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人体的经络系统在哪里呢?

[复制链接]
查看1965 | 回复3 | 2003-2-27 18: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敏感人》堪称奇文,所记堪称奇事。他亲眼见到了一位经
络敏感人。那是七十年代,他在绍兴地区医院当医生,针灸科一位年
轻大夫被一中年男性病人拖住,说是脑后一针,错了穴位,出了毛病。
仔细察看,病人身上确有无数红线显露,线路清晰,走向不同,似乎
是人体经络。赶紧对照经络图谱,果然分毫不差。年轻针灸医生心定
下来,一经点破,更能说出经络名称,惊喜异常。经络敏感人,难得
一遇,可惜当时没有条件拍照,后来说起令许多医学专家为之扼腕。
以后医界友人又见一例,患者是一青年女性,不肯裸体摄影,亦失之
交臂。作者议道:人体经络,至今无法从解剖中确认,以致医界多人
不信,“这个千古之谜,居然于无意之中显现在活人身上,充分说明
人体生命运动的繁复深奥,许多东西是机械的人体解剖所无法发现的。
只有在活的生命生生不息地运动转化中,才能展现其神奇的功能。”
经此一说,画龙点睛,道出了生命科学和哲学的意蕴。这里特意摘引
此篇,也出于盼望引起注意的缘故。“
人体的经络系统在哪里?

科技日报 大千寻觅(84) 中国中医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李志超

经络藏象学说是成书于约2500年前的祖国医学经典 理论文献《黄帝内经》的理论核心。几千年来,它有效 地指导着中医、针灸、按摩各科的临床实践,为我国 古人和今人解除疾病痛苦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中 华民族对世界医学的一项重大贡献。
一、经络是什么?
据古代典籍记载,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调虚 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这就是说,我国 古人发现和概括的经络学说,指的是人体的调节、控制、传输 等系统,是经脉与络脉、经筋与皮部的总称。而“经脉者,伏 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几千年来,中医、针灸、按摩等 各种的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沿十四经脉 (十二正经加上任脉、督脉)及各穴位施加物理刺激(砭石、 推拿、针灸、刮痧、电脉冲、激光、微波、毫米波、次声等 等),能对脏腑全身的疾病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在现代人身 上针刺能出现感传沿经传导,当达到患病部位时,往往症状立 即消失或减弱。类似的病例屡见不鲜。
尽管如此,然而当人们采用现代生物医学的方法对人体加 以解剖后,即使是用高倍率的显微镜(包括使用数十万倍的电 子显微镜),在古典经络十二条循行线或经穴位置,从表皮到 深部组织进行广泛搜索,在细胞水平上都没有见到有异于周围 组织的“经络管状结构”,只发现沿经有散在性的细胞特异性 质。也有人从现代生物医学已知的神经、血液、体液等系统及 其功能方面开展研究,其结果也不能圆满地解释所有的经络现 象和经络学说的主体内涵——十四经络循行线及其相关的脏腑 联系途径。这就使人产生了怀疑:
二、人体存在经络系统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两干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经终走行线路的记载。1972 -74年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约公元前200年)中出土的 医书就是证明。其后在考古中还相继发掘出了竹简和经络木 人。更有意义的是,新中国成立后,40多年的经络研究表明, 针刺经穴“得气”(或练气功“入静”)后,在一些人身上可 以激发出一种纵行沿经络线循行传导的感觉,其传导速度远低 于神经电冲动的传导速度,且可以通过局部机械压迫的手法予 以阻滞。现代人称这种现象为“循经感传”。经70年代对20多 万人的观察,发现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人群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循经感传”现象,感传路线大体与古人描绘的十四经脉走向 一致。
不仅如此,还发现了用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经络可见 现象”,即在某些经络敏感人或先天、后天皮肤病患者的身 上,发现有沿经线出现的皮肤性状变异,竟然也与十四经脉的 走行基本一致。尽管目前国内外只报道了数百例典型或非典型 的病例,但这类小概率事件已经足以证实古人所描述的经络是 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
除此之外,国内不少学者还开展了以客观检测为中心的现 代经络物理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结果。
(1)电特性检测显示:经络循行线与经穴表面有别于周 围表面组织,呈低阻抗特性与非线性低击穿阈值特性;
(2) 声检测显示:超低频振动波具有沿经络循行线传导的特性;
(3)光检测显示:沿经线与穴位形成串珠冷光放射和高压高 频电磁场下辉光放电;
(4)温度检测显示:针刺经穴“得 气”后,红外热象图呈现沿经线方向增温,且同时伴有两测扩 散,形成逐渐增宽的沿经升温带;
(5)同位素示踪显示:法 国学者用锡99同位素注射十二经脉穴位后,同位素沿古典经络 循行线迁移各达30厘米以上。我国学者用同样方法重复证实, 同位素沿经迁移最远者达1米以上。而且实验还证明,同位素 示踪迁移的轨迹既非神经干走向,亦非血管内扩散,而且与淋 巴系统无关,其轨迹与古典经络循行线基本吻合;
(6)磁特性检测方面:1991年我国首先采用低温超导量子干涉仪在零磁 空间内初步观察到针刺穴位前后,人体经络穴位的磁通量出现 变化,并成功地记录了针刺前后相应的脑磁图、心磁图的变 化,得到了一批可靠的数据;……
这些研究结果都不同程度地证实了经络系统确实存在,可 是解剖人体时又没有发现具体面经络的组织结构,那么。
三、人体的经络系统在哪里呢?
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曼德勃罗特(B. B. Mandelbrot)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中非线性过程中的内在随 机性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性,揭示隐藏在这些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 及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提出了一种分形(Fractal)理 论。分形论与耗散结构论、混沌论被人们并称为本世纪70年代科 学上的三大理论,它揭示了非线性系统中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 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已被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 多领域。
现代生物医学认为,细胞是表现生命现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单位。由许多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了各有一定的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的“组织”;而由多种组织组成了能行使一定功能 的器官;再由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 官,就组成了不同的系统;这不同的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生命个体。在这里,细胞成了最基本的“生命之砖”。
但是现代分形理论提示我们:任何形式的组织结构都不可 能全团占据三维空间,总有一个分数维的空间作为间隙维存 在。依据这种理论,人体的结构也不能例外。可以这样设想, 构成人体的万亿个细胞之间存在着间隙,这些间隙彼此互相联 通,在人体内形成了一个贯通全身的间隙维网络,而在间隙维 中,无疑应以有序流动着的体液来填充,但体液并非仅仅是间 隙中流动的填充物。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
(1)武汉大学一实验室发现针刺穴位时,有液晶性质的 纳米级颗粒在间隙体液中有序排列;
(2)美国奥克兰大学一 实验室发现人体体液中有10倍于红细胞数量的纳米级非蛋白质 生命小体在间隙体液中做自主运动;
(3)复旦大学、天津中 医学院的实验室分别发现针刺穴位处体液中恰是人体“第二信 使”钙离子的富集区;
(4)南通医学院一实验室发现穴位药 物注射所显示的低量优效特性竟与体液中的血药浓度无关;
(5)北京医科大学一实验室证实细胞间隙通讯具有沿经脉传 导的特性;
(6)中国中医研究院一实验室发现并证实,沿经 脉同位素优势扩散线、低电击穿阂值线、低声阻线,竟是同一 条体液低流阻间隙通道;……
上述这些结果虽然是初步的,但却有理由使人相信,在人 体的分数维间隙空间中,很可能存在着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 质、能量、信息生动地进行着的有序的活动,而这种活动,正 是中医所论的“决死生、处百病”的经络系统——十四经脉的 所在。只是它超出了组织解剖学的视野而未被观察到,或者是 在解剖刀将生命休切割成标本时,被破坏殆尽了。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人体的经络系统究竟在哪里,还是 个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中医要实现 自身理论的现代化,必须重组研究队伍,再建知识结构,冲破 认识障碍,在经络实质的研究方面,我们既不能拘泥于古籍的 叙说依旧“含混”下去,更不能受“解剖镜下见者为真,不见 为伪”的束缚,在认识人类自身的过程中,应当从细胞水平向 更微观(分子、原子、粒子)和宏观(系统论、场论)两个方 向发展,紧紧握住现代物理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向中医伸 出的热情之手,毅然决然地把中医理论研究直接推向现代科学 的前沿。我们深信,如果这种跨越大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得以 实现,必将为21世纪的生命科学带来再度辉煌。

明堂振衣 | 2003-2-28 05: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人体的经络系统在哪里呢?

"我们既不能拘泥于古籍的 叙说依旧“含混”下去,更不能受“解剖镜下见者为真,不见 为伪”的束缚"  不失为一家之言.
三七生 | 2003-3-2 09: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人体的经络系统在哪里呢?

经络本来是客观实在,这是一个前提,如果总是舍弃行之有效的验证方法,一定要用无法探测的方法来证实这种客观现象,自然永远难得其用了。
金谷子 | 2003-3-29 22: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人体的经络系统在哪里呢?

事或为真,
人未必识,
悟者自悟,
迷者自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