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仁医堂专家:胆结石久拖不治易发大危害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生活养生]
仁医堂专家:胆结石久拖不治易发大危害
[复制链接]
289
|
1
|
2017-2-23 21: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不吃早餐,胆囊不能及时排空,容易使胆汁浓缩和胆固醇沉积,久之易形成结石。胆结石久拖不治,可引发胆囊炎、胆囊穿孔、胆囊癌等,对患者危害极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结石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达到10%左右,且出现了低龄化趋势,胆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大多数病人无症状,少数病人的胆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发生胆绞痛;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等,易被误诊为“胃病”而延误治疗。
目前胆结石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其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就是饮食营养不均衡。长期吃高脂食物(如动物脑、肝、肾及蛋黄等)、偏嗜甜食或过量摄取含糖量高的食物(精制的大米和面粉等)、长期饮酒、不吃早餐、饮水过少等都易导致胆石症。
中医学认为,胆结石的形成与肝气的运行和脾胃消化食物有关。如果一个人饮食不规律或者喜欢暴饮暴食,就会损伤脾胃、导致肝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肠鸣、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四肢浮肿,痰多且稀白,胸闷,恶心,喘咳,使得胆汁在胆囊中长时间驻留,久而久之凝结成胆结石。此外,如果一个人在日常饮食方面太过偏好肥甘厚味,或者饮酒过度,或者过食辛辣,也会造成肠胃湿热,这种湿热会像蒸笼一样长时间的熏蒸肝胆部,使得肝胆运行失常,胆汁水分蒸发而过度浓稠,石化而成胆结石。
以“大道至简,大医至爱,适者有寿,仁者无敌”为企业精神的北京仁医堂汇聚百余位中医专家,医馆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中医诊疗和中医养生的事业,如今为了帮助更多的胆结石患者,特邀请了著名的内科专家齐贺斌教授前来医馆出诊。
齐贺斌教授是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与研究,对慢性胃炎、溃疡病、腹泻、慢性肝病、胆囊炎胆石症等有丰富经验。
齐贺斌教授提醒到:得了胆结石,要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菜肴要用植物油烹调,以炖、烩、蒸为主。要吃些瘦肉、鸡、鱼(鲤鱼除外)和豆类制品等蛋白质食物,但要注意适量,不宜过量。要多吃能促进胆汁分泌及利胆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等。忌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忌烟、酒、咖啡。另外,如果饮食不规律,想吃就吃,不想吃就饿着,在打乱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同时,也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排出,胆汁黏稠度增加也会引起结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朝业宇公
|
2017-2-28 17: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留下脚印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超123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