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简化舌诊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简化舌诊
[复制链接]
1726
|
2
|
2006-5-5 10: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 简 化 舌 诊
更多内容在《中医快速入门……》中,敬请指点
一、总的学法
1、找一本成像效果较逼真的舌诊图谱。
2、带一面镜子,边看图谱边对照自己的舌象。
3、准确分部,分为舌尖、舌边、舌苔(中)、舌根。各部所对应的脏腑要分出,舌尖对应心脏,舌边对应肝胆,舌苔对应脾胃,舌根对应肾和膀胱。
4、从书中总结出舌尖的颜色、有没有起刺,舌边的颜色和形态(是否有齿痕),舌苔的有无、颜色、厚薄、滑腻度。并划分最小单元,如厚苔主湿,白苔主寒,舌尖红主血热(心火上炎),再在临证时相加。如上三个舌象相加就是舌尖红苔白厚。
5、学习过程中参看身边人的舌尖、舌边、舌苔、舌根,先不管可看得懂具体主什么病,留个主观印象。总结完后再看他人舌象,并不断分析舌象上分析出来的病机,核对症状,检验自己所学的成效,并更正自己已形成的错误的和局限的认识。
二、舌象总结
初学时,舌象因为舌的颜色、形态、舌苔的厚薄等等因素的相互叠加而衍生了很多内容,正象7个音乐基本音调相加后能形成诸多曲子一样。而我们学的时候要做的事情刚好是把这些“曲子”折成“调子”,记住“调子”,然后根据舌象的简单相加原则组合出击,以达到医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目的。“调子”分别如下:
1、舌尖与舌边:
颜色 淡白---血虚
红--绛---热(程度逐渐加重)
青紫---瘀
2、舌苔
颜色 白苔---寒、虚
黄苔---热
热的程度逐渐加重的过程
焦黑苔---热盛,并伤及阴液。
厚薄 厚--薄---湿盛→正常
无苔---气阴两虚
3、形态
胖大舌——脾气虚
齿痕舌---肝经有湿
萎软舌---舌体失养,为阴精亏虚
强硬舌---痰热阻络,中风
歪斜舌---中风,中枢性面瘫
吐舌、弄舌---心脾有热
短缩舌---筋脉凝滞
注意:各部舌象对应相应脏腑,相加时务必注意对应到脏腑。
更多内容在《中医快速入门……》中,敬请指点
[color=#FFFFF2]文字[color=#FFFFF2]文字[color=#FFFFF2]文字[color=#FFFFBF]文字[color=#000CFF]文字[/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卷土飞扬
|
2006-5-18 22: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简化舌诊
求舍诊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vxdo
|
2014-11-7 16: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贪钱无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卷土飞扬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