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仁医堂专家提醒“眩晕”是小事,“常晕”是大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生活养生]
仁医堂专家提醒“眩晕”是小事,“常晕”是大事!
[复制链接]
294
|
1
|
2017-2-23 2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有一种疾病以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它”常由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它”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它”就是眩晕病。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眩晕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而且会经常反复发作。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据相关数据统计,眩晕病的人群发病率约为8%,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眩晕发病率日益增高。眩晕病会影响正常交际,使患者生活圈日益缩小,加大生活中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医学上可以引起眩晕的疾病非常多,数量大约在百种疾病以上。一般来说眩晕病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高血压病、低血压症 、动脉硬化症 、脑瘤、脑血栓 、贫血 、甲状腺功能减退、运动不足、内耳疾病、以及某些药物服药期的不良反应都容易引起眩晕症。
北京仁医堂中医馆是集中医诊疗、中药疗养、中医养生以及中医药文化展示为一体的中医连锁医疗机构。巫浣宜主任医师就是北京仁医堂中医馆的一位优秀的呼吸病专家,巫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专业近40年,其中从事急诊工作13年,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擅长治疗顽固性咳嗽、喘症、慢阻肺、肺结节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病等。
巫浣宜医师师承家父巫君玉,治病强调整体观念,辨症施治。对咽喉源性咳嗽有独到的治疗之处。在临床中摸索出高脂血症、疼痛、失眠等独特脉象;运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多种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症等;治疗肝胆病(如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等)、肿瘤,以及郁症、眩晕病、心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征、内科杂症、疑难病(如长期低热不退,硬皮病)等,有良好的疗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两部(合著)。
身为仁医堂出诊专家的一员,巫浣宜提醒大家,眩晕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正是因为眩晕的常见,我们很多人都不重视它,以为只是一个突发状况。偶然性的眩晕可以忽视,但是多次眩晕就可能会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那你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了,千万不能拖,以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ustr2971
|
2017-2-28 17: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超123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