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复制链接]
查看2202 | 回复3 | 2006-7-5 21: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中国中医论坛 http://www.tcmbbs.com/index.php                  
[color=#0000FF]
                   再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孙曼之
    目前中医事业面临着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有关中医教育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第二个问题是:中医院校毕业生怎样才能尽快的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前一篇文章,谈了我对第一个问题的看法。现在,再谈一下我对第二个问题的设想。
    我们不能等到中医教育改革大功告成,然后再培育出大量人才。如果目前几十万中医院校毕业生中的、哪怕是其中的少数人,能够掌握中医临床技术,那么中医事业就会大有希望。怎样使他们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个目的?这是我近年来,经常苦苦思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其解决方法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介绍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方案,供同道参考:
    第一步,重新研读《伤寒论》。如果每天精讲2—3条条文,约半年可进行完这门课程。
    第二步,研读以下五种医案:
     1.朱丹溪医案
     2.《寓意草》
     3.《谢映楼医案》
     4.《古今医案按》
     5.叶氏医案选读
    以上进度以每种3-5个月计,约需两年可进行完。
     第三步,各种类型的医案练习,集中进行1-2年。另外尚可选编一部分医案练习作为课外作业,与以上课程同时或交叉进行。
   
     以上学习过程共需3-4年。应达到以下目标:
     1.熟悉《伤寒论》全书结构及其内容,尤其是辨证论治方法。
     2.熟悉并掌握中医发展史上主要流派的辨证论治特点并能够运用于临床实践。
     以上方案从时间来看是可行的。从教学质量来讲,主要取决于以上六门课程的选编及讲解、评析水平。
     
     对于《伤寒论》的研读,必须遵守三个原则:
     第一,要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伤寒论》,即:要把原书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下来理解,而不是盲目的把它看成脱离客观条件的“先圣遗训”。
     第二,对于原书的理解,要遵从“读白文”的原则,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在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之前,不盲从前人的注释。
     第三,对于原书理论体系的解读,还要坚持“以经解经”和“孤证不立”的原则,即最可信的证据要从原书条文之间互证取得。对于确实无法根据条文进行互证并得出结论的疑点,可以从同时代或接近于该时代的医学及其它文献引证,作为第二证据。除这两种引证方法外,其他说法均不能作为证据立论。对于引用的证据,至少要求两个以上证据,否则不予採信。“以经解经”与“孤证不立”是清代乾嘉学派在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时,提出的基本原则。在科学文明昌盛的今天,这也应该是我们研究中医古典文献时,所应遵循的最低原则。
     其所以把《伤寒论》特别提出来作为一门重点研读课程,是因为该书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通过这样深入细致地学习,就能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至于选用以上五种医案的理由,拟另文阐述。
              
探索者 | 2006-7-7 2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不读伤寒,别谈中医!
天官 | 2006-7-8 14: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我们学校的傅老师在伤寒论方面很有一番见解
bonefzy | 2014-12-24 05: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回帖。。。我来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