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遺精醫案【出處:清乾隆年間山東孔甫涵所著【醫鑒草】】

[复制链接]
查看2794 | 回复5 | 2003-3-29 12: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年遺精醫案【出處:清乾隆年間山東孔甫涵所著【醫鑒草】】
潘開瑞次子,年甫十七,久病虛弱,將成怯症,父兄不以為意,適予在夏陽,病人自來求診。診畢,為立案曰:
六脈細數,陰陽俱屬不足,左三部更細於右,血分之虧較氣分為尤甚,少年何以得此?此豈少年宜有之脈哉?然此脈已見,不容不借資於藥餌。先天不足,補以後天,此亦人事所宜爾。而補養之中亦有數戒,犯之則適以增病,此又不可不知也。
一戒參、朮太早。夫補氣之品莫粹於參、朮,然必陰能配陽,方可藉之以滋氣。此病真陰已虧,方恐發熱,驟投參、朮,是助陽而使之亢也。陽能驟長,陰則豈能頓生?朱丹溪曰:氣有餘便是熱。此其不可犯者一也。
一戒歸、地太重。夫補血之藥,莫善於歸地,然必氣能載血,方可藉之以滋陰。此病脾陽不宣,方恐做脹。過用歸地,是阻氣而使之滯也。氣不能運血,又豈能自滋?張景岳曰:氣不足便是寒。此其不可犯者二也。
且以少年見遺精之症,封蟄之本不固,此非真元失養,必係邪火熾盛,則培補之中,滋腎陰先慮其助相火。
平時有縮陰之疾,宗筋之潤不周,此非暴寒內乘,必係熱灼筋短。則調治之法,補脾陽尤患其燥肝陰。兼之小便前曾癃閉,近復見血,足少陰、太陽兩經固屬虧少真陰,實亦伏有邪陽。經所謂胞移熱於膀胱,則癃閉尿血者,此也。
此其症為尤甚,若不驅除,久必為累。若肆行清涼,勢必傷其臟腑,元陽不運,少腹之疼立現,小便之閉難通矣。此其不可犯者三也、四也、五也。具此五戒,何施而可?惟於補之一法中可分為六法:始用清補,中用側補,末用平補、溫補,此前後之三法也。上焦主以清,中焦主以和,下焦兼主以清和,此藥中之三法也。
神明於法之中,變而通之。陰陽不足,聽之先天;奠鰲立極,歸之人事,烏有少年男子氣血方長不日健而日壯者?雖然,此病必有所由起,其漸積至此之故,惟局中人自知之,懲其前而毖其後,乃可與語藥餌之功矣。
夫病未形而其端已兆,知而不言是為不仁,言之未免駭聽,然已如此,尤幸咳嗽未作,泄瀉未見,肌肉亦未甚損,及早圖之,尤可挽回。請更質之高明,試問予言,其果繆焉?否耶?
按語:
此案為清乾隆年間山東孔甫涵所著【醫鑒草】,其中有醫案九十餘篇,共十餘萬字,每案均是先議病後議藥,理法方藥,絲絲入扣,可與喻昌之寓意草相媲美。然而筆者以為孔氏較喻昌在理論應用較平實可信,寓意草中雖然理法精彩,引人深思,可是重大疾病,數劑即愈,令人懷疑。
此案無法模仿方藥,可是講理清楚,醇醇善誘,綬人以規矩,可以觸類而旁通。

都对 | 2003-3-30 11: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遺精醫案【出處:清乾隆年間山東孔甫涵所著【醫鑒草】】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玄隐子 | 2003-4-3 01: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遺精醫案【出處:清乾隆年間山東孔甫涵所著【醫鑒草】】

都对兄出方有理,可合新加汤。
pinpinheiful | 2003-5-31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遺精醫案【出處:清乾隆年間山東孔甫涵所著【醫鑒草】】

一贯煎加五味子
岐黄小将 | 2004-1-10 21: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遺精醫案【出處:清乾隆年間山東孔甫涵所著【醫鑒草】】

两位同人,是否合用猪苓汤。
伤寒论叶天士 | 2006-4-30 1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遺精醫案【出處:清乾隆年間山東孔甫涵所著【醫鑒草】】

下面引用由都对2003/03/30 11:47am 发表的内容: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