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养生] 调节失眠的心理养生术

[复制链接]
查看412 | 回复1 | 2017-11-14 1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发现,心理因素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不必紧张,因为只要能够自我调节心理活动,它又可以成为克服失眠的有利武器。以下是几种心理调节方法,对于纠正失眠,改善睡眠,确有很好的疗效,失眠患者不妨一试,尤其是由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采用以下方法加以调节,其疗效会更加显著。

(1)放松情绪法

失眠固然不好,但失眠本身的危害远不如对失眠恐惧与忧虑所造成的危害大。对失眠的恐惧与忧虑,会产生恶性循环的精神交互作用,即失眠—恐惧—紧张—失眠—加重—恐惧加重—紧张加重—失眠更重……因此,患了失眠症后,放松情绪,冷静地接受现实至关重要。

(2)松笑导眠法

平卧静心,面带微笑,进行6次深而慢的呼吸后,转为自然呼吸,每当吸气时,依次意守(注意力集中)头顶—前额—眼皮—嘴唇—颈部—两肩—胸背—腰腹—臀和双腿—双膝和小腿—双脚,并于每一次呼气时,默念“松”且体会意守部位松散的感觉,待全身放松后,就会自然入睡,必要时可重复2-3次。

(3)逆向导眠法

对思维杂乱无法平静的失眠者,可采取逆向导眠法。就寝后,不是去准备入睡,而是舒坦地躺着,想一些曾经经历过的愉快事件,并沉浸在幸福情景之中。若是因杂念难以入眠时,不但不去控制杂念,反而接着“杂念”去续编故事,而故事情节应使自己感到身心愉快,故事的篇幅编得越长越久远越好。这些有意的回想与“编故事”既可消除患者对“失眠”的恐惧,又可因大脑皮层正常的兴奋疲劳而转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促进自然入眠。

(4)紧松摇头法

仰卧床上后,先将双上肢收缩用劲,持续10秒后放松,并体会放松感觉,重复3次后,同法依次做下肢、头、面部和全身的紧张后放松训练。待彻底放松后,微闭双眼,将头部以正位向左右摇摆,摆身为5-10度,摆速为1-2秒一次,一边摆一边体会整个身体越来越松散深沉,摇摆的幅度和速度也渐小,这样的自我摇摆仿佛婴儿睡在晃动的摇篮中,睡意很快就会来临。

贴心提示:

睡眠专家:5-HTP复合胶囊。

如果你被失眠困扰,温哥华阳光系列产品可以帮助您。
loavpca99 | 2017-12-2 05: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论坛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