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则误治病案

[复制链接]
查看1225 | 回复2 | 2003-8-31 23: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冒一案
xxx    女 28岁  初诊  2oo3年8月22曰
其于四天前入夜出现口腔天堂处干燥,频饮而不解,昼则如常,服润喉片无效,三天前出恶风畏寒、汗出,咽痒,鼻塞流清涕,微咳,诊得双寸脉浮、不急,舌质淡红,舌尖边有瘀斑,根有薄黄腻苔。予桂枝汤加味(方:桂枝10g 白芍10g 大枣20g 炙甘草10g 厚朴12g 杏仁12g 桔梗20g 苍耳子10g)治之,服一剂后出现汗多不解,仍恶风、头项强痛,舌质红赤,感体虚无力,双脉浮虚无力,根有脉整夜不眠余症未减。思之其时巳入立秋,燥气渐盛,气温仍高,莫非为秋燥所伤。桑杏汤加味 方为:桑叶6g 杏仁10g 浙贝10g 沙参10g 栀子10g 石斛10g知母10g薄荷6g牛蒡子10g太子参10g麦冬10g 枇杷叶10g 葛根6g   一剂 ,水煎服。服此方三剂后而安。
    从此案可知,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抓主症和病因是辨治的首要问题,桂枝汤以汗出、恶风恶寒为主症,而本案却以口干为首发症状,加之时令之变化,故辨为秋燥。这次误治幸而机变及时,否则祸不旋踵。敬请各位同道教我。
羊角锤 | 2003-9-1 22: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则误治病案

  用成方必须对证,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随症加减比较自由,辨证也需准确,否则很难见效。
qimintang | 2003-9-3 14: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则误治病案

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