工,当别人都在睡时,他主动拖拖地,看着他累得不成样子,还坚持使用最后一点点力气拖完地的囧态,伙计们也逗他玩:歇歇吧,你把地拖得跟划拳一样,我们都看花眼了。
话虽如此,但自己仍是十分的开心,认为自己一刻也不能放松,不能安逸,不能跟别人一样,这样才能让自己未来的琢玉路,走得再快点,才能让大家愿意教自己真本事。
就这样,时间飞快的流逝,这一做就是三个月。这三个月之内,梁峻滔做玉货的掌控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结果,原来的师傅知道了小徒弟现在的进步,让他回去。但他那时候倔得很,就是不回去,他想走一条更自由的玉雕路。
慢慢地,一来二去,他想到了自己还有一台玉雕机还放在之前的师傅那里。当时自己家里经济也十分拮据,想回去拿,结果去一次又一次,要了一回又一回,人家硬是不给,老被阻挠。为此,梁峻滔十分的苦恼,那时候的思想很单纯,就是一个小孩想着自己家的东西被人拿走了,想要拿回的迫切心理。有时候即使在活儿,他也会突然停下手来,老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我自己的东西,偏偏不给我?
去了十几次后,师傅仍是那句话:你想着吧!于是师徒二人倔脾气一上来,总不免要大吵一架。去得勤了,人家不耐烦。有一回晚上,梁峻滔像往常一样过去要玉雕机,师傅的家人拿着刀往他胳膊上猛砍了一刀,当场鲜血迸溅。那时候正值夏季,一切毫无防备,来不及躲闪,被砍后,鲜血把拖鞋都染红了。而作为施暴者,连夜乘坐火车跑路,消无踪影。维持治安的警察到现场后,用最快的速度把梁峻滔送到了医院,然后转身走人。
深夜中,偌大的城市里,一个16岁的少年,望着孤独的夜色,再一次品味到孤独的痛楚,他想不明白,到底自己错在了哪里?怎会如此的无助!
夜色中,宽大的医院里,那个正值花季的孩子,本该被保护被呵护的年纪,再一次陷入了困窘的境地,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这里学活了?家人会不会担心?
他不知道这一切对错的根源在哪里?难道追求独立创作是不对的吗?难道追求艺术美是不被允许的吗……
那一晚,他一个人,想了很多很多。由于没有钱做深度的治疗,只是输了一些生理盐水,然后简单地缝了十多针,他不顾医生的再三劝阻,毅然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那一刻,他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6岁的孩子,一夜间,想明白了很多的事情,这件事一定不能让家里知道,这是他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从那一刻开始,他长大了,意识到人活要争一口气。最理性的办法就是隐忍,把工作好,这样才有出头日。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进步,让师傅看到自己的长进,自己坚持的路,是没选错的,我要把骨子里的气,蕴藏在心里。
第二天,梁峻滔带着伤直接回去干活。他要把满肚子的委屈,变成骨子里的斗志,化为努力工作的动力。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自己现在困窘的生存条件。从此,他的世界里没有白天和黑夜,一直闷不做声的研究如何把玉货做得更好,如何让自己走得再快点,如何让自己义无反顾的踏入自由创作的玉路。
就这样,做了半年后,翡翠作坊的老师傅觉得这小孩子学习很不错,自己的平台已无法更好的教授知识予他。于是,老师傅带着惜才的心,把他推荐给平洲的另一家工艺水平高点的加工坊。在第三个师父那里,梁峻滔主攻虫鸟花卉,在做细工和形体方面略有所成,玉雕技巧日渐成熟。
如琢如磨品亦佳 如切如磋志愈坚
2003年,梁峻滔回到镇平,过完年,父母想自己留在老家发展,毕竟,镇平本身也是玉雕之乡,学习玉雕和发展的机会也更多,想着能在父母身边陪伴他们,梁峻滔最终还是停下了外出追求自由的学习之路。
期间,师从几位前辈学习独山玉雕刻,主攻独山玉花鸟,在花鸟玉雕创作方面有独道的见解和体验。正当自己一步步的摸索到独道地玉雕创作的时候,父母开始操心自己的终身大事了。经过几番无休止的车流战后,梁峻滔妥协了。
其实,自己也不是很忌讳相亲,只是自己想得比较远,能够接受自己这样一个追求艺术自由的人,是何其的难!最终,他还是勉为其难地告诉父母:想要找一个在做玉的路上能够志同道合的人,在生活、工作、事业、艺术追求上支持和互相帮助的人。
结果,前后相了三、四次亲之后,未能如愿。那段时间,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只要每天一有空闲,他就四处寻访玉雕名家、前辈,切磋玉雕创作,跟人家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艺。
然而,幸运的是有个远方亲戚闻讯后,极力向母亲推荐了一个做玉雕非常棒的女孩儿,而自己也是前后等了半年,才有缘见到本人。那一年过年,在亲戚的极力撮合下,梁峻滔上女方家,初次见面,双方都挺不好意思地,虽然带着一丝丝羞涩,但皆大欢喜的是两人一见钟情,双方的父母也十分满意。
就这样,大大咧咧的梁峻滔,在追求玉雕艺术的道路上,也开始追寻自由恋爱的轨迹,他每天会浪漫地蹲守在女方下班的大门旁,载她到县城去逛街。稍有空隙,他就会来个360度大转弯的惊喜,拉着她上南阳玩。两人异常的珍惜对方,了解对方的远大理想和成家立业的决心,都了解对方这么多年来的不易,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在认识的十二天后,两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举行了订婚仪式。
2004年,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梁峻滔和爱人举行了婚礼。成家立业后,他得到了贤内助,不仅可以边做玉货,还可以边得到爱人的技术指导和鼓励。慢慢地,在爱情的滋养下,梁峻滔苦学无门的事业和艺术追求道路也有了雨后晴朗般的转机。
白天,梁峻滔跟李学凯老师学习玉雕设计和创作,晚上回家领悟和思考创作的手法,不断地研模前人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当时梁峻滔主攻独山玉花鸟,手法日渐纯熟,刀工十分老道,做的飞鸟羽毛栩栩如生,深得前辈看好。渐渐地,他的作品不仅工艺别出心裁,而且造型塑造也极为到位。
其实,这和老师的理论教授是分不开的。据梁峻滔回忆,李学凯老师的教育非常特殊,经常是言简意赅的无声传授,让徒弟们自己领悟。李学凯老师有个习惯,就是心情好的时候,立刻就在工作室的大黑板上,肆意地用文字抒写玉雕创作的心得,很多要点、理论、感悟、领悟的创作真言,虽几笔寥寥,但对徒弟们的自我学习,自我领悟非常有促进作用,让自己有更多的思考、想象、注入情感去创作。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但梁峻滔仍然记得那些年,师徒间在那块小黑板上,有过的那些关于玉雕创作境界的无声交流,至今都了然于胸:
玉雕创作,要有激情,有斗志,有抒发情感,有民族气节,有舞的风姿,有音乐的旋律……
气韵就是艺术的形象,神韵就是精神气质,它包括朝气蓬勃的生机和节奏感……
在创作设计中,点线面的布局设置,至关重要……
玉器讲究章法,造型,传神,逼真……
出枝欲下终须上,右干左倚势顾东。
正局须求奇,奇局终须正。
大疏间小密,欲转势先斜,九曲成一折。
每每想到老师的那些创作的提炼和交流,梁峻滔满是激动。在无声的交流中,梁峻滔以苦力为辅,思为道,悟为本,有突破,玉雕之路边开了,有了这些老师总结的看似六字真言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创作思维也初具了,剩下的便是拿起工笔,一比一画的进行想象的创作,抒写自己的激情,记入玉石作品之中。玉石,玉石之道初开,新颖的创作风格也逐渐形成。
如今,从当年执着追求玉雕创作,从一个孩子渴望获得创作力量,到现在为人师,从底层一步步往上摸索到能够独立创作,并形成自己特殊的创作流派,再形成自己的创作理论,梁峻滔脱颖而出,成为传统玉雕之外的另一个奇才。
如今,他潜心研究与传统玉雕创作互补的手法,理论,案例,实验,然后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创作体系,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流派能够得以传扬。
如今,在他的创作流派里,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逆向工程创作”的玉雕流派,从创作思维的完善,到逆向工程创作的分析和步骤,再到解读创作思维的深层次挖掘,梁峻滔都小心翼翼地深研究和多方实验,形成自己的特色创作。
历时十五年,梁峻滔在艰难的琢玉之路上,拼出了自己的天地,如今,他的作品十分接地气,深受市场欢迎,生意也日渐红火。
子欲养而亲不在 业已成而时难复
2006年,正当梁峻滔生意红火,事业不断做大之时,母亲患脑溢血不幸去世。让他倍受打击和痛苦折磨,十分的内疚。仿佛整个世界都坍塌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孤独的世界的某个角落游荡着,从此没有了自己的灵魂。
那段时间,有时候做活做到一半的时候,转念间一想起母亲,心里就异常的沉痛,无法振作起来。有时候一回家,看到母亲不在,家里黑乎乎的,仿佛幸福从此被堵上了。每当生活过得越好时,就会不自觉地想起吃苦的那些年,母亲享不了任何福,越发的难受。
那段时间,他经常把自己关起来,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收敛一点点,让自己少离家,少追求一些自由。每当过年,看着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过年一家欢乐,自己家却是孤清冷寂的,心里越发的不是滋味。在自己最失落的时候,妻子对他加倍的呵护,前后花了了五六年,才让他慢慢的从丧母的痛苦中走了出来。
失去母亲后,梁峻滔慢慢地意识到,想要在老家闯出一番事业,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亲自打理,自己做主,处事更果断,因为家的重任在自己肩上,人情世故都要协调好,单纯做艺术创作,是远远不够的。就算是艺术,也是要来源于生活,升华于生活。毕竟,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提炼。于是,他把所有悲伤的力量,化为全部学习和提高自己创作的动力,开始疯狂的学习,忘我的学习。
期间,梁峻滔跟随玉雕名家魏烈峰老师学习翡翠杂件设计,收获颇丰。经常登门拜访国家级玉雕大师魏玉忠,在其循序渐进的引导下,逐步领悟和学习到器皿的创作要领。后来,幸得良好机缘结识玉雕大师李先锋,良师益友,受其影响,自己在创作风格方面也有所突破……
随着学习和独立创作的深入,梁峻滔不由自主地爱上了独立地玉雕创作之路,他始终觉得,这是他这辈子做得最开心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大事,人生可以因为一件事而有始有终,幸甚至哉!在梁峻滔的眼里,玉雕设计本该随心而发,不改受市场需求制约,也不能完全的迎合市场,而是要创作者自身境界和思维的提升,这才是真正的艺术价值。
从大的来说,我们为后来学习的人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没有扭曲任何的价值观,没有让后来人走弯路。从小的来讲,我们只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把握自己的事业,把幸福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不受任何世俗纷扰,潜心钻入自己最舒适的创作空间而已。
近几年来,梁峻滔边摸索边实践自己的创作思维,攻克用逆向工程创作的难题,继续到处游学,交流,寻访名川大山,造访玉雕名家,解读各种古今流派的玉雕创作思维,完善自己的流派和创作理念。
奇险壮阔的怒江大峡谷,伟岸绵延的山峰,总是让他日思夜想。那一年,桃花盛开的日子里,怒江旁,他呼朋唤友前行,追逐自由的天际。在那里,梁峻滔总有种莫名的感动,云南的高山流水,让久居中原的他匍匐膜拜,那是一种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灵感和呼唤。
连绵的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的形,蜿蜒磅礴的怒江的意,都为他的玉雕创作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一马平川的束缚,得到了解放,从此创作构思和碰撞地火花绵延不断!
在那里,梁峻滔有幸结识了怒江本土的知名珠宝企业兰若珠宝的创始人兰慧明先生,两人一见如故,于是,梁峻滔带着梦想加入了兰若珠宝,成为一名兰若珠宝旗下的玉雕设计师,携手兰若珠宝,潜心投入到玉雕精品的创作里。
近些年,随着游学和对外交流的深入,他慢慢地感悟到:
做玉雕,用心做,关注细节,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才能接地气。
做好手艺人,就不要过度的考虑利益问题,要全心地投入创作之中,做到精确、精细,才能获得认可,得以生存并发展。
玉雕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并互相融合的艺术,取长补短,互相尊重,互相成长,共同进步,用心做好作品,倾入大量的创作情感,让作品成为有情感色彩和有传统意义的佳作,才是永恒!这才是艺术本身的魅力之所在!
后记:目前,玉石原料的稀缺对玉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众多玉雕师面临着有一天可塑之材越来越少的境地。面对日益枯竭的创作原石,大部分的玉雕流派都认为,艺术创新势在必行!所以,如何结合创新地把传承千年的玉雕艺术延续下去将是当代玉雕人的最大使命,而传承的做好办法就是不断地创新和解读,这也是梁峻滔一直坚持认为的创作方向:玉雕创作和发扬,从自己的层面来讲离不开自己坚持的逆反工程思维创作;从传承的角度来讲,只有靠创作者的这种追求不懈的精神动力,才能让南阳玉雕在原有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基础之上再一次升华。
梁峻滔作品展示:
1、蝶恋花
兰亭古序初晨雨,怜花折句,映入尘封里。隐隐春痕留玉笔,暗香飘尽花不语?
露下初心蝶花语,华纱如碧,烟里浸寒意。生生花里还相忆,花去人瘦对愁宇。
2、拈花智慧
身似菩提手若擎,一茎禅心入画里。
牵枝蔓蔓出纤素,隔叶绽绽卷柔荑。
疑将甘露普世间,幻作清芳云水心。
指竖花开禅师悟,拳开佛笑法嗣明。
排叶爪痕两翠净,吐得真心是菩提。
妙手生春一花语,无色空华西来意。
我手生缘似佛手,一笑惟拈富贵来。
3、蝉联独冠
夜来晚露依羞莲,枝上暮蝉花下鸣。
新蜕蝉衣飞不得,拆翼犹薄浅唱清。
玉炉烟染绿水荫,露华凝腹误侵睛。
林尽山明竹修影,独蝉孤音傍水擎。
星靥笑偎深叶里,凄凄再动故园情。
玉管歌音羽化轻,从来福贵稳中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gopa7574
|
2016-10-11 17: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论坛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论坛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论坛还有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褚怡宝
|
2019-2-2 14: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三千积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唯爱航哥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