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转帖]《针灸大成》杨氏针法简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针灸大成》杨氏针法简介
[复制链接]
2500
|
4
|
2003-6-20 08: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明堂振衣在 2003/06/25 09:20am 第 1 次编辑]
杨氏针法
补针与泻针要法 杨氏将针法补泻归结有补针要法和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 ·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
“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右手持针于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声,随咳进针,长呼气一口,刺入皮三分。针手经络者,效春夏停二十四息;针足经络者,效秋冬停三十六息。催气针沉,行九阳之数,捻九撅九,号曰天才。少停呼气三口,徐徐又插至筋骨之间三分,又如前息数足,复觉针下沉涩,再以生数行之,号曰地才。再推进一豆,谓之按,为截,为随之。此为极处,静以久留,却须退针至人部,又待气沉紧时,转针头向病所,自觉针下热,虚羸痒麻,病势各散。针下微沉后,转针头向上,插进针一豆许,动而停之,吸之乃去,徐入徐出,其穴急扪之。岐伯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正谓针之不伤于荣卫也。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矣。”
“凡泻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纵纹三次,右手持针于穴上,次令病人咳嗽一声,随咳进针,插入三分,刺入天部,少停直入地部,提退一豆,得气沉紧,搓拈不动,如前息数尽,行六阴之数,捻六撅六,吸气三口,回针提出至人部,号曰地才。又待气至针沉,如前息数足,以成数行之,吸气二口,回针提出至天部,号曰天才。又待气至针沉,如前息数足,以成数行之,吸气回针,提出至皮间,号曰天才,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此为极处,静以久留,仍推进人部,待针沉紧气至,转针头向病所,自觉针下冷,寒热痛痒,病势各退,针下微松,提针一豆许,摇而停之,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闭也。”
(1)进、退针法:无论补法泻法,进针都和《神应经》一样,随咳进针,以免损伤经气。补法分三部而进,是徐进的方法,先在浅层施行手法,次在中层施行手法,再在深层施行手法。泻法在刺入浅层稍停后直接刺入深层,先在深层施行手法,次在中层施行手法,再在浅层施行手法,这样分三部而退,是徐退的方法。
(2)呼吸法:补法中随呼气而推进,泻法中随吸气而退回。
(3)撚撅法:撚,就是捻转;撅,就是提插。参照杨氏其他手法,撚法,补可用左转,泻可用右转;撅法,补可用紧按慢提,泻可用紧提慢按。
(4)阴阳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如《针灸大成 · 医案》:“虞绍东翁患膈气之疾,形体羸瘦,药饵难愈,召予视之。六脉沉涩,须取膻中以调和其膈,再取气海以保养其源,而元气充实,脉气自盛矣。后择时针上穴行六阴之数,下穴行九阳之数,各灸七壮;遂痊愈。”古代“河图”中将一、二、三、四、五称为“生数”,将六、七、八、九、十称为“成数”。《针灸大成 · 医案》:“王缙公乃弟患心痫疾数载矣……而刺照海、列缺,灸心俞等穴。其针待气至,乃行生成之数而愈。”
(5)担截法:杨氏把担截法解释为提法和按法。当针分三部刺入地部后,“再推进一豆,渭之按,为截,为随也。”当针分三部退出至天部后,“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担”与“截”,见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针灸问对》:“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两穴,或手与足二穴,或两手两足各一穴也。一说右手提引谓之担,左手推按谓之截;担则气来,截则气去。”杨氏所取为两说中的后一说。
进火、进水法 进火与进水两法均由进退、摇动等法结合病人的呼吸组合而成。
进火法,属热补法。 《针灸大成 · 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如不应,依前导引。” 针法是:进针后,结合病人的呼吸先退后进和应用摇法,动摇针尖而进之,以促使温热感的产生。
进水法,属凉泻法。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吸气一口,进三进,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冷矣。” 针法是:进针后,结合病人的呼吸先进后退和应用摇法,动摇针柄而退之,以促使凉感的产生。
子午补泻,《针灸大成 ·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子午补泻……此乃宣行荣卫之法也。故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然病有阴阳寒热之不同,则转针取用出入当适其所宜。假令病热,则刺阳之经,以右为泻,以左为补;病寒则刺阴之经,以右为补,左为泻。此盖用阴和阳,用阳和阴,通变之法也。” 子午补泻即左右捻转补泻。左转为顺转,从子转向午;右转为逆转,从午转向子。杨氏根据病症性质不同,以左右来区分补泻。
龙虎升降为行气之法, 《针灸大成 · 三衢杨氏补泻》:“龙虎升降……先以右手大指向前拈之,入穴后,以左手大指向前捻,经络得气行,转其针向左向右,引起阳气,按而提之,其气自行,如气未满,更依前法再施。” 针法是:先将针用右手大指向前捻入穴内,再用左手大指向前捻针,得气后左右转动针体,并下按上提(升降)。
运气法: 《针灸大成 · 三衢杨氏补泻》:“运气法,能泻,先直后卧。运气用纯阴,气来便倒针,令人吸五口,疼痛病除根。凡用针之时,先行纯阴之数,若觉针下气满,便倒其针,令患人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 针法是:先进针直刺作提插或捻转六数,得气后将针斜向病所,叫病人深吸气五口,使气至病所,可以止痛。
提气法: 《针灸大成 · 三衢杨氏补泻》:“提气法……凡用针之时,先从阴数,以觉气至,微拈轻提其针,使针下经络气爽,可治冷麻之症。” 针法是:运针时先用六阴数,得气后稍加捻转并轻轻上提,可治冷麻顽痹等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邢子钰
|
2003-6-21 23: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针灸大成》杨氏针法简介
很感激先生发出这些极好的帖子,后学都一一复制了下来,以便学习。感谢先生!
另外,后学曾发消息致先生,请教关于针灸考试事宜,久未见先生回复,颇惶恐。能否请先生百忙之中,指点一二?(所以用“消息”的形式,而不发在此,实在是因作为初学、问此类问题,会惹人笑话。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明堂振衣
|
2003-6-24 1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针灸大成》杨氏针法简介
消息?从未曾收到过邢君的消息,或许网络错误。如不介意,可再发一遍,或者贴在此处也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明堂振衣
|
2003-6-25 08: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针灸大成》杨氏针法简介
已回复,不知是否收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邢子钰
|
2003-6-25 15: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针灸大成》杨氏针法简介
收到了,很感谢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今医案
明堂振衣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