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求助]中药黄芪的效用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求助]中药黄芪的效用
[复制链接]
2862
|
10
|
2007-1-25 23: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黄芪是一味补气升陷,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的中药,但在有些医书上说它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经临床观察,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使血压更升高了,是何原因? 望名师指教.
-=-=-=- 以下内容由
lilingqing
在
2007年01月25日 11:24pm
时添加 -=-=-=-
另外,缺血性脑血栓是否可以用黄芪? 在此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杏林新枝
|
2007-2-23 06: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中药黄芪的效用
我对黄芪升压降压没有象楼主这么研究过,我的应用是,不管血压高低,根据中医辨证,该用就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蒋新民
|
2007-2-23 19: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中药黄芪的效用
,缺血性脑血栓是否可以用黄芪?
补阳还五汤即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ilingqing
|
2007-3-10 2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中药黄芪的效用
多谢杏林新枝与蒋新民大夫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蒋新民
|
2007-3-17 19: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中药黄芪的效用
用《经络图示仪》方式活用局方“ 逍遥散 ”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
【组成】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15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可水煎服、或成药按说明服、本论以汤剂配伍变通为话题。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用法】酌定用量,作汤剂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化裁】加丹皮、栀子,成为“加味逍遥散”。加地黄,成为“黑逍遥散”
【附方】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
【附注】
【文献】方论张秉成:“夫肝属木,乃生气所寓,为藏血之地,其性刚介,而喜条达,必须水以涵之,土以培之之,然后得遂其生长之意。若七情内伤,或六淫外束,犯之则木郁而病变多矣。此方以当归、白芍之养血,以涵其肝,苓、术、甘草之补士,以培其本,柴胡、薄荷、煨生姜惧系辛散气升之物,以顺肝之性,而使之不郁,如是则六淫七情之邪皆治而前证岂有不愈者哉。本方加丹皮、黑山栀各一钱,名加味逍遥散。治怒气伤肝,血少化火之证。故以丹皮之能人肝胆血分者,以清泄其火邪。黑山桅亦入营分,能引上焦心肺之热,屈曲下行,合于前方中自能解郁散火,火退则诸病皆愈耳。”(《成方便读》)
上方药众人熟知,但若掌握了应用《经络图示仪》的图示分析、对活用上方妙不可言、照着镜子化状总是快、好。对有依据地来总结归档医案于后人、也有存照可说。依我运用之理法和对“ 逍遥散 ”构方之妙、以下阐述望研究。
1 .“ 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此为何病、出在何证?其实抓住“肝郁血虚”是关键。“ 逍遥散 ”在老中医手中运用之宽泛、常令学者盲然。可应用于妇科、也可用于男科、内科杂症…。方剂之轻巧、变化之多端,该方之特征。有些坐堂医可以此方应对一生于悬壶。足以证明该方之实用有效,关键是掌握火候要领――“ 肝郁血虚 ”。其经络图示上以手6 膈井测点y±♂∥右测点∠±♂有穴质异态感;不是π点。手4冲脉井测点∑y∨♂♀±波动大(同西医讲的植物神经紊乱有关)气血反映上、∑y∨♂∥¤偏于气盛下虚、可见足1 .2 的测点左≥右♂≈∥。但∑y±♂♀波动差还在正常区、所谓“ 亚健康 ”体征多此图形为主、似中医之杂症。“两胁作痛,寒热往来”此时应考虑“西医讲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加以审视。当然足2测井穴的穴质异态反映是主依据,当测足2测井右穴异态反映强于左测井穴时应特重视肝脏实质、左测点异态感觉强于右时、只需保肝清湿利胆和胃、即可。用加丹皮、栀子,成为“加味逍遥散”为妙。
2 . 黑逍遥散因加生地以清阴,在经络图示上以∑y♂左≥右∨为加入清血育阴之品。手6膈俞测井以观察血分之盛衰偏失、当右≥左♂∥∪时、以当归、白芍之养血、並应重白芍养血以柔肝。∑y♀\∩⊥时;手足太阴阳明衰、胃气不足时重白术、茯苓,术、甘草之补中气、减柴芍于常量之半。
3 .总之熟读了经络图示仪的原理说明〈 在 www.jingluo.cn 的(经络图示仪)专栏中有祥介 〉就能明白、中医的脉诊定位(为什么要订左手寸关尺、心肝肾;右手肺脾命门? )以及经络图示仪的理论: 四维网络(c.f.x)的左升右降、左气右血、任督冲带系以调动总态来构成、可预测之规律。以及、在测图上的图形活动规律。这些将使那看似无常的图形或良导电流参数的细分图形显示活动、看似无规律中找到必然。有些例图可在 ( www.jingluo.cn 的(案例纪实)专栏中有祥介)。活用局方“ 逍遥散 ”是成为名医的实用方子、有了(经络图示仪)的中医学习应用的“拐杖”你会站在我研究应用摸索卅多年的肩上、会比我更强,绝非戏言。 这是个旧文我才从医学8号楼网下来,对中医以研究态度应多看找中医毛病 的文看看有好处!
蒋新民 8/2/2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卷土飞扬
|
2007-5-16 21: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中药黄芪的效用
高血压没一个定数,是西医体系的一个病,中医还需要按照中医体系辨证论治,就象英语和中文语法都不一样是一回事。伴气虚者加黄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0-13 19: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治高血压病主要体现在利水方面。然黄芪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配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xlxn3
|
2007-10-14 15: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煌关于黄芪的论述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以根条粗长,皱纹少、质地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佳。饮片大多味褐黄色、浅黄色、淡黄白色,然也有赤褐色或赤色、黑色或黑褐色等不同。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山西、吉林、河北、山西等地。
黄芪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据对全国330位国家级名中医的问卷调查,有139位名中医认为黄芪最临床擅长应用的药物之一,列居第一位。
药证
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肌无力。
所谓汗出,以自汗为多见,即在未服用发汗药,也未剧烈运动,气温室温均属正常的情况下,出汗量较多,并可伴有气短乏力、恶风、头晕、容易感冒等症状,这个症状群,中医概括为“气虚自汗”。
所谓肿,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但以下肢为明显。由于体位的变化,早晨面部有浮肿,而下午则下肢浮肿。有些人虽无明显的浮肿,但肌肉松软,体型肥胖,犹如浮肿貌。由于浮肿,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活,关节重痛。
肌无力,源于《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关于“尊荣人”的提法,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血痹的配方,血痹的临床表现是身体不仁,即麻木无力。同时,张仲景发现血痹是“尊荣人”易得的疾病,原文说“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这里所说的骨弱,并不是说其有软骨病,而是指肌肉没有力,肌肤盛,则表示这种人大多养尊处优,缺乏体力劳动,赘肉较多。这种体胖而肌肉松软无力,可以认为是黄芪的主治。尤其是有食欲,能吃易饥,但依然肌肉松软无力者,用黄芪最为有效。
张仲景所谓的“尊荣人”,就是一种适合用黄芪及其配方治疗的体质类型,我们将其称之为“黄芪体质”,其外观特征如下:
① 体虚胖或中等,肌肉必是松软不坚紧,决不会是壮实或形体消瘦者。
② 头汗易汗多汗必见,两目乏神多见。
③ 腹诊所得,腹围大于或等于胸围,身材呈梨形或呈向心性肥胖,肋隔角较宽多见,必是皮下脂肪丰厚,腹软,腹力弱,按之抵抗力弱者。小腿诊见:小腿肌肉松软但皮下脂肪丰厚,踝关节处的水肿多见,如是冬天穿有袜子,可见有明显的凹陷的紧抠痕迹。
④ 头大脸阔,脸色或白或黄或黑不定,但必是缺乏光泽,少有红光和肤色润泽者,唇色暗淡,脸部肌肉较松驰,尤以上眼睑肌松驰下坠最为多见和最先出现。炎炎夏日来就诊的患者还多见有额头的滴滴汗珠,甚则头发都湿漉漉的。
⑤ 舌质以胖、大、软、淡、嫩、湿润、边有齿印、津液饱满为特征。舌苔的有无、厚薄、色泽不定。
这种体质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外,尚与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等有关。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黄芪应用于中老年较多。
单味应用
一、以浮肿为特征的疾病.
二、体型黄胖、肌肉松软、浮肿,黄芪能增强体质,改善症状
三、 出汗、恶风、浮肿为特征的疾病.
四、 伴有自汗、对寒冷过敏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注意点
1、黄芪应当注意患者的体型.
2、能食而无力是黄芪证的特点之一。
3、黄芪须多服久服方能见效。
4、黄芪剂量段.
5、黄芪的副反应.
常用配方
一、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用法
黄芪10~15g、桂枝10~15g、芍药10~15g、生姜20~30g、大枣12枚。水煎服,每日3次。
方证
1. 肢体无力沉重,活动不灵,麻木不仁,酸痛,或肌肉萎缩;
2. 浮肿,自汗,恶风;
3. 舌质暗淡或淡红。
应用
1. 以肢体麻木不仁、感觉减退或异常感觉为主证的疾病。
2. 以肢体疼痛、无力、僵硬、阵挛、运动障碍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疾病。
3. 产后.
4. 其他.
经验参考
1、 黄芪桂枝五物汤原主治尊荣人的“血痹”病,痹者,痛麻闷也。
2、 本方中生姜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防己黄芪汤
组成用法
黄芪15~30g、 防己12~25g、白术10~20g、甘草3~6g、生姜10-20克、大枣12枚。水煎服,每日二次。
方证
1. 浮肿,以下肢为甚,恶风多汗,尿量减少;
2. 关节痛,特别是膝关节肿痛,肌肉痛。
应用
1. 以浮肿为主要表现时可用本方.
2. 以关节疼痛、沉重、活动不利、动作不灵活为主证时可见到本方证。
3. 一些代谢性疾病也有应用本方的机会。
4. 其他.
经验参考
1、 本方证以中老年人多见。
2、 关于本方的剂量.
3、 本方常加味或合方.
4、 方中防己.
三、玉屏风散
组成用法
黄芪20克,防风10克、白术20克。也可配姜3片、枣10枚入煎。
方证
1、 自汗、恶风、易打喷嚏,易鼻塞,头痛或身体痛;
2、 浮肿或易浮肿,大便不成形;
应用
1、 气虚自汗。
2、 慢性肾病.
3、 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等.
4、 皮肤搔痒、皲裂见浮肿者。
经验参考
1、本方证与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的区别。
2、本方中三味药的用量比例是可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10-14 17: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芪:味甘,气温,气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专在补气,尤在补血。配当归则生血。然主要在调理营卫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戴发修行
|
2007-10-15 14: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芪,能治疗血压低,补虚只用,血压高是上盛下虚,在补气犯赢补之鄙.血压高就不能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lilingqing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