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黑大蒜真的能防癌吗?

[复制链接]
查看510 | 回复1 | 2017-10-8 1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蔬菜。刺鼻的气味,悠久的历史,各种各样的“功效”传说。科学文献中也能找到不少关于大蒜功效的研究,从成分分析、动物实验,到流行病学调查甚至干预性对照实验,结论是“证据不够充分,但也没有否定”。更详细的介绍,参见《大蒜的保健传说》。
    在各种大蒜制品让人眼花缭乱的市场上,一种叫做“黑蒜”的东西横空出世,宣称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软化血管、改善睡眠、改善便秘针对肠胃寄生虫有缓解作用”。黑蒜是什么东西?真有这么强大的功能吗?
    黑蒜是什么?
    黑蒜不是一个特别的大蒜品种,而是普通大蒜经过特殊加工的产物。它的历史很短暂,从韩国人发明它至今,不过十来年。大蒜传说中的“保健功能”本来就对许多人有吸引力,加上对蒜的风味口感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活性成分”的增加,黑蒜在市场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韩国人甚至在美国开了一家公司销售黑蒜制品,产品还颇有市场号召力。2017重庆糖酒会
    黑蒜的制作并不复杂,但很漫长。简单而言,就是把鲜大蒜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加热一个月以上,甚至长达两三个月。包括一些科学文献在内,许多地方介绍黑蒜时都把这个过程称为“发酵”。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误称,因为黑蒜制作的温度是60 °C左右,甚至更高,这个温度下各种微生物都难以生长。所以他们认为这个过程没有微生物的参与,主要是低温长时间加热导致的“非酶褐变”,或者氧化。这样的过程,有点类似于红茶的“渥红”。
    经过几十天的持续加热,鲜大蒜变成了黑蒜。大蒜变得绵软而酸甜,特有的刺激性气味也消失了。对许多人来说,黑蒜的风味口感更有吸引力。
    黑蒜里出现了什么?
    黑蒜的走红不是因为对风味口感的改变,而是作为“功能食品”。大蒜中有许多抗氧化成分,比如蒜氨酸(S-allyl
    cysteine)以及各种多酚化合物。这些物质在化学检测以及细胞实验中展示了良好的抗氧化性,有一些在动物试验中也体现了各种“保健功能”。于是,这些成分被制成了各种“膳食补充剂”销售。
    实验发现,鲜大蒜变成黑蒜之后,这些物质的含量或者活性大大增加了。不同的研究所选取的检测指标不尽相同,增加幅度各有差异,不过一般都显示了大幅增加。比如,有文献报道蒜氨酸的含量增加了5~6倍。还有文献检测“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清清除活性”以及多酚含量,结果是分别增加了13倍、10倍和7倍。
    鲜大蒜变成黑蒜,为什么会导致这些成分如此剧烈的增加呢?文献中推测的机理主要有三种:一是这些成分在鲜大蒜中有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紧密结合,在长时间的加热中它们被释放了出来;二是在鲜大蒜中存在着一些降低或者抑制了这些物质活性的酶,黑蒜制作过程中这些酶失去了活性,所以这些物质的活性就增加了;三是在褐变过程中,简单的多酚形成了多酚复合物,后者的抗氧化性要强得多——在红茶中,儿茶素形成茶黄素导致抗氧化性大大增加,就是一个类似的例子。红枣片价格
邵又珏 | 2017-10-9 08: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