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复制链接]
查看4269 | 回复12 | 2003-6-1 08: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魁山教授的家传针刺手法。操作简便,刺激量比烧山火、透天凉小,比进火补、进水泻大。实验证明,能使患者产生热凉感,并能导致皮肤温度改变。
一、热补法
操作方法:术者左手食指或拇指紧按针穴,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候其气至,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向前连续捻按3-5次,候针下沉紧,针尖拉着有感应的部位,连续急(重)插慢(轻)提3-5次;拇指再向前连续捻按3-5次;针尖顶着产生感觉的部位守气,使针下继续沉紧,产生热感。根据病情留针后,缓慢将针拔出,急扪针穴。
适应症:中风脱症,瘫痪麻痹,风湿痹症,腹痛泄泻,阳痿遗精等一切虚寒症。临床应用本法,针中脘、天枢、气海、腰腧、会阳等穴,使之产生热感,治疗腹痛、溏泻等一切虚寒症,都有明显效果。
二、凉泻法
操作方法:术者左手食指或拇指紧按针穴,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候其气至,左手减轻压力,右手拇指向后连续捻提3-5次,候针下沉紧,提退一分左右,针尖拉着有感应的部位,连续慢(轻)插急(重)提3-5次;拇指再向后连续捻按3-5次;针尖拉着产生感觉的部位守气,使针下松滑,产生凉感。根据病情留针后,急速将针拔出,不扪针穴。
适应症:中风闭症,暑热高烧,谵语癫狂,目赤龈肿,唇烂便秘等一切实热症。临床应用本法,针颊车、翳风、合谷等穴,使之产生凉感,可以清热消肿。治疗痄腮有明显效果。
明堂振衣 | 2003-6-7 10: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金针君擅长名家名法,实为难得,望有空多来此处坐坐,彼此交流切磋。
金针渡世 | 2003-6-9 06: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不敢说擅长,只是初窥门径。这里我很喜欢,很高兴能和大家交流切磋。明堂君,你的务实学风我很钦佩,针灸之道以往的确被搞得太神秘了,陈义太高,连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不能确实了解各种针法的操作和应用。这对针道的发展不利。所以,很欣赏这里的论坛标题:针道天下。针道之天下,也是天下之针道 。
明堂振衣 | 2003-6-10 08: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金针君所言诚然不谬,针灸之道易学难精,如今针灸虽远扬于域外,然天下百万操针之匠,若金针君之工于术而又不失于贼者实不多矣。
邢子钰 | 2003-6-10 09: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如我等后学,最头疼的就是针灸手法操作,只能瞎琢磨。能有两位先生教诲,实属万幸!多多拜谢了!!!
另外,除却手法,最难的大概是子午流注之类,两位先生不知能否讲些入门的方法?
金针渡世 | 2003-6-10 22: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刑君对子午流注法感兴趣很好,但非我所长,还是我们一起请教请明堂君吧。网上发言就是因为喜欢这里的踏实学术氛围,教诲本就无从说起。^_^。不过,我可以说一下应用补泻法的体会以坚定初学同仁的信心。帖子另发。
明堂振衣 | 2003-6-11 08: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流注针法确为针灸学术之巅峰,而且其中尚有许多值得改进商榷之处,大家不妨一起研究。抛开用八脉八法的灵龟与飞腾以及道家任督流注法不论,单就六十六穴或七十二穴的子午流注而言,即有纳甲法、纳支法、养子注穴法、子母补泻法、原络开穴法、移光定位法、真气流注法、六经运气法等多种不同方法。其中道家真气流注法最为精辟,然行世不多;移光定位法理法兼备,临床效果却有待考证;六经运气法另辟蹊径,失于应用过于繁琐;纳甲法本身缺陷最大,单氏开穴虽理论完备,却略嫌牵强;临床常用之纳支法、养子注穴法等虽实用,但因古今历法有异,最多仅能提高30%左右之疗效,远非古流注针法精髓之全部。流注针法的完善,须以临床效果为例证,否则无论多么全面之理论或多么秘密之传承,皆流于空谈。
浑元子 | 2003-8-29 18: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能不能讲讲道家真气流注法?
assdf | 2003-9-3 06: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是啊 能否講講道家真氣流注法
xiao23679 | 2003-10-2 21: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郑氏热补法与凉泻法

手法是针灸治疗的基础。现代对此有研究的人不多。很高兴读了您的文章,使我收益非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