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美容之声
›
孙铭阳-LILY洋装抗衡Zara、Gap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孙铭阳-LILY洋装抗衡Zara、Gap
[复制链接]
405
|
0
|
2017-7-18 17: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如今的LILY,已经不是一个“初长成”的中国服装品牌,而是在海外有42家店,营销网络遍布泰国、印尼、沙特、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民族品牌。
从当年外国品牌夹缝里的一个小专柜,到各大商场主力品牌,这家号称专注中国“商务时装”的企业,上演了一出服装行业的“灰姑娘成长史”。
沉睡五十年的老牌子
“我要声明一下,我们不是假洋鬼子,LILY这个牌子我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注册了,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牌子。”上海丝绸集团品牌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而LILY的母公司,上海丝绸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之一,服装出口位居全国第一,年出口7亿美金。
“作为中国最早做OEM(贴牌代工)的服装企业,早在40年前上海丝绸集团就注册了不少纯英文的品牌,LILY只是其中之一。”徐伟民回忆说。
但在很长时间内,做外贸根本用不上这些自有品牌,因此,在1999年以前,LILY品牌不为人熟知。
“加入WTO后,我们觉得外贸必然会洗牌,为了避免走向没落,我们就成立了以LILY为主攻品牌的公司开始尝试内销。不过当时我们并不指望这个牌子能赚钱。”徐伟民坦言。
服装业升级更要提高服务
2002年春季,上海丝绸集团成立了上海丝绸集团品牌发展有限公司,专营LILY品牌。LILY创立时注册资金才600万元。
最初几年,都在赔钱经营。LILY的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孙铭阳回忆说最初几年的日子相当难过,整个团队仅有十来个人,但一直坚持走本土设计师队伍,坚持发展自己的品牌。
从事外贸40多年的徐伟民认为,纺织外贸企业要生存,只有两条路。一是寻求低成本生产,这是OEM的唯一出路。二是为其他企业提供设计业务,甚至发展出自主品牌,摆脱低端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制造必须转型,但并非意味着做衣服的去做高科技,而是转变经营方式,在设计、品牌、渠道等多方面提高服务水平。”徐伟民说。
和其他民族品牌不同,LILY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靠着口碑效应和门店推广,终于在2008年开始扭亏为盈。2009年LILY的销售额达3亿元人民币,2012年销售额超10亿元,目前已在国内150个城市开设店铺500余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天人合五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