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转帖]《陈素庵妇科补解》新考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陈素庵妇科补解》新考
[复制链接]
1483
|
0
|
2004-2-26 2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陈素庵妇科补解》新考
张志赋 肖永芝
《陈素庵妇科补解》,以下简称《补解》,由上海中医学会妇科学会文献组整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年出版,原题:“宋陈素庵著,明陈文昭补解”。笔者在使用此书资料时,发现其学术内容与宋代学术发展水平很不符合,因而对其所言之著者及成书年代等问题产生怀疑。经过考证,笔者认为所谓《补解》是后人假托陈素庵之名的伪作,其成书年代远远晚于宋代,理由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整理者确定此书为宋代陈素庵著作的依据不足
83年版《陈素庵妇科补解》前言中称:“现由上海市中医学会妇科学会访求到南宋高宗时名医陈沂(素庵)所著《素庵医要》中的妇科部分为蓝本,为其十九世裔孙文昭补充解说的。……《素庵医要》是陈沂的医论和医案著述,明嘉靖时,其裔孙谏(直之)始编辑刊行,流传极少。1” 理整者没有说明下此断言的依据,但在此书正文之前,附出了江宁顾燮堂“序”,大概此序即整理者得出结论的主要依据。
顾燮堂“序”云:“此书各家无著录,仅见于《开卷有益斋读书志》,云《素庵全书》,明嘉靖刻本,且二十卷,载有杂症。今此本系从《全书》中‘妇科门’录出,其裔孙文昭为之补解。盖固非素庵原书,且从未经刊布,诚秘本也。文昭不知何时人,以十九世计之,当在明之末造耳。2” 首先必须注意三点,其一,顾燮堂认为此书系从《素庵医要》中“妇科门”录出,而其所称《素庵医要》一书的唯一依据,是清人朱绪曾的《开卷有益斋读书志》,但朱氏之说有误(下文将详细论述);其二,顾氏也明确指出,《补解》“固非素庵原书”。其三,以陈文昭为陈素庵十九世裔孙、明末人士等等,仅为顾氏的一种推测,没有令人信服的依据。故单凭此“序”即判断《补解》为“宋陈素庵著,明陈文昭补解”,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再考《开卷有益斋读书志》云:“《素庵医要》十五卷。宋陈沂,字素庵,所传医案,明嘉靖时裔孙谏(字直之)始辑而行之。3”可见,估且不论陈沂是否确有传书,若依朱绪曾之言,陈沂所传也仅为医案而非医论,不知《补解》“前言”中所云“陈沂的医论”一说源出何据?《补解》中标明“全书”的部分,即整理者认为是陈沂原著的部分,其内容均为医论而非医案,与《开有益卷斋读书志》所云“素庵所传医案”并不相符,故不能据以断言《补解》中的“全书”部分为陈沂所著。
二、明代陈谏所撰《荩斋医要》中并无《补解》内容
既然朱绪曾指出此书为明代陈谏所辑,就很有必要考察一下陈谏其人其书。据《杭州府志》及《荩斋医要》诸氏序文等的记载,陈谏,字直之,号荩斋,明嘉靖(1522~1566)时钱塘人,生卒年代不详,乃陈沂九传之孙,以医名于世,尤精女科,撰《荩斋医要》15卷。但无人提到陈谏曾辑《素庵医要》。
《荩斋医要》一书,首载于明代殷仲春的《医藏书目》,其后尚见载于成书清代的《明史-艺文志》及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医家类》等史书及书志中,可见直至清代我国尚保存有此书。但民国时宋慈抱著《两浙著述考》时,称“未见”,此后国内现存书目中也未见载录。此书约在明末传入日本,今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中尚收藏有此书的明代刊本,并于1996年被复制回国。经查此书序刊于明嘉靖七年(1528),书前有明代达官胡世宁、陈珂、韩廉、吴{王+比}等人的序文及陈谏自叙,卷首有陈沂并陈谏的画像。《荩斋医要》凡15卷,据陈谏自叙所云,此书乃“蕴索三旬之坟典,试验五季之方略,凡平日所自得者,尝欣然录就,而潜玩积久,乃于中类叙证治为论,而若方,只以今昔试效者抡备之,复撰以为歌,分门析类……4”可见此书大多为陈谏本人临证心得经验的总结,或古方、或家传、或自拟,必以临床亲试有效为准,内容包括妇产科在内的临床各科。为能使人信服,陈谏在其自序中还详细记述了其代以医显的家世,其中最为显赫者,即因治愈宋高宗妃吴氏危疾而得赐宫扇,受封翰林院金紫良医的陈素庵。但值得注意的是,陈谏自叙中也未提到素庵有《医要》,或医案,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著作流传下来,可见《开卷有益斋读书志》所云素庵“所传医案”一说,也有可疑之处。
仔细考察《开卷有益斋读书志》关于《素庵医要》的描述,不难发现系朱绪曾将《荩斋医要》误题为《素庵医要》。其云:“《素庵医要》十五卷……卷首绘素庵执扇像,赞曰:陈氏素庵,盖世所稀。康后扶疴,为帝所奇。出入禁中,扇惠宫仪。敕授翰院,金紫良医。……然《医要》备列方药,不专妇科也。是书罕见,余所获乃嘉靖初印本。5”此15卷数及书中内容备列各科方药,正符合《荩斋医要》之特征。而素庵执扇像亦为《荩斋医要》所载,至于赞词,则与《荩斋医要》所言一字不差。由此可知,《开卷有益斋读书志》所题《素庵医要》,其实就是《荩斋医要》,而朱氏所见之版本正与复制回国的明?嘉靖七年刊本相同。加之所谓《素庵医要》在其他明清史书及书志目录中均不见载录,也可说明宋代陈沂并没有著作流传下来。
有鉴于朱氏之误题,《补解》是否也出于《荩斋医要》而被误解呢?今将《荩斋医要》卷之八“妇人门”,与《补解》的内容两相对照,二者毫无共同之处,换言之,明代《荩斋医要》中也没有《补解》的内容。顾燮堂序所言“《素庵全书》,明嘉靖刻本,且二十卷”,从书名到卷数均有问题,不难推测,所谓《素庵全书》,并非《开卷有益斋读书志》提到的《素庵医要》,而是另有其书,乃后人托名素庵的伪作。《补解》中既称“全书”内容均为陈素庵原作,而又出现了“〖全书〗按月安胎十方,余先始祖素庵公定方”之类的语句,陈沂何以能如此自称?这显然是伪作者的狐尾。
《补解》问世的最初面貌就是所谓的原文与补解内容同出,估计伪作于补解之时,而陈文昭其人无可查考,顾燮堂“序”无详细说明,浙江一带的地方志中未见记载,史书中更无线索可凭,因而无法推测《补解》的成书年代。据《荩斋医要》吴序所言,陈谏为陈沂第九代传人,此时已至明朝代嘉靖年间,故即使真有孙陈文昭其人,且确为陈沂“十九世裔孙”,也不可能是明代之人。
三、《补解》内容与宋代的学术水平不相符合
陈素庵为南宋初人,南宋末的陈自明大约较其晚出一个世纪,而将《补解》与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的内容对照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的学术不在同一水平,前者对病种的认识水平远远高于后者,这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如《妇人大全良方》对经行诸病几乎没有言及;而《补解》中则清晰记载了经行发热、经行泄泻、经行身痛、经行发狂谵语、错经妄行等等病名。事实上,不仅《妇人大全良方》,甚至整个宋金元时期,对于经行诸病均没有明确的认识,至明代《万氏女科》首先提出经血妄行;《女科证治准绳》提出经行发热、经行身痛、经行泄泻;而经行狂语等精神失常,则在清代的著作中才能见到。不仅如此,妊娠病中的子晕首见于明代《女科证治准绳》、难产病中的交骨不开则首出于明代薛己所注《妇人大全良方》,而《补解》中有关交骨不开的论述,远远超出薛己的论说,其关于交骨形态的描述等,还超过了清代《傅青主女科》的论述水平。至于用升麻、柴胡、黄芪等益气升提药治疗阴挺,则是受金元医家强调脏腑病机的影响,经明代薛己提倡后方行于世。凡此诸多出现在《补解》中的内容,实际上均不太可能是南宋初期的学术内容。
综上所述,明人陈谏为宋代陈沂第九代传人,留有著作《荩斋医要》15卷,见载于明清两代的众多史志书目,后来在国内失传。从保存于日本的明嘉靖七年刊本来看,此书内容与《补解》并无渊源关系,书中也未提到陈沂有著作流传。《开卷有益斋读书志》所载之《素庵医要》15卷,实为此书之误。《补解》顾燮堂序所言《开卷有益斋读书志》载有《素庵全书》20卷,当属附会。除《开卷有益斋读书志》外,所谓《素庵医要》不载于其他书志目录,顾序是《补解》面世的最早依据。从《补解》的学术内容来看,也与南宋初期的学术水平不相吻合。笔者因此认为,《补解》不可能是宋代陈素庵所作,也不是明代陈谏的著作,当是后人假托素庵的伪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考证《补解》为后人伪书,但并不否定其作为妇产科专著的学术价值,即使该书成书年代较晚,也仍不失为一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临证佳作。
参考文献
1.陈文昭,《陈素庵妇科补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1页
2.同上,序
3.清朱绪曾,《开卷有益斋读书志》卷4,光绪六年金陵翁氏茹古阁刊本
4.明陈谏,《荩斋医要》自序,明嘉靖七年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5.清朱绪曾,《开卷有益斋读书志》卷4,光绪六年金陵翁氏茹古阁刊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野郎中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