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中医需要发动一场对内的批判运动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中医需要发动一场对内的批判运动
[复制链接]
1047
|
3
|
2007-9-20 08: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中医需要发动一场对内的批判运动
——中医“内毒”不拔,拯救必然无望
作者:王世保
中医目前在中国的生存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危险的局面,我们满怀忧虑和热情地去极力拯救中医,受现实情境的影响,我们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批判那些攻击中医的几个废医论者身上。在互联网上到处可见那些关心和热爱中医的人士对废医论者的漫骂与批判,但是这样缺乏明智的行为就能拯救我们的中医吗?或者退一步讲,这样就能改善我们中医的生存状态吗?
可以说,即使没有那几位反中医的人士,中医的生存状况仍然会继续恶化。我们批判张功耀、方舟子和何祚庥之流,最多只能消除那些显示中医快要消亡的征兆,而与中医的生存的改善却无太大的意义。
我们只看见了表象,却没有看到危机的本质和核心。废医论者的出现恰是中医内部危机的征兆,我们应该透过废医论者的表象看到中医生存的内在危机,这才是症结的根本:真正的中医生存危机来自于内部,而不是外部。
一、中医科学化的政策是导致废医论的罪魁祸首
2006年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以一篇要求废除中医的文章《告别中医药》,引发了至今仍在继续的中医存废之争。中医学界对这个事件的反应,多是主动地去围攻张功耀的观点,却很少见到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事实上,这个事件由谁作为主角来发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必然要发生。这个事件反映了中医在新中国成立后所实行的中医政策是错误的,它导致了中医在今天的衰败。中医已经走向消亡的边缘,这绝不是在危言耸听,我们的铁杆中医的队伍只剩下3万人了!
首先,国家卫生部在1950年的全国第一次卫生会议上确定了指导中国中医发展的方针政策,那就是让中医走向科学化,到现在这个主导思想还是中国中医政策的核心部分。科学化中医在中医不是科学的前提下,持着一种唯科学主义的态度,要求阐释中医的科学内涵,并按着科学的标准改造中医的理论和现实存在形态。
阐释中医的科学内涵,不是在中医理论里面去体悟中医的本质特征,而是用西医理论来解释中医理论并从西医理论里去寻找所谓的中医的本质。中医的本质存在于西医里,这种把中医的本质异化成他者的行为是何等的荒唐与愚蠢!然而它却写进了2007年2月由中国国家十六个部委联合下发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里。
按着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态来改造中医,则完全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这种做法丢掉了中医的思维方式,扭曲了中医发展的自身规律,得到的只是一堆僵死的医学教义和逐渐腐蚀中医理论肌体的西医理论。
在这个科学化中医的政策指导下,现在全国各大中医院校正在坚定的贯彻中医科学化的方针;在国家科研资金的鼎立资助下,我国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化中医的既得利益者和后备队伍。这批人正在打着发展中医的旗号加速挖掘着埋葬中医的坟墓。
其次,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效仿西医的管理模式,采取由国家全权控制,实行中医执业医师制度。这种制度在完全不顾中医自身的来源途径和教育特征的情况下,通过一纸正规院校的文凭把中医的主要生力军阻挡在中医队伍之外,既而导致了中医队伍的急剧萎缩。
采取中医执业医师制度是在由国家培养的学院派中医完全控制了中医的管理权的情况下制定并实施的。这些学院派中医按着学院的意识,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出身的状况来为中医行业设限。没有文凭,没有学习西医知识,那些真正能够推动中医发展的靠自学和师传的中医人士们就失去了行医的机会,这是中医最为惨重的损失。
在中医执业医师制度的控制下,中医失去了发展自己的主力军,中医队伍不仅加剧了萎缩,也加剧了异化。
就是在这种错误的科学化中医的政策指导下,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不但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而是每况愈下:中医队伍的数量不断萎缩,中医队伍的异化不断加剧,中医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不断下降,中医的阵地逐渐变小。在这种凭临灭绝的情况下,一直敌视中医的科学主义者甚嚣尘上,最终由张功耀提出了“告别中医药”的主张!
“2006废医事件”是中国实行错误的中医科学化政策的结果,我们需要批判废医论,但是我们更需要批判导致废医论的罪魁祸首——中医科学化政策。
二、中医内在“毒素”的几个组成部分
正是这种科学化中医的政策导致中医走向衰败,而废医论的再一次提出只是中医在当下生存危机的预示。因此,我们要想拯救中医,就必须大力批判这种错误的中医科学化政策。这种政策已经在中医内部形成了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正在不断地扩散开来,欲置中医于死地,这些正在危害中医的“毒素”分别是: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学院派中医中的科学派,中西医结合论者。这三股势力构成了目前掌控中医的主力。如果这三股势力不被彻底转化,中医的“内毒”不清,那么中医的消亡也就指日可待,任何拯救中医的努力都会在这三股“毒素”的作用下被消耗殆尽。
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
东西方两种文明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在近代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形成了新中国崇拜科学的国家意识。在崇拜科学的国家意识的主导下,中医科学化则成为了发展中医的主要政策,进而成为了腐蚀中医的最主要的内在“毒素”。
国家主要的中医药管理机构(诸如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是这种政策具体的制定者和执行的指导者。只要那种不分文化类别的国家意识的指导不发生变化,无论是哪位卫生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在位,恐怕都难以扭转这种错误的科学化中医政策主导中医发展的局面。
学院派中医中的科学派
国家对中医的管理权收归中央控制以后,就在各个省市成立了中医学院,中医的来源一改过去由民间自主产生的局面,成为建国后主要由中医学院培养。
正是中医学院主要由国家控制,它成为了国家意识在中医领域的主要体现者。在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的主导下,各个中医院校成为了科学化中医的主要阵地。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各大中医院校在推行中医科学化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科学派的人士。这些人披着发展中医的外衣,在院校内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增加西医的教育内容,培养着那些具有科学化中医能力却无中医看病能力的中医学生,一方面通过申报大量的科学化中医的无意义的项目,获取国家的无偿资助。
学院派中的科学派既是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也是这种政策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成为了异化中医的主力。如果不能把这些人的多数转化过来,那么对中医科学化政策的任何批判都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毒害”中医的“剧毒者”。
中西医结合论者
这里的中西医结合不是指在临床上中、西医各自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手段进行配合,而是指希望把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兼具中医和西医优势的医学理论。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它却是一种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的主观臆想。每一种事物作为独立的整体,必然有着自己内在矛盾的两面。中医的优点也正好成就了它的缺点,优缺点本是共存亡的。当我们在希望去掉中医的缺点,只留其优点时,它的优点也随着被取消了。同时,任何一种理论都有自己完整的理论框架,它的每一部分也只有在这个框架中才是其所是,具有其内在的意义。当我们把另外一种完全不相容的理论框架的一部分嵌入这个框架时,那么这个异类的部分必然会失去其原本的意义,遭到异体的排斥。因此,这么多年来,有那么多的中西医结合人士在搞中西医结合,却没见着一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他们发布出来的多是不伦不类的理论“怪胎”和没有任何临床意义的废话。
事实上,那些中医科学派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这种主观臆断的行为不仅浪费了国家大量的人、财、物力,也导致了中医异化的加剧。
三、中医需要发动一场对内的批判运动
中医科学化的“邪毒”已经深入中医的“脏腑”,处于奄奄一息状态的中医能实现自救吗?对于那些反对中医的外部力量,他们只有在中医处于势微的状态下才能甚嚣尘上,一旦中医自己强大起来,他们就会不攻自灭。
因此,中医学界现在最紧要的任务不是团结起来一致去反对那些所谓的废医论者,而是要揭开中医的内幕,把斗争的方向指向导致中医异化和衰亡的中医科学化政策,这种政策的制定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才是葬送中医的真正的元凶。
广大的中医同仁们!我们不需要团结他们,他们只是混进中医队伍里的狡猾的狼群,他们正在中医不自知的情况下吃掉中医!他们才是导致中医病危的“毒素”!他们必须受到无情的批判!他们必须彻底抛弃异化中医的观念!
中医内毒不拔,拯救必然无望!
广大的中医同仁们,擦亮你们的双眼,拿起铁锤击打这个消灭中医的中医科学化政策吧!我们只有拿起强有力的批判武器,才能真正地转化他们,改变现行的错误的政策,把中医从死亡的边缘拉扯出来,实现中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复兴!
广大的中医同仁们,拿起你们的批判武器,我们一起奋斗吧!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胡来元
|
2007-9-27 21: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自学与师承和系统教育有机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yumi9898
|
2007-9-27 23: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这样的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5-4-1 18: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人终成眷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净面尊者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