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5

[复制链接]
查看1535 | 回复2 | 2003-11-21 20: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順序 1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10
患者名稱 方
內容 茹素惡腥,陽明胃弱,致厥陰來乘,當丑時濈然汗出,少寐多夢[胃陰虛]o人參、龍骨、茯神、棗仁、炒白芍、炙草,煎藥吞送蒸熟五味子三十粒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2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11
患者名稱 又
內容 鎮攝汗止,火升咳嗽,仍屬陰虛難得充復,育陰滋液為治o熟地炭、人參、炒麥冬、五味、炒萸肉、川斛、茯神、女貞子,接服瓊玉膏方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3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1
患者名稱 某二一
內容 脈細自汗,下體怯冷,衛陽式微使然[衛陽虛]o黃耆[三錢]、熟附子[七分]、熟於朮[一錢半]、炙草[五分]、煨薑[一錢]、南棗[三錢]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4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2
患者名稱 朱三六
內容 脈微汗淋,右脅高突而耎,色痿足冷,不食易飢,食入即飽,此陽氣大傷,衛不擁護,法當封固o人參、黃耆、製川附子、熟於朮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5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3
患者名稱 孫五八
內容 肉筋惕,心悸汗出,頭痛愈,畏風怕冷,陽虛失護,用真武湯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6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4
患者名稱 某
內容 勞傷,陽虛汗泄o黃耆[三錢]、白朮[二錢]、防風[六分]、炙草[五分]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7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5
患者名稱 顧氏
內容 勞力怫怒,心背皆熱,汗出,往時每以和陽治厥陰肝臟得效,今年春夏,經行病發,且食納頓減,褚氏謂獨陰無陽,須推異治,通補既臻小效,不必見熱投涼,用鎮其陽以理虛o○人參、半夏、茯苓、炙草、牡蠣、小麥、南棗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8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6
患者名稱 張五六
內容 脈弦大,身熱,時作汗出,良由勞傷營衛所致,經云勞者溫之[營衛虛]o嫩黃耆[三錢]、當歸[一錢半]、桂枝木[一錢]、白芍[一錢半]、炙草[五分]、煨薑[一錢]、南棗[三錢]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9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7
患者名稱 某二一
內容 脈細弱,自汗體冷,形神疲瘁,知饑少納,肢節痠楚,病在營衛,當以甘溫o生黃耆、桂枝木、白芍、炙草、煨薑、南棗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10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8
患者名稱 某
內容 汗出寒凜,真氣發泄,痰動風生,用辛甘化風法o生黃耆、桂枝、炙草、茯苓、防風根、煨薑、南棗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11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9
患者名稱 梅四三
內容 案牘積勞,神困食減,五心汗出,非因實熱,乃火與元氣,勢不兩立,氣泄為熱為汗,當治在無形,以實火宜清,虛熱宜補耳[勞傷心神]o議用生脈四君子湯o
回本頁最上方
順序 12
醫案名稱 汗
卷號 0
患者名稱 經云
內容 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又云,陽加於陰,謂之汗,由是推之,是陽熱加於陰,津散於外而為汗也,夫心為主陽之臟,凡五臟六腑表裡之陽,皆心主之,以行其變化,故隨其陽氣所在之處,而化為津,亦隨其火擾所在之處,而津泄為汗,然有自汗盜汗之別焉,夫汗本乎陰,乃人身之津液所化也,經云,汗者,心之液,又云腎主五液,故凡汗症,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之者,心之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則外傷而自汗,不分寤寐,不因勞動,不因發散,溱溱然自出,由陰蒸於陽分也,腎之陰虛,不能內營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盜汗者,即內經所云寢汗也,睡熟則出,醒則漸收,由陽蒸於陰分也,故陽虛自汗,治宜補氣以衛外,陰虛盜汗,治當補陰以營內,如氣虛表弱,自汗不止者,仲景有黃耆建中湯,先賢有玉屏風散,如陰虛有火盜汗發熱者,先賢有當歸六黃湯柏子仁丸,如勞傷心神,氣熱汗泄者,先生用生脈四君子湯,如營衛虛而汗出者,宗仲景黃耆建中湯,及辛甘化風法,如衛陽虛而汗出者,用玉屏風散,耆附湯真武湯,及甘麥大棗湯,鎮陽理陰方法,按症施治,一絲不亂,謂之明醫也,夫復奚愧[鄒滋九]o徐評,汗出總由于心火不寧,屬熱者多,屬寒者少,今諸方皆用補陽治法,乃一偏之見,皆由不知汗出之液在何經也,人多矣,亡陽之汗,乃陽氣飛越,下焦空虛,此乃危急之症,非參附不能回陽,與自盜等大不相同,醫者全然不知,并為一病,貽誤無窮,深為可笑o
羊角锤 | 2003-11-21 21: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证指南医案5

    能整理成简体中文版的吗?这样阅读起来很费劲的。万分感激!
梦医寻真 | 2003-11-30 22: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证指南医案5

有空吧,再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