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转帖]开其所苦 疑释病安——许叔微治惊悸失眠案评析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开其所苦 疑释病安——许叔微治惊悸失眠案评析
[复制链接]
1321
|
0
|
2003-10-11 22: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开其所苦 疑释病安——许叔微治惊悸失眠案评析
作者: 作者:王宗江 海军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第20卷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作者:王宗江
单位:解放军37510部队门诊部,宁波 315020
关键词:许叔微;惊悸;失眠;心理治疗医案
海军医学杂志990141 绍兴癸丑,予待次①四明。有董生者,患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②,通夕无寐,更数医而不效。予为诊视,询之曰:医作何病治?董曰:众皆以为心病。予曰:以脉言之,肝经受邪,非心病也。肝经因虚,邪气袭之,肝藏魂者也,游魂为变,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肝主怒,故小怒则剧。董欣然曰:前此未之闻,虽未服药,已觉沉疴去体矣,愿求药法。予曰:公且持此说与众医议所治之方,而徐质之。阅旬日复至,云医遍议古今方书,无与病相对者,故予处此二方③以赠,服一月而悉除。此方大抵以真珠母为君,龙齿佐之。真珠母入肝经为第一,龙齿与肝同类故也(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
【注】①待次:古代官吏授职后,依次按资历补缺。②魇:做恶梦。③二方:一指真珠丸(真珠母、当归、熟干地黄、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龙齿),一指独活汤(独活、羌活、防风、人参、前胡、细辛、五味子、沙参、白茯苓、半夏曲、酸枣仁、甘草),主治肝经因虚、内受风邪,卧则魂散而不守,状若惊悸(见本书该案之前)。
【评析】精神情志之病,中医论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将各种情志变化分属五脏辨证,即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进行辨治。本案患者似为一书生,平素有劳心积虑之苦,久则发为惊悸失眠之疾,众医按常规诊为心病,似为不误,但用药不效,表明辨证未的。许氏细察其脉,并据其表现 ,认为病非在心,而是肝经受邪,游魂为病,故论治另辟蹊径,处以治肝之方,施以平肝之药,果收良效。可见临证贵在通常达变,不拘成法成方。
许氏治疗本病,虽处方别有所思,但并未急于给药,而是先向患者耐心讲明病情,如病何以作,何以加剧等,说理详明透彻,使患者心悦诚服,顿觉“沉疴去体”,是未用药而胜于药,对于本病的治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心理治疗是中医治病的一个基本原则,历代医家多有宝贵的经验。如张景岳曾治一儒生,伤寒后金水二脏不足,见有黑白二鬼相伴,经景岳“微言以释之”,其病若失(《景岳全书》卷十二)。王孟英治病亦多先发议论(如剖析病情、判断预后、阐明治法、讲解药理等),而后处方,其友张柳吟曾云:“但使病者听孟英论病之无微不入,用药之无处不到,源源本本,信笔成章,已觉疾瘳过半。”(《王氏医案》卷二)。吴鞠通《医医病书》有“治内伤需祝由论”,认为“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出也……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盖详告以病所由来,使病人知之而勿敢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急情,婉言以开导之,庄言以惊觉之,危言以悚惧之,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可以奏效,予一身治病得力于此不少。”
现代医学实践证明,临床医生的语言修养在其医疗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使病人对其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疗效。另一方面,礼貌语言可以融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为治疗建立良好的思想准备。甚至医生美好语言的本身就是一剂不可多得的“良药”。《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这一说法是值得耐心思考与寻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社区管理
临床经验
岐黄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