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沙龙
›
深圳名医吴俊涛否泰理论看传统中医“辨证”之困惑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深圳名医吴俊涛否泰理论看传统中医“辨证”之困惑
[复制链接]
278
|
0
|
2017-5-3 14: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深圳名医吴俊涛否泰理论看传统中医“辨证”之困惑
在传统中医的漫长发展历史中,由古人对单味中药与不同疾病作用的观察,慢慢升华到现代(更)多味中药对不同疾病作用的研究,并且通过对诸多中药与疾病的相互对抗过程中的身体症状变化的观察,不断揣测疾病的病理、病机,以期反过来调整中药的组成,从而更好的治疗疾病。这大概就是传统中医辩证的来由。
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中医辩证带来的进步。现代中医教科书里面的辩证,条理清晰、纲目并举、立法完备,似乎所有的疾病已经“尽入彀中”。临床上也确实治愈了不少疾病。然而,很多慢性疾病可能只是短期的一定程度的临床效果,疑难杂症的远期疗效往往就是“无法预测”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这种貌似“美轮美奂”的理论体系确实在临床上遭遇了挑战。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患者出现在我们身边,一个个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患走到各地的“名医”面前,他们的症状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各地的“名医”可能辩出同样或者不一样的证,吃的可能是同样或者不一样的中药,效果却是一样的不理想。好比一座山岭,人们都从一个方向看,外象应该差不多,要是从不同的方向看呢?这说明我们还没有发现更深层次的规律。
可能有人要说“这哪跟哪啊”,那我就设想一个案例,看看那些名家如何来辩证。我们假设患者年龄60岁,高血压M年,脑动脉硬化,以前中风过,一侧肢体不利;糖尿病N期;经常慢性咳嗽,遇寒则发,有些慢性支气管炎;最近胸闷,检查心血管某支O°狭窄;平时便秘,轻度腹胀,痔疮P期;尿频夜尿,检查有慢性前列腺炎Q°肿大;前几天发现足趾疼痛,检查尿酸高(痛风);一侧小腿静脉曲张,皮肤还有些轻度溃疡,下肢R度水肿;患者S度失眠;还有椎间盘的问题......等等吧。我不想再复杂了,比如加上肝肾功能不好、长个带状疱疹、白内障、膝关节积液、长个什么肿瘤......你来辩证吧,脉象你自己说,舌苔你自己定,你打算用什么方子?不要告诉我,你打算先治疗什么,然后再治疗什么,还讲不讲中医的整体观?崩溃了吗?
遇到这样的问题好比部队真实的沙盘推演,这时候发现平时治疗的小毛病都是小打小闹,什么痘痘、扁平疣、荨麻疹、输卵管堵塞等等。能够指挥数个大的“战役”,并且同时获得最后胜利的才是真正的“医家”,才能说真正掌握了生命中疾病的规律。否泰理论就是指导治疗上面那个复杂案例的基本原则,你用否泰丸我保证他身体各个方面都会持续性的明显的好转......网上看见有人说我治疗痘痘如何没有分型、效果不好、骗人等等,治疗痘痘、前列腺炎等等这些小毛病我负责的说--包治!按照我的要求调整生活习惯--永不复发!现代的中医医生不懂否泰理论,我只能说你“out”了。刚才看见一个坐轮椅多年的老太太,找我治疗五个疗程后,第一次从诊所门口柱杖(被人搀扶)而行,她脸上的笑意让我终身不忘.....
否泰理论在我的几十篇文章里已经讲得很详细,这里就不赘述了。讲个不恰当的比喻,好比人穿衣最初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御寒,一年只要一套冬衣就可以了,其他服饰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表现。否泰论就是这个根本性东西,就是生命中疾病的基本规律,你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金钥匙。
深圳名医吴俊涛眼中的中医大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中医是门特有的经验医学,起码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所有的中医理论都是人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和提升而来的。我曾写了一篇 “盲人摸象与中医发展” 的文章,简述了中医医学辨证发展的曲折过程。我眼中的中医大家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其一,望舌苔便应该大致知道机体脏腑的功能与疾病的基本状态。古代中医史上都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一说,这是众多医家一致的最高追求。我个人认为望舌就应该能够大致说出患者身体的症状与不适,特别是病情较重的患者。而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用其他信息采集渠道(问、闻、切)加以补充。大医家应该对机体诸多的症状与不适,用一套理论加以整体说明。在临床上,我深知本人创立的否泰理论是机体各(多)种慢性疾病的最深层的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
其二,根据舌苔和病症可以推断出慢性病患者长期错误的生活习惯,并提出改进意见。因为任何慢性病都是根源于患者长期错误而不自知的生活习惯之中。生活习惯和慢性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应该体现在医家的中医理论的解释之中。并且,当我们改变某些故有的生活习惯后,确实能够感知慢性病有向愈的趋势。任何慢性疾病单纯服药治疗,而不去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即使病情好转,其后也必然复发。
其三,基于患者疾病的深刻判断,医家开方用药后,患者最终应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疾病后续临床表现的变化,大医家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给出合理的中医理论上的解释。对于出现难于理论解释之征象,必是理论缺陷之处所。对于虽能说出治疗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而最终没有理想的临床效果者,只能证明医家的一切判断、用药皆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肿瘤治疗中心
新闻中心
医学视频
男科病治疗中心
mmnki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