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关于九味羌活汤的各医家论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关于九味羌活汤的各医家论述
[复制链接]
1919
|
1
|
2004-1-19 2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卷上方。又名羌活冲和汤.
药物组成:羌活二钱,防风、川芎各一钱半,细辛、甘草各三分,苍术(米泔浸)、白芷、黄芩、生地黄各一钱。
服用方法:为粗末,水煎服。
功能效用:发汗解表,祛湿清热。
主治病证:春夏秋非时感冒暴寒,头痛,发热,无汗,脊强,脉浮紧。
名医方论
***吴昆***
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成时气病,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之。
谓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也。药之为性,辛者得天地之金气,于人则为义,故能匡正而黜邪。羌、防、苍、细、芎、芷,皆辛物也,分经而主治: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太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而防风者,又诸药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热;而甘草者,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中之热也。易老自序云: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用之以治四时瘟疠,诚为稳当,但于阴虚、气弱之人,在所禁尔!
水病,腰以上肿者,此方微汗之,即愈。
腰以上皆肿,谓头面俱病也。《内经》曰:上盛为风,下盛为湿。故腰以上皆肿,必兼风治。盖无风则湿不能自上于高巅清阳之分也。是方也,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皆辛甘之品,可以疏风,亦可以除热,所谓辛药能疏风,风药能胜湿也;风湿相搏,必有内热,故用生地、黄芩之凉;而甘草者,所以调和营卫,使其相协而无相争也。(《医方考》)
***陶华***
以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等汤,此太阳经之神药也。治春、夏、秋非时感冒暴寒,头痛发热恶寒,脊强无汗,脉浮紧。此足太阳膀胱经受邪,是表证宜发散,不与冬时正伤寒同治法。此汤非独治三时暴寒,春可治温,夏可治热,秋可治湿,治杂证亦有神也。秘之不与庸俗知此奇妙耳。(《伤寒六书》)
***汪昂***
此足太阳例药,以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等汤也。药之辛者属金,于人为义,故能匡正黜邪,羌、防、苍、细、芎、芷,皆辛药也;羌活入足太阳,为拨乱反正之主药(除关节痛,痛甚无汗者倍之);苍术入足太阴,辟恶而去湿(能除湿下气,及安太阳,使邪气不致传足太阴脾);白芷入足阳明,治头痛在额;芎藭入足厥阴,治头痛在脑;细辛入足少阴,治本经头痛;皆能驱风散寒,行气活血。而又加黄芩入手太阴,以泄气中之热;生地入手少阴,以泄血中之热(黄芩苦寒,生地寒滞,二味苟用于发热之后则当,若未发热,犹当议减也);防风为风药卒徒,随所引而无不至,治一身尽痛为使(无汗宜倍用);甘草甘平,用以协和诸药也。药备六经,治通四时,用者当随证加减,不可执一(张元素曰: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若差服,则其变不可言,故立此方,使不犯三阳禁忌,为解表神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热,春可治温,秋可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代麻黄等诚为稳当。但阴虚气弱之人在所禁耳)。(《医方集解》)
***陈念祖***
羌活散太阳之寒,为拨乱反正之药,能除头痛项强及一身尽痛,无汗者,以此为主。防风驱太阳之风,能除头痛项强,恶风自汗者,以此为主。又恐风寒不解,传入他经,以白芷断阳明之路,黄芩断少阳之路,苍术断太阴之路(多汗者易白术),川芎断厥阴之路,细辛断少阴之路,又以甘草协和诸药,使和衷共济也。佐以生地者,汗化于液,补阴即托邪之法也。(《时方歌括》)
***赵羽皇***
东南地土卑湿,凡患感冒,辄以“伤寒”二字混称。不知伤者,正气伤于中;寒者,寒邪客于外。未有外感而内不伤者也。
仲景医门之圣,立法高出千古。其言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以失于固密而然。可见人之伤寒,悉由元气不固,而肤腠之不密也。昔人常言伤寒为汗病,则汗法其首重矣。然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故阳气虚,则营卫不和而汗不能作;阴气弱,则津液枯涸而汗不能滋。但攻其外,不顾其内,可乎?表汗无如败毒散、羌活汤,其药如二活、二胡、芎、苍、辛、芷,群队辛温,非不发散,若无人参、生地之大力者居乎其中,则形气素虚者,必至亡阳,血虚挟热者,必至亡阴,而成痼疾矣。是败毒散之人参,与冲和汤之生地,人谓其补益之法,我知其托里之法。盖补中兼发,邪气不致于流连;发中带补,真元不至于耗散。此古人制方之妙也。(《古今名医方论》)
***胡天锡***
非其时而有其气,惟气血两虚之人受之。寒客营而风客卫,不可用峻剂,故稍从其轻者,此羌活汤、败毒散所由立也。九味汤主寒邪伤营,故于发表之中,加芎、地引而入血,即借以调营,用葱、姜为引,使通体汗出,庶三阳血分之邪,直达而无所滞矣。败毒散主风邪伤卫,故于发表中,加参、苓、枳、桔引而达卫,以宣通固托,生姜为使,使流连肺部,则上焦气分之邪不能干矣。是方亦可用黄芩,以诸药气味辛温,恐其僭亢,一以润之,一以清之也。(《古今名医方论》)
***费伯雄***
此方用以代麻桂等汤,实为稳妥。但地黄滋腻太过,不如仍用桂枝汤中之芍药,敛阴而不滋腻也。至其辛散燥烈,阴虚气弱者忌用,则固自言之矣!(《医方论》)
***章虚谷***
至九味羌活汤,于发表药中,杂以生地,若有表邪,反使引入血分。若其阴虚,则苍芷羌防细辛等,一派燥烈辛散,反伤其阴。此方杂而不精,每见世俗混用,致害者多矣。(《医门棒喝》)
***顾松园***
此解表而兼清里之剂。节庵治三时感冒风寒,每用此方,代麻黄、桂枝、青龙等汤。气薄则发泄,故以羌、防、芎、芷、辛、苍之气薄者,散其寒邪。胜热,故用地之甘寒养阴,芩之苦寒清热。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甘、枣益其脾胃,而建中营之帜。(《顾松园医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沙漠草
|
2004-1-25 1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九味羌活汤的各医家论述
看来楼主的伤寒真是悟得透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羊角锤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