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中医】药品流通“内幕”

[复制链接]
查看1516 | 回复4 | 2003-8-28 17: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军民软件在 2003/08/29 12:31pm 第 1 次编辑]

【软件中医】药品流通“内幕”
    所谓“内幕”,其实在业内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医药行业是国家垄断行业,目前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的药房销售出去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药品的价格和诊疗费用都很低,并不是现在这样。后来,大约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批发药品的流通领域开始放开,药品的价格也很快放开,中国的、外国的、合资的医药公司纷纷涌现,到了九十年代末达到高峰,当时在北京“国展”办的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上,几乎有一半是招计算机的,而另一半是招医药销售代表的。
    医药公司经销售人员向医院的“药批”部门推销药品,使医院主要通过市场方式进药,然后再以垄断的方式通过医生开方将药品零售给最终的消费者:患者。销售公司为了挣钱总是愿意卖那些价格高、利润才高的进口药(首先是抗生素类),医药公司的销售人员也可以从中获得较多的提成,为了让“药批”的人进这类药,给药批的回扣是很丰厚的,一个朋友曾经跟我描绘他所认识的一个“药批”的主任的住宅:“跟皇上的宫殿一样”富丽堂皇(这方面的腐败,二十多年来十分严重,而媒体却少有关注);其次,为了鼓励医生开贵药、“好”药,也要给医生相应的回扣,于是医生便可以笔下生财,用自己的处方权来创收了;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就是这样开始的。
层层剥皮,燕过拔毛的结果使药价越来越高,以致到后来很多药品的出厂价和零售价之间竟有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差距,这在经济领域是少见的巨额暴利。而那些利润较低的国产低价药,医生不愿开,药批药房不愿进,卖的也就越来越不好,于是就逐渐从医院的药房减少以至消失,于是很多厂家都抬高药价(零售价),同时减少药物有效成分,增大药剂数量(以前每日吃三粒的改成每日九粒,变相涨价),而大部分利润都进入流通环节,药厂的收入增加并不多,也就不可能在提高质量、研发新药上有更多投入。
    大部分药品从生产、销售,最后到患者手里,经历了如下环节:
(1)药厂 -》(2)药品销售公司 -》(3)经医药代表 -》(4)医院药房 -》(5)经医生处方 -》(6)患者。
        在这个流通链中前面(1),(2),(3)三个环节都是比较开放的市场化的,虽不是完全竞争,也逐渐接近;汹涌的大潮主要堵在(4),(5)两个环节上,自九十年代始,医院内部的改革一直都在进行,承包、股份制、成本核算、自付盈亏、用人合同制,企业化管理、就医选择制等等,这些主要都是在医院内部进行,都是从医院自身的利益和发展为出发点。
医院和医药公司之间引入了市场机制,但这种机制是单向的,因为医院和医院之间,医院和患者之间没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外资和民营资本几乎不能进入医疗领域。所以就造成了药品的价格实际控制在医院手里;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曾经多次用行政手段使部分药品降价,但数量太少,只占20%,不可能带动整个药品市场;而且降了价的药很快就从医院的药房中“消失”,想开也没有。“将药房从医院中分离出去”、“建立非赢利医院”的喊声,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有关部门动作迟缓,难怪其领导在“非典”时期被更换。
医院可以有选择地进药,医生可以有选择地开药,这两位“门神”堵在药品流通的主渠道上,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无论是医药公司一方,还是患者一方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医院的这种选择。在没有引入较完全的竞争机制的情况下,医院内部的改革使医院的各部门越来越企业化,他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反而加剧了医院药品和诊疗费用的上升。
目前有些地方出现平价药店,药价较低,从而带动了当地的医院药房的药品价格的部分下降。(电视里看到)一位平价药店的老板信誓旦旦地说:我们要把连锁店开到XX城市,我们要使其当地医院所占的药品销售市场份额,由现在的85%降到70%以下。
即便如此,接近70%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可以左右市场,仍然会对患者的消费权益构成威胁,真为这位老板捏把汗。
只有打破垄断,引入较充分的竞争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竞争机制是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任何权力,包括处方权,药批权,都要有监督和约束,否则就很容易以权谋私,危害社会。

   ---------------------------------------------------—————
    软件:《基因血型》:输血、溶血、血型家族分析、血型与人生等。
    软件:《五行连珠》: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设计的益智游戏。
      联系:jmrj@95700.net,QQ3672034
匿名| 2003-8-28 19:18:22

【软件中医】药品流通“内幕”

这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
就我所知,销售代表和医房主任因此发家至百万的大有人在。
军民软件 | 2003-8-28 20: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药品流通“内幕”

他们在喝病人的血
匿名| 2003-8-28 21:01:43

【软件中医】药品流通“内幕”

是的,出厂价不过十几块的药,到了医院能卖到一百多。
匿名| 2003-8-31 13:38:08

【软件中医】药品流通“内幕”

一些回复:

作者:mingtaochina  回复日期:2003-08-31 10:08:00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记得小时候学政治,就说到西方的资本主义,药费贵得怎样的惊人,付不起药费的病人经常因为药费而自寻短见。我想,中国现在的状况也不过如此。比方说治理乙肝的药物是惊人的高,本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面对失业(很多单位检查出乙肝的话,哪怕你怎么的厉害,怎么的能干,都会面临失业的局面,包括升学的权利)面对高额的乙肝治疗费用,他们能做什么,没钱等死呗?!!!其实有些药本身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可是到了病人的手中却是翻几倍的价格,对于这种情况,难道国家就没有权利去管管这些药品市场??这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健康呀!!!!我们的病人什么时候才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呢???

作者:呼啸而过的子弹  回复日期:2003-08-31 12:28:00  
  其实有些药本身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可是到了病人的手中却是翻几倍的价格,对于这种情况,难道国家就没有权利去管管这些药品市场??这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健康呀!!!!
  
  ——国家从药品生产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税收,是最大的获利者;同时处在这个环节各个节点的部门和个人也获得巨大的利益,你以为是没有权利管,还是根本就不想管?

作者:节约用字  回复日期:2003-08-31 13:10:00  
  对,药物的出厂价和零售价都是国家监督的,如果国家把这些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就不会有那么多回扣了。
  正是因为给了药厂那么大的利润空间,回扣才会那么普遍。
  正是因为回扣是内科医生的生活费用来源的最重要途径,医生才无法拒绝回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