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转帖]灸法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灸法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1255
|
0
|
2004-3-4 12: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灸法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正常或稍减少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发病机制有3个方面,即白细胞生成减少、白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及白细胞分布紊乱。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在白细胞数量减少,临床上多表现为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失眠、畏寒肢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等一系列证候。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于中医“虚痨”范畴。近年来,广大学者对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艾灸治疗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对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俞芳 [1] 采用艾炷直接灸治疗42例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取穴大椎、膏肓俞、膈俞、脾俞等,西药对照组用鲨肝醇、利血生。研究结果表明,艾灸组总有效率95.2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王晓等 [2] 艾灸双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和大椎,每穴10~15min,每日1次,治疗10天后,30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升白总有效率达80%,同时,12例血色素低于正常者,有8例达正常水平,有效率为67%;13例血小板低于正常者,有10例升至正常水平,有效率达77%。范钰等[3] 治疗63例恶性肿瘤患者,艾灸取穴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在化疗过程中施以治疗,艾灸组可提高白细胞总数,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黄喜梅等 [4] 治疗114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其白细胞均低于4×10 9 /L。取穴:膈俞、脾俞、胃俞、肾俞和大椎,施以隔姜灸,每穴灸3壮,每日1次。连续治疗9天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1.2%。陈斌等 [5] 用隔姜艾炷灸大椎、膈俞、肾俞、脾俞,对照组用升白药,经9天治疗后,升白总有效率艾炷灸组(57例)89.5%,显著优于对照组(34例),且艾炷灸组疗效与化疗疗程不相关。姚俊青 [6] 亦采用此方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12天后升白总有效率为:艾炷灸组87.4%,对照组59.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陈惠玲等 [7] 应用温针灸双足三里、三阴交,配内关、阴陵泉等穴,每日1次;隔姜灸大椎、双膈俞、脾俞、肾俞,每穴3壮,每日1次。观察结果:升白总有效率温针组(121例)为88.4%,隔姜灸组(221例)为90.9%,西药对照组(34例)为38.2%。两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路玫 [8] 采用温针灸、艾炷灸,观察59例因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经9次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升至正常者占91.5%,针灸治疗3次、6次、9次后白细胞记数与治疗前相比,P值均<0.001,且随着针灸次数的增多,白细胞升高有效率也相应增加。其中,幼稚粒细胞升高者占87.5%,成熟粒细胞升高者占78.1%,骨髓粒系白分和增高,粒红比增大。同时结果提示患者血清CSF物质增多、活性增强,从而促进干祖细胞分裂增殖,使白细胞集落生成增多,这可能是艾灸提升白细胞的主要机制。姚俊青 [9] 将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灸胸组、灸背组、药物对照组,灸胸组取膻中、中脘、天枢(双)、关元等穴,艾炷隔姜灸,每穴连灸3壮;灸背组取大椎、膈俞、胃俞、肾俞,灸法同上;药物对照组予鲨肝醇、利血生口服,结果灸胸组有效率87.5%,灸背组有效率90.3%,与对照组比较(40%)差异均有显著性。周浣贞 [10] 将82例恶性肿瘤因化疗产生白细胞减少症分为3组,分别采用温灸、化脓灸、穴位注射治疗,取曲池、足三里。温灸组每次灸2壮,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化脓灸组连续灸5~7壮,使其起泡,橡皮膏封贴,直至结痂为1个疗程。经治疗后,温灸组42例,有效率76%;化脓灸组20例,有效率90%,化脓灸组疗效高于温针灸组。马泽云等 [11] 取大椎、身柱、至阳、命门为主的胸腰部督脉穴用太乙雷火神针灸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166例,痊愈78例,好转75例,无效14例,升高白细胞总有效率达91.6%。王世彪等 [12] 用自制升白膏(黄芪60g、穿山甲、附子、当归、鸡血藤各20g共研末加姜酒后煎熬制膏而成)添脐(神阙),并配合大椎、三阴交、脾俞、胃俞、肾俞、膈俞等穴,取大艾炷隔药膏施灸,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2 实验研究
阎杜海等 [13,14] 观察艾炷灸大椎、膈俞对环磷酰胺小鼠骨髓粒一单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血清CSF含量及活性的影响。结果治疗组CFU-GM形成数、血清CSF含量及活性显著升高,优于环磷酰胺对照组。说明针灸可保护小鼠骨髓干祖细胞或促进干祖细胞的分裂增殖。党文等 [15] 实验研究表明温和灸大椎、足三里等穴对环磷酰胺所致的骨髓抑制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刘景秀等 [15] 艾灸白细胞降低小鼠大椎后可以增加其白细胞数量,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最为明显,而且还可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赵喜新等[16] 用环磷酰胺造小鼠骨髓抑制模型,艾炷灸大椎、膈俞穴提高骨髓有核细胞的绝对数,并在第5天开始提高中性粒系的相对数,即是促进了骨髓造血细胞的分裂增殖,尤其对粒系作用明显。赵喜新[17] 从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的方面观察针灸对化疗小鼠白细胞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针灸可使化疗降低的白细胞提前1天回升,艾灸优于针刺。艾灸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尽快成熟并加速向外周血中释放,针刺可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减轻外周血中淋巴和单核细胞的损失。黄 晓 [18] 采用隔药饼灸结合137 Csr射线放射疗法对实体瘤(HAC)小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肿瘤放疗后骨髓抑制明显,艾灸后外周血中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均较单纯放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孙德利等[19] 通过环磷酰胺小鼠模型,观察环磷酰胺化疗可使小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显著下降,第5~7天呈现持续低值期;天灸或麦粒灸大椎、肾俞、足三里穴,可以缩短化疗所致白细胞的持续低值期,提前恢复白细胞数,并且其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大幅度增加,提示天灸、麦粒灸可促进骨髓增生活跃。同时观测结果表明,大鼠垂体、下丘脑中β-内啡肽(β-Ep)水平显著升高,肾上腺中β-Ep水平显著下降,而血浆中β-Ep含量有升高趋势,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天灸或麦粒灸可使化疗大鼠垂体、下丘脑中的β-Ep水平显著下降,对肾上腺中的β-Ep水平未见明显影响;天灸对化疗大鼠血浆中β-Ep水平未见明显影响,但麦粒灸可显著提高血浆中β-Ep水平。结合以往实验结果,提出灸法抗化疗骨髓抑制的机制可能为灸治通过调节脑内(如下丘脑、垂体)阿片肽水平,直接或间接地调控免疫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GM-CSF),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行调节,进而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20]。
3 小结
目前对放化疗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防治,西药一般采用利血生、鲨肝醇及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等药物,存在疗效欠佳或疗效好但价格昂贵、作用时间短等不足。而艾灸治疗本症,方法多样,效果较好,尤其即时疗效显著,与西药比较,具有作用平稳、价格便宜、副作用小,且不受化疗药物、疗程及放疗的影响等优势,可在提升白细胞的同时,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近年相关研究较多,不仅通过临床实践与动物实验证明艾灸具有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作用,而且药理研究发现,艾灸能够通过调节肿瘤患者或模型动物的免疫抑制状态而抵御放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但目前研究尚存在临床研究样本较小,临床及动物实验机制研究欠深入等不足。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规范化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整体、细胞、基因等水平进一步研究放化疗前后不同时期艾灸的保护效应,将有利于艾灸抗放化疗副作用运用和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明堂振衣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