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复制链接]
3596
|
17
|
2006-5-1 2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卷土飞扬在 2007/05/01 09:46pm 第 4 次编辑]
中风后遗症的中药处理
(卷土飞扬)
一、中风的定义
由王永炎主编的《中医内科学》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7年第1版)中将中风定义为: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弊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塞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由此可见,中风的本为气血,治疗时当以调气血为本,邪为风、火、痰、瘀,风、火引痰或血上行,火更可导致脑脉中血液溢出脑脉之外,所导致的最终病理结果为:①脑脉受阻(为痰或瘀所阻);②血溢脉外,为瘀所致。
二、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原则
由上可知,除各脏各腑及风、寒、湿、热(沿用正邪演义中将暑、燥、火统归为热)须辨证论治外,中风后遗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调和气血,多需补肝肾,强筋骨,方用六味地黄丸,加上必要的体腔活血、四肢活血。各证结合症状辨证论治(参照各脏腑辨证原则)。
(二)祛除脑脉阻塞物和脉外瘀血,重点在于药物达到脑部。
1、痰 应用蒙石滚痰丸,适当应用开窍药,如苏合香、冰片、麝香(用樟脑代替)。
2、瘀 ①活血 常规活血外,加水蛭溶血栓,地龙扩血管,因多伴有高血压,此时加石决明10g以上。
②引经 冰片0.3g左右透过血脑屏障。
三、注意事项
中风急性发作,以上原则不可引用。应针对证型,采用凉血止血法,冰片在应用的同时需加引血下行的药,如牛膝,矿石类药物。有脑水肿时,甘露醇脱水。
四、典型病案
QQ摄像头病历:王娟介绍,女,50y左右。
舌头麻木,上下口唇麻木,口干不欲饮,右手臂及肩关节痛,活动加量,右手指尖麻木,不能动弹,久坐后不能行走,须稍站立后方可行走,刚走动时有痛感,膝盖抖动,酸软。大便一天一次,略呈“黑色”(咖啡色),多数情况下质稀,量正常,小便色黄,有尿痛史。正月底查有高血压,于每晚吃两粒降压药(具体不详),血压控制正常(稳定),去年六月查有脑阻塞。舌卷,言语不清。
诊断:肝经湿证,肾阳虚,气血严重不足。
处方:R1:黄芩15g 半夏9g 陈皮9g 丹皮9g 泽泻9g 藕节20g 赤茯苓12g 山药20g 山萸肉12g 熟地15g 肉桂3g 黄芪15g 石决明10g 石膏20g
×3付
R2:肾气丸×3盒 逍遥丸×1盒
水蛭2g×5泡水
病程:因病人服药后症状有所好转,病人自拣以上药物服用约半月。症状消失。
疗效:服药半月后,病人舌头能伸直,已正常,可自行走路,“从后面不注意看,基本看不出曾经有中风”,口唇及舌头、手脚麻木感消失。此时,因病人觉亲属工作或劳动时心中焦急而头晕,情绪不稳定,再次用QQ摄像头诊治,为肝阴虚肝阳上亢,嘱服大定风珠。
追踪:第二次诊治资料由王娟整理,后丢失,第二次诊治资料不全。后追踪时因王娟不能联系到病人(原因不详)而终止进一步追踪。
五、注解:未提到的具体用药,参照五脏用药。
补泻相继法治疗危重便秘
(成都体育学院中医药爱好者协会 卷土飞扬《脏腑证治体系》原著摘录,病例系偶大二暑假时的危重病人,仅供参考!)
一、便秘的病因
1、肠道失养(缺血);
2、气虚不推;
3、肾阴虚;
4、热结胃肠。
二、便秘危重的形成原因
1、年龄过大,此时使用通便药要慎重;
2、长期便秘,连续数天甚至十数天不通便,造成气机紊乱,不欲进食,营养缺乏,正气亏虚所致。
3、痔疮。
三、一般便秘的处理
1、A组 泻下
①行气 行消化道(中焦)之气,用枳实、厚朴,年轻体壮者各用5g,年老体弱者各用3g。伴腹胀者,用木香6g或沉香6g收腹中气。
②通便 大便不硬用生大黄6-9g,坚硬加芒硝5g左右。
以上用要剂量均是最小有效剂量,在绝对安全范围内,可放心使用,一般在80岁左右者都可照单使用,不可为大承气汤所吓到。
2、B组 治本
①清热 走中焦清热,用石膏、知母、黄柏合黄芩。
②补血 四物汤。
③养肾阴 方用六味地黄丸。
④补气 四君子汤。
四、危重病人处理原则
1、护住中气,嘱服八珍汤一副,大约一小时后,脸色逐渐转红,再下泻下药。
2、嘱去厕所大便,如能便出一小陀,问性状,如不硬,泻下药中可不加芒硝。
3、对症护正气,如有血虚证,则为血虚型便秘,如多证兼有,则应多证并治。
五、典型病案
刘某,男,72岁,安徽桐城人(消化道疾病高发区)。十天未进食,十五天未大便,经当地多名医生予输液、洗胃等治疗无效而宣布病危。接诊时,面色幌白,口吐涎沫,诉腹胀,无食欲,舌淡。脉象缺。
处理:
1、病人体质极虚,先补后泻(护正气)
黄芪15g 人参12g 茯苓12g 白术12g 炙甘草6g 熟地15g 当归12g 川芎12g 白芍12g
2、一小时后,面色渐渐转红,嘱去厕所,挤出大便一小陀,质软,诉腹胀加剧,急予此方:
木香6g 大黄6g 枳实3g 厚朴3g
泡水喝下
3、两分钟左右,开始放屁,次日食欲开,第三日大便开始渐渐增多。
分析:首先,从主诉上看,为消化道病变,定位就定到消化道上。辨证上,涉及脾、胃、大肠三个脏腑,以大肠为中心。从体系来分析,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脾气虚(面色幌白,口吐涎沫)、胃气机不降(腹胀)很明显,我们抓住容易把握的两点,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分析。气机不畅导致下不通气,上不进食,因而食欲差,这与我们所做的瓶颈模型很相似。脾气虚不推,导致大便不通,这是其便秘的根本。因而在治疗上以补脾气、导胃气为中心。下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是先泻还是先补?从教材角度来说,应该是先泻,然而这个病人不行,其体质太差,当反其道而行之——急补急下。就形成了上面的处理方案。
更多内容详见 本版《中医入门(半年内可开方)》一文
文字
[
本帖最后由 卷土飞扬 于 2007-10-18 15:0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电煎药壶
|
2006-5-2 15: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zphx
|
2006-5-2 23: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johnbin555
|
2006-5-4 23: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有想法,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卷土飞扬
|
2006-5-7 1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感谢2、3、4楼的评价,还望在这方面有心得的同仁能共同交流,多多指点《中医入门(半年内可开方)》一文中的纰漏和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卷土飞扬
|
2006-9-3 00: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好久没见到这些帖子了,刚才看见有人看才想起还发过这样一贴,好亲切,大医精诚很亲切的感觉,我又回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平凡一生
|
2006-9-13 1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衷中参西,结合个人临床实践体会,不错的好贴。如此热衷的人越来越少了,假如持之以恒,将来定能收获颇多,硕果累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卷土飞扬
|
2006-11-1 2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感谢给出这样的评价,不敢承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蒋新民
|
2006-11-2 15: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典型病案
QQ摄像头病历:王娟介绍,女,50y左右。
舌头麻木,上下口唇麻木,口干不欲饮,右手臂及肩关节痛,活动加量,右手指尖麻木,不能动弹,久坐后不能行走,须稍站立后方可行走,刚走动时有痛感,膝盖抖动,酸软。大便一天一次,略呈“黑色”(咖啡色),多数情况下质稀,量正常,小便色黄,有尿痛史。正月底查有高血压,于每晚吃两粒降压药(具体不详),血压控制正常(稳定),去年六月查有脑阻塞。舌卷,言语不清。
诊断:肝经湿证,肾阳虚,气血严重不足。
处方:R1:黄芩15g 半夏9g 陈皮9g 丹皮9g 泽泻9g 藕节20g 赤茯苓12g 山药20g 山萸肉12g 熟地15g 肉桂3g 黄芪15g 石决明10g 石膏20g
×3付
R2:肾气丸×3盒 逍遥丸×1盒
水蛭2g×5泡水
病程:因病人服药后症状有所好转,病人自拣以上药物服用约半月。症状消失。
疗效:服药半月后,病人舌头能伸直,已正常,可自行走路,“从后面不注意看,基本看不出曾经有中风”,口唇及舌头、手脚麻木感消失。此时,因病人觉亲属工作或劳动时心中焦急而头晕,情绪不稳定,再次用QQ摄像头诊治,为肝阴虚肝阳上亢,嘱服大定风珠。
追踪:第二次诊治资料由王娟整理,后丢失,第二次诊治资料不全。后追踪时因王娟不能联系到病人(原因不详)而终止进一步追踪。
五、注解:未提到的具体用药,参照五脏用药
我不知QQ摄像头诊治为何物,该文是好文、中风病和后遣症、西医治法无非减颅压和活血消栓、病效差、中医应为强项、设想在案例归档中有经络图示仪的分析测图记录将使上文更有血肉病参考学习复制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蒋新民
|
2006-11-4 1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后遗症治疗体会
重视脑血管病的规范化诊治和预防
蒋新民 11/4/2006
有网文讲:“南京鼓楼医院9月20日,南京鼓楼医院与江苏省医学会联合举办“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摘文讨论用『 』用此标之》
重视脑血管病的规范化诊治和预防,建立快速救治脑卒中绿色通道
由江苏省医学会和南京鼓楼医院联合举办“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于9月17日-18日在南京召开。会上,邀请美国中风协会和脑研究协会主席PD Hurn教授、江苏省神经学科界的知名专家丁新生、张颖冬等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与会200名代表围绕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措施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热烈地讨论,着重探讨了脑卒中单元、急诊动脉溶栓、血管支架成形术等治疗新方法以及雌激素、干细胞等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新进展,并观摩了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为脑血管狭窄病人进行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成功演示。旨在强化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提高广大神经内科医师的科研和临床诊疗水平。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四高”特点,在人类死因顺位中排名前三位,是影响人民健康的最大危害因素之一,也是目前公共卫生领域最受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在我国,脑血管病已经上升为第一位致死致残疾病,且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其中脑卒中也称为中风,这一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血管病,每年发病人数约200多万。在各类疾病中因脑血管病而死亡者,在日本占第二位,在美国占第三位,而在我国数年来均占首位,每年的死亡人数约150多万。而在所有脑血管病中以脑梗塞的发病率最高,约占80%左右。
据鼓楼医院神经科主任、留美博士后徐运教授介绍,脑血管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存质量,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体上的痛苦与精神上的折磨,同时也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与压力。因为,脑血管病致残率高,幸存者中约2/3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常见的有偏瘫、偏身麻木、讲话困难、反应迟钝,甚至痴呆等。我国每年因脑血管病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以百亿元,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负担是极其沉重的,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病导致的各类问题也将日益严重。如何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合理的规范化的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和复发率一直是神经学科界探讨的问题。为此,南京鼓楼医院神经科参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和江苏省科技厅、卫生厅联合招标“心脑血管疾病规范化诊治”课题研究,都是为了对脑血管病从预防教育和社区诊治、院前急救以及到达医院后的诊治采取一系列规范化的措施。
徐运主任指出,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脑卒中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目前认为有四种疗法对脑梗塞有肯定的疗效,这就是脑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其中卒中单元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静脉溶栓、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已在医院使用多年,卒中单元是在近几年才被国内医生所认识和了解的。其实卒中单元不是治疗脑梗塞的药物,而是一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由急诊室医师、神经科医师、康复医师、理疗师、心理科医师、放射科医师、专业护士等组成一个团队,为卒中病人提供早期规范化的药物治疗、脑血管介入治疗、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等。与以往治疗方式相比,经卒中单元治疗的病人死亡率可降低15%,残疾率可降低35%,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30%,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25%,在改善疗效的同时并未增加住院费用。前不久,卫生部及中国医师协会启动了“中国卒中中心建设项目”,目的就是向全国推广卒中单元,改进目前我国治疗卒中的方法和模式。鼓楼医院早已对脑卒中的病人开通了绿色通道,使病人在到达医院后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急诊医生的诊治,完成头颅CT的拍摄,最后收入病房得到早期正确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国民有关预防脑血管病的知识常识很缺乏。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的人易患脑梗塞。当突然出现一侧肢体偏瘫麻木、口舌歪斜、口齿不清、不能讲话、或听不懂别人讲话、头晕、走路不稳、喝水呛咳等症状,应该考虑发生了脑卒中,必须立即到医院诊治。然而,对于小中风,一些症状很轻或症状持续几分钟、几小时后又消失的情况,病人往往不予重视,要么当颈椎病、腰腿痛自行处理,要么不去医院或拖一段时间再就诊。其实,这种小发作可能是大发作的先兆,一旦病情加重,不仅治疗手段有限,而且治疗效果也变差。因此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早地及时就诊。为使人们对脑梗塞有充分的认识,鼓楼医院每月开展一次中风专题的知识讲座,不定期到社区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发放中风健康教育手册。并且对社区医师进行指导和培训,以提高其对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具有丰富脑卒中救治经验的鼓楼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张均也指出,对于脑卒中的救治“时间就是大脑”,一般在发病后6小时内必须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否则,拖的时间长,治疗难度大,残疾率高,甚至死亡。目前,只有不到1%的中风病人及时到医院就诊。而且,不能及时治疗或不重视或治疗不当的脑卒中患者,有70%导致病情及残疾的进行性加重,直至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在鼓楼医院救治的脑血管意外病人中,有70%为缺血性脑卒中(中风),30%为出血性脑卒中,大多在60岁以上。但现在四、五十岁发生脑梗塞的也越来越多,甚至30多岁就脑梗了。这与生存环境、工作紧张、缺乏运动、以车代步、久坐不动、抽烟、吃快餐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抽烟等不良习惯的人,尤其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是一种预防性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脑供血,减少以后脑梗塞的再发机率。对于已经发生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可在早期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现在少许大医院已经开展选择性动脉内溶栓,就是将导管从大腿根处血管穿刺进入,到达发生梗塞的部位后直接将溶栓药物打到血栓附近。此方法用药剂量小,血栓周围药物浓度高,溶栓效果确切,血管再通率高,可达60~70%,与静脉溶栓相比患者死亡率能下降1/3。虽然溶栓治疗效果好,但目前只有不到3~5%的病人接受溶栓,主要原因就是病人拖延到医院就诊的时间,超过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所谓“时间窗”就是从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间隔,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内溶栓才是效果较好的,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溶栓效果就会变差并且出血副作用增加,得不偿失。一般认为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是3~6小时,动脉溶栓的时间窗是6~12小时。因此,建议患者一旦发病就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尽早行溶栓治疗,如有条件最好行动脉内溶栓,在动脉溶栓同时如发现有血管狭窄也可直接行支架成形术。(刘宁春 王中原,南京鼓楼医院外宣办 2005/9/18)”
『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及内中膜加厚标志血管粥样硬化性病变出现,而这两种血管硬化指标的改善亦等同冠心病和脑中风发病风险减少。长期素食或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致心脏病和中风是中国两个独特的血管硬化性病变人群模式。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可预防心脏病和中风,这种疗法安全经济,可以提供民众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高经济效益的保健措施。北京灵枢经络诊断技术研究所的《经络图示仪》因可用其拆分头进行自我的自助式经络系统性的隐性调治 俗称:K.C.F. 疗法。改善自身的“四维经络” 即:C.F.X 的自适平衡稳态,对减少气血的机体上下平衡。对改善脑供血,减少以后脑梗塞的再发机率简而有效,最简便法每天起床时用其拆分头进行自我的自助式经络系统性的隐性调治足肝经太冲穴区,即使其在蹭压下使其穴区激活、此过程的左右调整、对维系减少肝阳上亢简而有效、然后补法双足三里穴区,此区域若有穴质反映时,为肠胃有滞、证见胃泛酸纳差。应双调足三里致该区穴质反映减。上法常用妙不可言。我在 www.jingluo.cn 网上也有类文可阅。采用中医理法来同上摘网文比较可知,那种缺宏观管理的对重视脑血管病的规范化诊治和预防,是建立不了真正的快速救治脑卒中绿色通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卷土飞扬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