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转帖]金针拔障术“八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金针拔障术“八法”
[复制链接]
1290
|
0
|
2003-3-6 07: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金针拔障术“八法”
十八世纪,我国的金针拔障术已取得相当成熟的经验。眼科学家黄庭镜集前人
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目经大成》一书,这是我国古代眼科学的一
本总结性著作。书中将金针拔障术的操作方法归纳为八个步骤,称为金针拔障术“
八法”。“八法”的步骤如下:
(一)“审机”:指病人手术时采取的体位,先用冷水清洗,医生如何拿针及
固定手术眼等方法。
(二)“点睛”:指选定进针的部位,在“风轮与外眦相半正中插入”,进针
的方向、手法等。
(三)“射腹”:指进针後将针柄向颞侧倾斜,使针头进入虹膜之後,晶状体
之前的部位。
(四)“探骊”:指针头继续前进,使针经过虹膜之後、晶状体之前,继续进
针指向瞳孔。
(五)“扰海”:指拔障针到达瞳孔将整个白内障拔下。
(六)“卷帘”:指白内障落後,如又浮起,则需要再度拔落,使白内障拔落
到下方,不再浮起为止。
(七)“圆镜”:指白内障拔落後,停针在瞳孔中央,检查瞳孔是否正圆、明
亮,被拔下的白内障位置是否合适,问患者是否能看见人,物。
(八)“完壁”:指手术告毕,缓缓将针抽出一半,稍待片刻,“切莫缓在半
日,急于一刻”,以观察内障是否复位,然後再全部出针。
“八法”所归纳的操作步骤,是合乎科学原理的。关于进针的部位,规定在“
风轮与外眦半中插入”,即是在角膜与外眦之中点,相当于角膜外缘四、五毫米处
。我国医务工作者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证明这个进针部位是安全区。因为这
个部位血管极少,加上这里有较多的睫状肌,手术切开後切口两端的肌肉挛缩,可
以压迫血管,使之止血。另一方面,手术後两断肌肉分开後各自愈合,如病人因各
种原因需要作第二次手术时,可以在任何那一天,从原切口处进针,不易发生出血
,且手术後反应亦轻。由于针拔术操作时间短,术後愈合快,不需严格卧床,因此
深受患者欢迎。
我国的眼科手术并不是八、九世纪才有的。据《晋书》记载,华陀曾用割治法
治疗景王的目疾。《晋书》又记载司马师割除目瘤的事迹。唐代赵嶙(王字旁)的
《因话录》中,记载扬州一位名叫谈简的医师,曾经为相国崔慎割除左眼的赘疣。
按今天的标准来看,割除眼部肿瘤已非一般手术。可见我国医学家早就向眼睛这一
禁区开刀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曾介绍翼状□(上奴下肉)肉的割治法,
指出这项手术应从□肉的颈部(指□肉体部与头部之间,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
入手,用钩针钩起後切除。《龙木论》又提出:“割了以火烫,令断其势,即不再
生”,这无疑是很合理的手术方法。历代眼科书中所载的钩、割、针、镰法,都是
眼科手术的方法。可见我国古代医学家,对于眼病的手术疗法,已经积累有丰富的
经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社区管理
临床经验
古今医案
中医外科
明堂振衣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