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各医家关于升麻葛根汤的论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各医家关于升麻葛根汤的论述
[复制链接]
3036
|
4
|
2004-1-26 20: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升麻葛根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
药物组成: 升麻、葛根、芍药、炙甘草各等分。
服用方法: 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不拘时服。
功能效用: 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主治病证: 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或未发。
名医方论
***吴昆***
伤寒,目痛鼻干,不眠,无汗,恶寒发热者,阳明经证也。此方主之。
足阳明之脉,抵目挟鼻,故目痛鼻干。其不能眠者,阳明之经属于胃,胃受邪则不能安卧,此其受邪之初,犹末及乎狂也。无汗、恶寒、发热者,表有寒邪也。药之为性,辛者可使达表,轻者可使去实。升麻、葛根,辛轻者也,故用之达表而去实。寒邪之伤人也,气血为之壅滞,佐以芍药、用和血也;佐以甘草,用调气也。
冬温,无汗,发热口渴者,此方主之。
冬月应寒而反大温,民受其温疠之气,名曰冬温。非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皮毛未得受邪,故无汗;病由于温,故发热口渴。升麻、葛根,辛凉而发散者也,故足以解冬温,芍药味酸,能养阴而退热;甘草味甘,能调营而益卫。
小儿初间发热壮盛,为风寒,为痘疹,莫能的辩,此方稳当,宜主用之。
表热壮盛,此邪实于表也。经曰:轻可以去实,故用升麻、葛根以疏表,甘草佐之,可以和在表之气;芍药佐之,可以和在表之荣。去其实邪,和其营卫,风寒则解,痘疹则出,诚初间之良剂也。如至四五日,痘中夹疹者,亦此方主之。疹散,只依常法治痘。(《医方考》)
***汪昂***
治阳明伤寒中风,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无汗口渴,目痛鼻干,不得卧;及阳明发
斑,欲出不出,寒喧不时,人多疾疫(三阳皆有头痛,故头痛属表;六经皆有身痛,在阳经则烦痛拘急;风寒在表,故发热恶寒;寒外束,故无汗;热入里,故口渴;阳明脉络鼻、侠目,故目痛、鼻干;阳明属胃,胃不和故卧不安;阳邪入胃,里实表虚,故发斑。轻如蚊点为疹,重若锦纹为斑)。
升麻三钱,葛根、芍药二钱,甘草—钱(炙)。加姜煎。如头痛,加川芎、白芷(川芎为通阴阳血气之使,白芷专治阳明头痛);身痛背强,加羌活、防风(此兼太阳,故加二药);热不退,春加柴胡、黄芩、防风(少阳司令,柴芩少阳经药),夏加黄芩、石膏(清降火热);头面肿,加防风、荆芥、连翘、白芷、川芎、牛蒡、石膏(升散解毒);咽痛,加桔梗(清肺利隔咽);斑出不透加紫草茸(音戎。紫苹凉血润肠,用茸者,取其初得阳气,触类升发);脉弱,加人参;胃虚食少,加白术;腹痛,倍芍药和之。
此足阳明药也。阳明多气多血.寒邪伤人,则血气为之壅滞,辛能达表,轻可去实,故以升、葛辛轻之品,发散阳明表邪;阳邪盛则阴气虚,故用芍药敛阴和血,又用甘草调其卫气也(云岐子曰:葛根为君,升麻为佐,甘草、芍药以安其中)。升麻、甘草升阳解毒.故又治时疫(时疫感之,必先入胃,故用阳明胃药)。斑疹已出者勿服,恐重虚其表也(麻痘已见红点,则不可服。阳明为表之里,升麻阳明正药,凡斑疹欲出未出之际,宜服此汤以透其毒,不可妄服寒剂以攻其热,又不可发汗、攻下,虚其表里之气。如内热甚,加黄连、犀角、青黛、大青、知母、石膏、黄芩、黄柏、玄参之类。若斑热稍退、潮热谵语,不大便,可用大柴胡加芒硝、调胃承气下之)。伤寒未入阳明者勿服,恐反引表邪入阳明也。(《医方集解》)
***柯韵伯***
此为阳明初病,解表和里之剂,可用以散表热,亦可用以治里虚,一方而两擅其长也。夫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之本证,仲景未尝立治表之方,见阳明初起,汗出多而恶寒者,便用桂枝汤。反无汗而喘者,仍用麻黄汤。症同太阳,而称阳明者,是阳明之自病,而非太阳转属也。此方不用麻、桂者,恐伤肌肉之表,汗太过而亡津。升麻、葛根提胃脘之阳,散肌肉之浮热;芍药、甘草泻肝胆之火,以解胃腑之实热,有汗则发,无汗则止,功同桂枝,而已远于姜、桂,且不须啜稀粥以助阳也。胃实为阳明之里症,仲景制承气三方。然阳明初病,往往有移热于脾而下利者。《内经》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也。下利正是胃实之兆,故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利,仲景制葛根汤,以表散之,是从阴引阳法。此方即仿其义,去姜、桂之辛热,以升麻代麻黄,便是阳明表剂,而非太阳表剂矣。葛根禀性甘凉,可以散表实,协升麻以上升,则使清阳达上,而浊阴降下可知;芍药收敛阴精,甘草缓急和里,则下利自止可知。治里仍用表药者,以表实下利,而非里实故也。痘疹自里达表,出于少阴而发于太阳,韧起则内外皆热,故亦宜于凉散耳!(《古今名医方论》)
***费伯雄***
此方用升麻、葛根以升散阳明。又恐升提太过,致人喘满,故用芍药、甘草,酸收甘缓以佐之。究竟互相牵制,不如独用葛根为君,加牛蒡、连翘、桔梗、薄荷等。斑疹、时疫,则加马勃、青黛等,未为不可也。(《医方论》)
***汪琥***
方中用升麻、葛根、甘草,乃辛甘发散风寒之义。但其中白芍药一味,惟发热有汗者宜用之,如畏寒无汗者,不宜用也。愚意须以赤芍药代之为稳。(《伤寒论辩证广注》)
***汪绂***
此阳明经药也。麻疹发于阳明,故以此方为要药。升麻、葛根以达阳气于外;芍药、甘草以和脾胃于中。加芫荽、生姜以微汗之,使玄府润泽,则热毒不郁也。(《医林纂要探源》)
***王泰林***
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此因邪热内陷于太阴,是表实里虚,故用升、葛升阳散表,白芍敛阴,甘草和里。表解里和,下利自止。(《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邵步青***
斑由胃热,胃主肌肉,用升麻、葛根入阳明而逐邪热,佐以芍药、甘草,和其营也,俾无伏匿之邪也。其治发斑宜于将发,若已发而用之,重虚其表,反增斑烂矣。(《四时病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天天添甜
|
2006-5-13 12: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医家关于升麻葛根汤的论述
近闻关于该方的一些新解如下:升麻葛根汤用于清阳不升之证,如上午发困,没有精神等;还可用于因练功走火入魔者,如疯癫,不知人事等,盖走火入魔者大都为意守丹田太过而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ibao123
|
2006-5-14 15: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医家关于升麻葛根汤的论述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探索者
|
2006-7-8 03: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医家关于升麻葛根汤的论述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杏林白马
|
2006-7-24 12: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医家关于升麻葛根汤的论述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羊角锤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