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古今医案
›
神用无方谓之圣 不药而愈佳案选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神用无方谓之圣 不药而愈佳案选介
[复制链接]
1601
|
0
|
2004-4-22 0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刘绍安,淮安名医。一日,有一孕妇被扶来就诊。询之,孕期已足,虽腹痛七、八日,却难分娩。绍安索铜钱二十枚为脉金,并郑重称:须按我法治疗,如不从言,另请高明,孕妇允之。绍安却将铜钱撒于地上,让孕妇一一拾取。妇虽行步艰难,因应允在先,只能强忍剧痛,低头哈腰,尽行拾起。绍安未予下药,仅云:脉金带回,急须请人服侍,以便分娩。翌日,果然平安生下婴儿。盖此妇家中富有,平居少动,又以初胎,故致难产。绍安令其拾钱,促其运动,乃是一种催生之术。难产从来都是难症,而刘绍安辨证准确,论治又具巧思,故能出此奇招。最妙处在于不用药石,仅是令其活动身体,借以疏通气血,从而顺利分娩,堪称高手。
《素问·天元纪大论》:“神用无方谓之圣”,不用方药而愈病者才是圣手。名医识病辨证,治疗并不处方,不投药物,而是以心理调整、运动锻炼、食疗食养、书画、音乐、娱乐等手段,以“体内自有大药”理念,调动人体自身抗病能力,此不方之方,不药之药,不费一枪一弹,解决战斗,堪称治病最高境界。
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可以理解为自身具有最好的调解能力,亦即“体内自有大药”,可以应对许多疾病。作为医生,无疑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鉴于西药的毒副作用日渐突出,人们对此日渐重视,所谓“是药三分毒”,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自然疗法,至今更成为世界潮流。所谓自然疗法,广义地说,就是不药疗法,摒弃一切药物,这正应了“神用无方谓之圣”的精神。许多名医都留下这方面的精彩案例,今日重温,无疑将给我们以诸多启迪。
劳作治郁———清时南充名医肖文鉴,临证从不墨守古方,必先详细询问病情,然后静心思虑,或用丸散,或用菜汁,或一概不用,而仅教以动作,如五禽戏之类,治无不效。有一室女患郁证,形消骨立,服药多种无效。文鉴嘱病女结伴锄菜园蔓草,日刈草二背。病女起初不耐,习久则以为常。如是百日,更投以药饵,体渐强壮,面生华泽。按:如此形消骨立之症,未用药物而能取效,尽显名家法度。叶天士云:“情怀不得解,草木无能”。“情志之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医者构思灵巧”。本案医者确实“构思灵巧”,以劳作治此郁证,收效当在情理之中,可谓运动疗法典范。
拜佛治病———宋代金陵有一官宦人家,50岁得子,娇生惯养。年将20岁,仍弱不禁风,病不离身,药不离口。名医请了无数,良药服了不少,毫无效果。一天,来了一个游方和尚,见到公子叹道:“若不是遇到贫僧,贵公子必有生命危险!”其父忙问:“仙僧有何妙方能救我儿?”和尚说:“由此往南10里,有座紫金山,山顶上有个‘灵光宝殿’,内有善普大佛。公子若诚心拜佛,则佛光呈现,疾病可愈”。其父又问:“怎样才算心诚?”“须每日登山朝拜,至殿中高呼‘嘘、呵、呼’等字百遍,并深吸气至少腹,继而用丹田呼出。七七四十九日如不见佛光,则需九九八十一日,如再不见,则需八百一十日,风雨无阻,不可间断,佛祖必然显灵”。
公子遵嘱,天天上山朝拜。此山高千丈,攀登十分困难。到四十九日,未见佛光,但身上已觉有力。到八一日,仍未见佛光,但登山已不似先前费力。到八百一十日,还是没有见到佛光,但已经红光满面,健步如飞。
3年后,和尚又来,其父问:“仙师说只要拜佛心诚,就能见到佛光。我儿拜佛已过千日,从无间断,至今尚未见到,难道心还不诚吗?”和尚笑而不答,唱道:“佛即是心,诚则灵;登山是药,病则轻”。唱罢飘然而云。此亦运动治病一例,只是先须包藏玄机,不宜点破,令其心诚,方能取效。
嬉戏愈奇疾———清人牧斋一日到亲友家赴宴。宴后经过一桥时,轿夫失足,致使牧斋跌仆受惊,从此得下奇疾。站时两眼上视,头往下垂,躺下则一切正常。请了许多医生,不见效果,急忙派人延请名医喻嘉言诊治。喻问明病由,连说易治,不必担忧。唤来几个强健轿夫,让其吃饱喝足。然后令其站在庭院四角,每处两人。嬉戏耍玩了一番,牧斋观之,其病竟霍然而愈。人不知其故,喻说,这病是由于猝受惊怀,精神紧张所致。此非药物所能治疗,如此嬉戏能使病人精神放松,经络疏通,自然获愈。
观画巧治消渴病———隋末,隋炀帝沉湎酒色,患了消渴病。每日口干舌燥,饮水数升,小便数升,渐渐骨瘦如柴,精神萎靡,太医们屡治乏效。太医院有一太医莫君锡,擅长书画,因天性耿直,被排挤出太医院。得知炀帝患病后,毛遂自荐,入宫为皇帝治病。他带着自己的两幅画,一幅海林,题为《梅熟时节满园香》;一幅雪景,题为《京都无处不染雪》。一番望闻问切之后,说道:“陛下龙体之恙,乃是真水不足,龙雷之火上越,非草木金石能治。需宽容十日,待我去求一位仙友,取来天池之水灭得龙雷之火。为免风吹火动,望陛下在这十日内,独居一室。为解寂寞,特呈上两幅画,供您观赏”。
炀帝按照吩咐,独处一室,把两幅画挂在墙上观赏。看梅则口中有津,不燥不渴;望雪则心中清凉,不再思饮,病情渐渐好转。
10天后,莫君锡又进宫,见皇上气色好多了,便奏道:“陛下看梅林,思梅果,口中唾液大流不止,这便是天池之水,浇灭了龙雷之火;陛下观雪景,觉寒凉,口中便不再焦渴思饮,病才有了好转。此乃‘移情妙治法’也。当初诳言去请仙友,是怕陛下一时不信。今后只需朝夕观望这画,不出月余,龙体便可大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沙漠草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