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的发生和治疗

[复制链接]
查看3455 | 回复12 | 2006-6-25 15: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癌的发生和治疗

作者: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杨鸿智博客
网址:http://blog.cat898.com/boke.asp?yanghz70.index.html
邮箱:yhz968@sohu.com

目     录
第一章  癌的发生与治疗
一  干细胞与癌的发生
二  癌的去分化问题
三  负熵疗法治疗癌症
四  混沌边缘疗法治疗癌症
五  肿瘤与免疫
六  应激与肿瘤的发生
七  其他抗癌方法
八  氧自由基抗癌疗法的临床实践
第二章  癌症研究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从“还原论”出发,终点却是“系统论”
一  寻找致癌的化学物质
二  发现癌与病毒的关系
三  特明的“原病毒假说”和逆转录酶的发现
四  毕晓普与癌基因
五  抑癌基因
六  肿瘤发病的多阶段理论
七  信号传导与肿瘤
八  细胞周期与肿瘤
九  小结
附:癌症问题研究提纲

附:癌症问题研究提纲
单细胞生命的永生是如何获得的?单细胞生命直接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它直接从环境得到营养,维持生命,它也直接受环境的伤害,缩短自己的生命,因此,单细胞生命能否存在就取决于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营养的缺乏和损伤的积累尚未致其死亡之前,它已经分裂成两个新的生命体了。我们说单细胞生命的个体生命是短暂的,因为它只存在了几十分钟,但是,这几十分钟的暂短生命却换来了单细胞总体物种几十亿年的生命。与单细胞生命相比,多细胞生命自身分成两个细胞集团,一个是干细胞集团,一个是功能细胞集团,功能细胞负责保证干细胞生存的环境,而干细胞负责补充、功能细胞的损失,多细胞生命同样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同样从环境获得营养并受到损伤,但是,因为多细胞生命分成两个细胞集团,情况就与单细胞生命有所不同。多细胞生命的两个细胞集团有不同的分工,功能细胞成为与自然环境直接发生关系的集团,而干细胞成为功能细胞的后盾,环境对功能细胞造成的营养缺乏或损伤积累,可以造成功能细胞的死亡,但干细胞对功能细胞的补充,使多细胞生命体并未因功能细胞的别死亡事件而死亡。这样,与单细胞生命相比较,在同样受到环境损伤的情况下,多细胞生命的个体生命得到明显延长。
在多细胞生命体内部,功能细胞成为干细胞的环境,功能细胞向干细胞提供营养并传递损伤。因此,干细胞的功能状态是由功能细胞决定的。这样一来,功能细胞与干细胞处于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决定的循环关系中,也就是说,功能细胞的损伤,需要干细胞来补充,而干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和发挥,又有赖于正常功能细胞的存在。因为受细胞生命可分成功能细胞集团和干细胞集团两个集团,所以,疾病也可以分成功能细胞病和干细胞病。功能细胞病是指那些虽然造成功能细胞的损伤或死亡,但尚未影响到干细胞的正常功能,这些就是临床所说的功能性疾病,这类疾病可用促进干细胞再生,保证及时补充受损的功能细胞的方法来治疗。干细胞病是指那些功能细胞大量受损死亡,已经影响到干细胞不能正常再生分化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有组织重构的各系统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和癌症。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是首先支持干细胞再生,重建正常的功能细胞,然后再使正常的功能细胞恢复干细胞的功能,干细胞病的治疗难点在于功能细胞的损伤不能大于一定的限度,否则,功能细胞与干细胞的关系将陷于一个恶性循环疾病无法取得治疗的突破口,总之,功能细胞与环境的关系,仍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干细胞机制为我们治疗疾病提供了一个有力武器,但不会是永远成功的,特别是在功能细胞损伤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
就癌症而言,癌症是干细胞病,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功能细胞制约,功能细胞受损后,无法正常制约干细胞,于是干细胞增殖失控而为癌。治疗办法,首先支持干细胞补充功能细胞,在功能细胞功能加强后,会给干细胞正确的制约,使癌症得以治疗,与此同时,要去除对功能细胞的损伤因素,这包括来自于环境的因素,也包括来自于机体内部的系统控制因素。如果功能细胞已经大量损伤、死亡。对于细胞的制约因素已消失贻尽,那么促干细胞治疗方法将无效。

《说明》:具体内容请网友到杨鸿智博客中的《后现代理论医学临床知识》栏目去看,杨鸿智博客的网址:
http://blog.cat898.com/boke.asp?yanghz70.index.html
感谢关注!


《论坛反应与交流》
凯迪社区 → 凯迪BBS互动区 → 开心科普
ap2004
2006-6-24 21:43:20
很感兴趣,谢谢。
杨鸿智 | 2006-6-27 11: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的发生和治疗

八方论坛 → 生活空间 → 健康地带
南池子
版主
2006-6-24 22:30:00
癌的发生在于细胞的损伤,出现的修复性增生。新的增生物又成为对细胞的刺激因素,因此增生不止。与体内临控关系不大。

今视论坛 > 江西广播 > 健康老年频率
大胃
正版主
哈哈哈密瓜。的确比较专业了。有兴趣可以看看。

『佛山市中医院论坛』 → 『 :::::健 康 咨 询::::: 』 → 『 ★防癌俱乐部★ 』
mimi
2006-06-25 18:29:00
很详细的,要慢慢看才明白

易舒社区 -> 医药基础
茄子王
2006-06-25 20:35
一   请说明“多细胞生命自身分成两个细胞集团,一个是干细胞集团,一个是功能细胞集团”这个定义的根据,或提供相关书籍名称。
二 根据前述理论“1. 功能细胞负责保证干细胞生存的环境2.功能细胞成为与自然环境直接发生关系的集团,而干细胞成为功能细胞的后盾。3.功能细胞成为干细胞的环境,功能细胞向干细胞提供营养并传递损伤”无法正确推导出“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功能细胞制约,功能细胞受损后,无法正常制约干细胞”。或者说,没有明确阐述“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功能细胞制约”的理论根据,如生化过成,生理基础,制约机制。请与说明。
三 “功能细胞病是指那些虽然造成功能细胞的损伤或死亡,但尚未影响到干细胞的正常功能,这些就是临床所说的功能性疾病”细胞损伤为器质性损伤(细胞为实质物体真实存在),所以功能性细胞病应由细胞损伤而归为器质性疾病,而非功能性疾病。请说明此段引文理论根据,或推演过程。
四 “单细胞生命的永生是如何获得的?单细胞生命直接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它直接从环境得到营养,维持生命,它也直接受环境的伤害,缩短自己的生命,因此,单细胞生命能否存在就取决于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营养的缺乏和损伤的积累尚未致其死亡之前,它已经分裂成两个新的生命体了。”但就“单细胞生命的生殖“有不同看法,简单阐述如下:举例:草履虫。草履虫和其它纤毛虫一样,是高度进化的原生动物,它们虽为单一细胞,但有了两种细胞核的分化:大核又名体核,司当代无性系细胞的营养代谢和无性繁殖:小核又名种核,司保存完整染色体及其基因,在有性生殖时由它产生两性原核,再通过受精作用,重建新一代细胞。草履虫有性生殖(一般教科书中已经普遍承认草履虫的有性生殖事实)的主要和普遍方式是接合生殖(Conjugation)。草履虫可视为雌雄同体,其接合生殖相当于雌雄同体多细胞动物的交配和异体受精。……(不多阐述,仅仅证明单细胞生物的有性繁殖,既生殖过程。)
由上证明:
1单细胞生命可以为“有性繁殖”,因“分裂”一词仅用于“无性生殖”。故引用原文概念有误。      
2根据“草履虫”一段举例,若按杨鸿智理论,可将“大核”看为“功能细胞”(大核又名体核,司当代无性系细胞的营养代谢和无性繁殖),小核看为“干细胞”(小核又名种核,司保存完整染色体及其基因,在有性生殖时由它产生两性原核,再通过受精作用,重建新一代细胞。),由此推出,草履虫具有“多细胞生物”特性。这与草履虫定义为单细胞生物相左,形成悖论。请提出反驳意见。
浏览仓促。请闲时回帖。务必以“1 2 3 ……”条款对应为盼。
茄子王于绛紫庄园


回答茄子王的问题:
一  请说明“多细胞生命自身分成两个细胞集团,一个是干细胞集团,一个是功能细胞集团”这个定义的根据,或提供相关书籍名称。
杨鸿智回答:
第一个问题:关于功能细胞集团
我们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都是由已经没有分化功能(不能分裂)的细胞组成的。我们把这些细胞称为“终末分化细胞”。因为这些细胞都具有自己专门的生理学功能,所以又称为“功能细胞”。现在,在干细胞理论中,为了与干细胞区别,又把这些细胞称为“体细胞”。这些知识和名称,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多年积累的旧知识,是既成事实。
第二个问题:关于干细胞集团
在裴雪涛主编《干细胞技术》一书中对于干细胞的知识做了下面的讲述(我进行了摘录和编辑,但是,知识版权应该是裴雪涛的):
(一)干细胞研究的起源
“干细胞”一词最初是在19世纪的生物学文献中出现,像许多其他的生物学名词一样在许多文献被引用至今,并随着研究的深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1896年,E.B.Wilson在关于论述细胞生物学的文献中第一次应用这个名词,专门用来描述存在于寄生虫如蠕虫、线虫、蛔虫等生殖系的祖细胞。当时人们认为干细胞只是能够产生子代细胞的一种较原始的细胞。Sulston在文献中记录,从最近的对线虫细胞系的研究中清楚地表明生殖系祖细胞的发育潜能在每个连续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结果是早期的细胞分裂的产物仍保持了有关亲代分裂球的特性,并且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而这一点正是目前所认为的干细胞的特征。此时对干细胞才有了较全面的认识。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多尔•托马斯发表报告称如果将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体内,可以治疗造血功能障碍。自此,对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从血液系统开始。1998年11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报告说,他们已成功地使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生长和增殖,这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干细胞研究热潮。
(二)什么是干细胞
干细胞Stem cell的“干”(音gen)译自英文Stem,意为“树”、“干”和“起源”。类似于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开花和结果。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的细胞,能产生表现型与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包,同时还能分化为祖细胞。通俗地讲,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它具有再生为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界称其为“万用细胞”。
(三)干细胞的特征
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完全失去了再分裂的能力,最终衰老死亡。机体在发展适应过程中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称之为干细胞。一旦生理需要,这些干细胞可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细胞。干细胞有以下特点:
1、干细胞本身不是终末分化细胞(即干细胞不是处于分化途径的终端)
2、干细胞能无限增殖分裂。(如果不传代的话)
3、干细胞可连续分裂几代,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
4、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能在两种途径中选择其一——或保持亲代特征,仍作为干细胞;或不可逆地向终末分化。由于细胞质中的调节分化蛋白不均匀地分配,使得一个子细胞不可逆地走向分化的终端成为功能专一的分化细胞;另一个保持亲代的特征,仍作为干细胞保留下来。
(四)干细胞的分类
1、全能性干细胞。它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如胚胎于细胞。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很强的分化能力,可以无限增殖并分化成为全身200多种细胞类型,进一步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
2、多能性干细胞。这种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细胞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限制。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是典型的例子,它可以分化出至少12种血细胞,但不能分化出造血系统以外的其他细胞(干细胞横向分化的事实修正了此条)(干细胞的可塑性)
3、单能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如上皮组织基底层的干细胞,肌肉中的成肌细胞或叫卫星细胞。
(五)干细胞存在的部位
干细胞就是在生命的成长和发育过程中起主干作用的细胞,就如同建筑中的钢筋、泥沙这样的基本材料。人或动物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全部发育过程中,在胚胎和成熟组织中均存在一些具有高度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但尚未分化的干细胞。前者称为胚胎干细胞,后者称为组织干细胞。过去认为只有造血系统和上皮等组织含有成体干细胞,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成体干细胞(组织干细胞)普遍存在于人体的各种器官,为利用成体干细胞治疗疾病提供了可能。
(六)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机制
1、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机制
凡需要不断产生新的分化细胞以及分化细胞本身不能分裂的组织或细胞,都需要干细胞来维持。干细胞的职能不是执行已分化的功能,而是产生具有分化功能的细胞。干细胞并不直接分化产生终末分化细胞,而是先分化成短暂扩增细胞。短暂扩增细胞有定向分化成某种终末分化细胞的能力。或是分化成定向祖细胞。短暂扩增细胞再经过几次到十几次不等的分裂后定向分化,进一步可分化为有丝分裂后细胞及终末分化细胞。短暂扩增细胞的存在说明组织靠较少量的干细胞分裂为很多的子代分化细胞。
2、干细胞的微环境(干细胞壁龛)
干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又称干细胞壁龛)对干细胞分化调控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壁龛”的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造血组织中。即控制干细胞命运的外在因素选择性地组成了干细胞的微环境。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会影响干细胞的分化,例如整合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当干细胞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如损伤时,胞外某些信息可通过整合素传递给干细胞,以触发跨膜信号传导,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改变干细胞的分裂方式,而且也激活干细胞的多潜能性,使干细胞产生一种或多种定向祖细胞,以适应组织修复的需要。
3、干细胞的横向分化,1999年,Goodell等分离出小鼠的肌肉干细胞,体外培养5天后,与少量的骨髓间质细胞一起移植入接受致死量辐射的小鼠中,结果发现肌肉干细胞会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系。这种现象被称为干细胞的横向分化。关于横向分化的调控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大多数观点认为干细胞的分化与微环境密切相关。可能的机制是:干细胞进入新的环境后,对分化信号的反应受到周围正在进行分化的细胞的影响,从而对新的微环境中的调节信号作出反应。
4、干细胞的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来自于一种组织的成体干细胞产生另一种其他组织细胞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成体干细胞具有程度显著的可塑性。最近对干细胞可塑性的报道较多,有:骨髓干细胞产生神经细胞,神经干细胞产生造血细胞;骨骼肌间叶干细胞产生造血细胞等。这个事实的揭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 组织间叶干细胞可塑性的揭示,提示成年人组织干细胞可能存在广谱的分化潜能;
2 造血干细胞的概念需要更新,除原有造血干细胞外,还应考虑来自体内其他组织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有可能用于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和非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有可能用于器官再生。
3 说明干细胞的微环境(壁龛)对其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干细胞的转化常发生于病理情况,向病理部位转移,并分化为该组织的终末成熟细胞。
(七)干细胞工程及应用前景
研究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理论上讲,干细胞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但其最适用的疾病主要是组织坏死性疾病(如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及化学烧伤等引起的角膜缺失,退行性病变(如帕金森病)、自体免疫性疾病(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较传统方法具有很多优点:
1 低毒性或无毒性,一次给药可长期有效;
2 不需要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制。
(八)造血干细胞的可塑性(横向分化)
通常认为,造血干细胞只能生成各系血细胞,但是,近来的一系列实验表明,造血干细胞具有远超过人们想象的可塑性。除可以分化成各系血细胞外,还可以分化为多种非造血组织的细胞,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肝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多种组织的上皮细胞等。
(这再次说明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也表明机体中某一器官组织在疾病中发生坏死,即使自身已无能力恢复时,也会得到血液干细胞的支持,充分发挥这一机制,应该使现在临床已判定无法恢复的组织损伤,仍有恢复的可能)。
(九)生命的干细胞机制小结
人体作为一个多细胞的生命有机体,一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内在矛盾,即整体寿命的长期性与功能细胞寿命的短期性的矛盾。近年的研究发现,这个矛盾是通过干细胞机制来解决的。机体在从单一的受精卵细胞发育成多细胞机体后,各种功能细胞大多数成为不能再分裂的终末分化细胞。这些细胞都是寿命有限的。与此同时,受精卵细胞在最初的分裂后就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干细胞,使它们存留在各种功能组织中。通过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继续不断地分裂、增殖、补充功能细胞的丧失。
(十)疾病的干细胞机制
致病因素之所以造成人体疾病,是因为致病因素,使功能细胞提前死亡或加速死亡,并且,致病因素,抑制了干细胞的再生过程,使受损致死的功能细胞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因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破坏和功能丧失。只要能恢复干细胞正常的再生过程,使组织器官结构及时得到修补,该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就能得到恢复,疾病也就得到治疗。通俗地讲,只要能维持干细胞的正常再生机制,人体就不会得病,得病后,也能得到治疗。干细胞机制可以治疗一切疾病。
上面所说的这些关于干细胞的知识,是近年来生物学和医学发展的事实。是大家都知道的。
第三个问题:我提出了什么新概念?
已如前述,功能细胞集团和干细胞集团的知识都是既成事实。我用“两个集团”的概念,表示,干细胞不是机体中无数细胞种类中的普通的一种,干细胞是与以前我们所知道的所有功能细胞都不同的新的细胞,干细胞与功能细胞有完全不同的功能的分工,干细胞与一般的功能细胞处与不同的功能层次。这些概念的区分,能够进一步使我们在疾病的原因和“定位”方面,区别出是“功能细胞集团”患病,还是“干细胞集团”患病。这对于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
干细胞的发现,它的意义,已经不是在机体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系统”,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这样的意义,而是完全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结构的认识,知道生命结构是两个层次,我们原来所知道的生命结构只是生命结构中的一个层次。干细胞知识的出现,使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并且因此,关于疾病的知识也都会发生同样的本质的改变。现在,这个改变才刚刚开始,许多人还不知道这个改变有多么巨大。可以预见的是,现在,不论把这个改变说得怎样巨大都不会过分。

茄子王的问题:
二 根据前述理论“1. 功能细胞负责保证干细胞生存的环境2.功能细胞成为与自然环境直接发生关系的集团,而干细胞成为功能细胞的后盾。3.功能细胞成为干细胞的环境,功能细胞向干细胞提供营养并传递损伤”无法正确推导出“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功能细胞制约,功能细胞受损后,无法正常制约干细胞”。或者说,没有明确阐述“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功能细胞制约”的理论根据,如生化过成,生理基础,制约机制。请与说明。

杨鸿智回答:
这位网友的这个问题,我在本文章的下面章节中已经有说明:
一  干细胞与癌的发生
(六)局部组织控制干细胞增殖的机制
(七)细胞微环境对分化的影响
(八)细胞分化
(九)分化的本质是生命物质的相互作用
我想,网友看了这些章节以后,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如果读后再有新的问题,可以再提出,继续讨论。

茄子王的问题:
三 “功能细胞病是指那些虽然造成功能细胞的损伤或死亡,但尚未影响到干细胞的正常功能,这些就是临床所说的功能性疾病”细胞损伤为器质性损伤(细胞为实质物体真实存在),所以功能性细胞病应由细胞损伤而归为器质性疾病,而非功能性疾病。请说明此段引文理论根据,或推演过程。
杨鸿智回答:
根据唯物主义原理,任何原因对于生命物质的损害,都必然有细胞的损伤。如果只要有细胞的损伤就说是“器质性疾病”,这是不对的。这里有一个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我们这里的“度”的界限是:
功能性疾病:至病因素造成功能细胞的损伤或死亡,但是,数量少,功能细胞整体仍旧能够向干细胞发出正确的信息,干细胞仍旧能够对功能细胞的损伤或死亡进行正常的补偿。在临床方面,器官的结构主要部分是正常的,器官的生理功能是得到代偿的。
干细胞病:至病因素造成功能细胞的损伤或死亡,数量比较多,功能细胞整体已经不能够向干细胞发出正确的信息,干细胞不能够对功能细胞的损伤或死亡进行正常的补偿。在临床方面,器官的结构主要部分是不正常的,器官的生理功能已经不能够得到代偿。

茄子王的问题:
四 “单细胞生命的永生是如何获得的?单细胞生命直接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它直接从环境得到营养,维持生命,它也直接受环境的伤害,缩短自己的生命,因此,单细胞生命能否存在就取决于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营养的缺乏和损伤的积累尚未致其死亡之前,它已经分裂成两个新的生命体了。”但就“单细胞生命的生殖“有不同看法,简单阐述如下:举例:草履虫。草履虫和其它纤毛虫一样,是高度进化的原生动物,它们虽为单一细胞,但有了两种细胞核的分化:大核又名体核,司当代无性系细胞的营养代谢和无性繁殖:小核又名种核,司保存完整染色体及其基因,在有性生殖时由它产生两性原核,再通过受精作用,重建新一代细胞。草履虫有性生殖(一般教科书中已经普遍承认草履虫的有性生殖事实)的主要和普遍方式是接合生殖(Conjugation)。草履虫可视为雌雄同体,其接合生殖相当于雌雄同体多细胞动物的交配和异体受精。……(不多阐述,仅仅证明单细胞生物的有性繁殖,既生殖过程。)

杨鸿智回答:
单细胞生命所具有的“永生性”,以及由道金斯所指出的DNA“生命”的“永生性”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至于虽然仍旧算是单细胞,而已经有了新结构的出现,并且因此改变了单细胞生命原来“永生性”的性质,虽然是事实,但是对于我所要说明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我的目的是要说明“永生性”是存在的,这对于我们研究人员在思想上得到解放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国家,更是这样。我没有对于这个网友所提出的事实进行否定。因为不能永生的生命是现在生命形式的主流,这样的事实太多了。
杨鸿智 | 2006-6-27 23: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的发生和治疗

爱爱医-中国医学论坛 » 肿瘤医学讨论版
就是你
2006-6-27 15:49
很好,具有普及与教育作用,支持!
农民第二 | 2006-6-28 17: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的发生和治疗

你别在这丢人现眼啦,必要的话请有关单位撤了你的职务!
杨鸿智 | 2006-6-29 0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的发生和治疗

同济网论坛BBS » 学院讨论区 » 医学与生命科学部 » 医学&生命科学专业知识交流
josephli [版主]
2006-06-28 21:08:06 
唉,老杨医生似乎都是可以回答“人是怎么发生的问题了?”一大堆理论并不比一个例子的说服能力更加强。又是干细胞又是疫苗的,我是研究干细胞的一个小小的人物,对干细胞的东西还是了解一部分的,不过不像老杨那样信手拈来就是一堆道理。干细胞的突破点在哪里?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还是在前人建立的圈子里面跑,速度加快了,看似前进,其实还是在绕圈子。我很少相信螺旋式上升的鬼话。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内科相关论坛 → 协和肿瘤内科论坛
在2006-6-28 21:45:29,allen0007给您发送的消息!
消息标题:好人医生,求救!!!
医生,求救!!!我爸爸现在医院确诊是肺癌,具体报告还未出来。目前的身体状况为:咳嗽有血;背部脊椎及膝盖腿部疼痛,人体消瘦,颈部,手部及腿部有类似淋巴肿块。-------医生今天说已经转移了,能否问一下现在应该怎么办?一般癌症转移了还有多少机会,有几年的生存率啊? 医生,请问能否根据以上症状帮忙判断一下属于什么阶段??另外一般肺癌的手术成功率是多少?如果肯定不能动手术的话,应该进行何种治疗方式?现在有没有什么特效药?心急如焚!!求医生不嫌我烦,帮忙回答一下问题!跪谢!!
杨鸿智回答:
allen0007你好,短信看到了。对你家中发生的事情表示同情。我想,能够给你父亲做出癌症诊断的医生,都会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只要你与这些医生沟通,会得到满意的回答。为了能够使你与当地的医生更好的相处,(这对病人今后的治疗有好处),我现在就不回答你的问题了。我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癌的发生和治疗》一文。这篇文章对癌的认识与现在一般医生的认识有不同,同时,也有一些新的治疗思想和治疗方法。我不知道你的知识结构,不知道你是否已经看过这篇文章,不知道你是否能够接受这里面的观点。如果没有看,就请先看一看。如果将来当地医院对你父亲的病宣布没有办法,而你对我的理论又相信的话,你再找我,看我是否能够对你做一定的帮助。
蒋新民 | 2006-6-30 12: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的发生和治疗

杨先生的见解很有必要多读体会!
江湖郎中 | 2006-6-30 14: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的发生和治疗

  
   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你们这些所谓专家们的能耐。继续努力吧!癌细胞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健康人体内那一天不生产一定数量的癌细胞?癌细胞之所以能使人致病,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产量过剩。这一点才是治愈癌症的钥匙。
农民第二 | 2006-6-30 16: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的发生和治疗

杨先生肯听一言的话,不妨退出.您在这已经引起了大家对您人格的不满,纯粹不是学术讨论了,我认为有些东西本身是好的,但经您这么一折腾,就变得没味道了,所谓你这个专家是混来的,我很直率地说。所谓您的头衔,怎么来的您自己心理多清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学术的一个方向,但要搞出成果或对后世有指导意义才有价值,否则就不如走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道路。现在能叫出名号的大家,无一不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为什么好多“专家”不能成简化专家?原因很简单,他肚子里没东西,所能说的都是别人说烂了的东西。
什么叫大家?学得再多,不能说是家,只有那些拿钱就可以买的主任委员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所谓大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并且为人接受,那么这个见解就得深入浅出,不象先生故弄玄虚,有失学术道德!!
杨鸿智 | 2006-6-30 22: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的发生和治疗

回答《农民第二》和《江湖郎中》
一  生命问题是复杂问题。是复杂系统问题。自从文艺复兴以来所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是机械论的简单科学,它所应用的是还原论的思想方法。现代医学,即西医学,是机械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现代医学的实质是用简单方法来研究复杂问题。在没有复杂系统科学出现以前,这样的思想方法没有什么错误,在复杂系统科学出现以后,这样的思想方法就是错误的了。《农民第二》和《江湖郎中》现在在这里这样崇拜简单性,实际是表现出他们对复杂系统理论的无知。非机械论的科学,从爱因斯坦算起,已经有100年了(1905),系统论的出现,从贝塔朗菲算起,也已经有50年了,在国家一再要求科学创新的时候,还用50年,100年前的思想进行宣传,岂不玩笑?玩笑又不自知,岂不悲哀?
二  人类基因图谱绘制成功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认识到用还原论的思想方法认识生命是错误的,认为可以把复杂的生命现象归结为基因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此,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科学家们立刻把研究的方向转向“系统论”,首先在美国成立了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其目的是希望用电脑技术,把生命系统的所有信息都整合起来,然后看,是否能够了解生命的内容。现在,这些科学家心中的生命,甚至不知道生命复杂到什么程度,因为,这要到把生命信息整合以后出能够知道。而现在的问题是,就是在美国那样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他们现在的电脑也没有办法对生命进行计算。因此,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第一个任务,是为计算机行业制定一个指标,先生产出一种新的计算机来,才能够开始新的生命系统的研究工作。据说,这样的新的计算机应该比现在最好的计算机要快100倍!现在,我国在上海也成立了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
我希望《农民第二》和《江湖郎中》能够把自己的知识漏洞补好,然后再参加现在的学术讨论。当然,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参加讨论的人的思想都是最先进,最正确的,但是,如果想盛气凌人地指责别人,甚至涉及别人的人格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知识漏洞。否则,太丢人。
江湖郎中 | 2006-7-1 09: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癌的发生和治疗


   我要是你就先到美国学习电子计算机。学成后锦衣还乡,荣归故里。并成为现代中医的鼻祖。先生以为如何???哈哈。人类基因图谱绘制成功,又能怎样。早就听说治癌的,杀死癌细胞所谓导弹研究出来了。但其结果老是出不来。真让人着急呀。另外还听说人的基因和苍蝇,老鼠的差不多。听着脑袋有点大。稍有不慎,是苍蝇,老鼠因基因的改变而变成人?还是人变成苍蝇,老鼠??我们人类用眼睛看到的,或者用眼睛替代物看到的东西太多了。看到了并不等于认识了,而认识了也不等于其他什么。大自然的严肃性和不可挑战性是神圣的。作为医学走上了长生不老这条歧途,就是走上了末路。望杨先生好自为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