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针灸治疗中风越早越好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针灸治疗中风越早越好
[复制链接]
1219
|
0
|
2004-5-4 09: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针灸治疗中风越早越好 郑安俊 (2002.06.07)
中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重大疾病。中风与心肌梗死、癌症在我国列死因前三位。绝大多数中风患者都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生活质量普遍低下,病人及家属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诸多负担。
目前,我国对急性期中风病一般以西医内科或外科急救诊治,有科研条件的中西医结合医院适当辅以中医针灸急救。当代许多针灸专家经过深入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中风急性期越早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其预后越好,自主意识恢复越早,后遗症越轻、越少,疗程也明显缩短。中西医有机结合能进一步提高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风病的恢复期一般在急性期两周以后至半年。此时病人神志渐醒,主要症状是半身不遂、肢体偏麻、舌强语謇或不语。该期疗程较长,不予治疗而自行恢复好转的可能性较小,故此期治疗对提高疗效、减轻后遗症、降低致残率极为关键。
中风半年或一年以后遗有肢体或语言、听力、视力障碍等为后遗症期。其证多见:视物不清、眼睑下垂或斜视、偏盲、舌强或短缩、语言謇涩、耳鸣耳聋、时感眩晕。患者虽然内风已熄,但精亏液耗、神气不充、窍闭血枯、正气虚弱、筋脉失养、神衰肢废,故其治疗颇为棘手,有的甚至难以康复,留下终身残疾。
中风病中脑梗塞的康复治疗与训练一般来说应该在患者神志清楚,各项生命体征稳定2~3天左右即可开始;脑出血病一般在一周以后开始。中医及现代针灸的诸多疗法是中风病治疗康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中风的产生,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虽然病因病机各不相同,但神匿窍闭、瘀滞不通,却是根本病机之所在。因此,通过针灸促其神醒窍发、瘀通血畅、正气来复是治疗的关键一环。急性期治疗宜早勿迟;选穴宜少勿多;刺激量以中和为度;针灸术式宜辨证施法。据了解,一些病人发病时病情并不是很重,但在病后特别是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仅用一些西药,虽然急性发作的病情被控制住了,但机体功能恢复差,丧失了中医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非常可惜。
中风病中医针灸治疗的原则是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即施法、施方、施药、施穴。实践证明,中西医及针灸理疗诸法综合用于中风各期,是目前疗效较为显著的治疗方式,中风病患者和家属无论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切不可忽略中医针灸这一重要手段。
中风辨证分两大类型:中脏腑与中经络。中脏腑又分闭证与脱证。
治疗脱证,多采用独参汤或参附汤救急,同时可针刺人中、关元、足三里或加艾灸神阙、气海、关元,以回阳救逆。
治疗闭证,有的用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醒脑静及羚羊角粉冲服以开窍启闭,辅以针刺人中、合谷、太冲、十二井穴,以醒神开窍。
中风中经络总属本虚标实,病因病机以风、火、痰、瘀、气、血立论,病位多在肝、脑,与心、脾、肾三脏息息相关。病期不同,病机随变,治法亦应调整。中经络临床可分四大证型:肝风窜扰型、痰火(热)闭阻型、阴虚风动型和气滞血瘀型。各型临床征候同中有异,立论遣方与用药施法施穴也各不相同。
对肝风窜扰型,中药治宜平肝熄风、潜阳降逆之法,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味,针刺太冲、三阴交、太溪,十宣穴点刺放血。
对痰火闭阻型,中药治宜清热豁痰、清心开窍之法,可用温胆汤加减化裁,针灸取大椎、内关、合谷、太冲、丰隆等穴。
对阴虚风动型,中药治宜育阴熄风之法,可用地黄饮子加减,针灸取太溪、肝俞、肾俞等穴。
对气滞血瘀型,中药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针刺取膻中、膈俞、血海、曲池、三阴交等穴为主。
以上诸型之辨证取穴应与按症状取穴相结合。
上肢偏瘫一般选极泉、肩禺、曲池、手三里、尺泽、外关、合谷等。
下肢偏瘫常选次、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悬钟、三阴交、太冲等穴。
语言障碍,取廉泉、金津玉液、通里、照海等。
应注意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针刺深度、角度及刺激量。同时,可以适当选择或配合艾灸、电疗等方法,随证施治。
根据临床分期,施治选穴应有所偏重。急性期针灸以督脉、任脉取穴为主,心经、肝经取穴为辅。恢复期以手足阳明经穴与手足厥阴少阴经穴并重,交替取穴为主,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以平为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后遗症期除针灸治疗外,还应配合按摩导引之术及自我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疗法。另外,中药之脐疗、外洗热敷、拔罐、各种灸法、刺血疗法、穴位注射及头针等各种特殊针法,均可灵活采用,不可拘泥。
中风病属疗程较长的疑难重症,疗效好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与患者的自信心等心理因素和家属的护理等关系也较密切,加上综合中西医各种治疗手段,中风病的康复是大有希望的。正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巨著《千金方》中所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pandongzi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