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盘点中医服务新动向

[复制链接]
查看1067 | 回复0 | 2003-9-9 21: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体诊所中医占“半壁江山”
专科医院市场竞争力更强
民族医医院大夫比患者多
慢性病治疗优势正在丧失
农村市场阵地慢慢缩小

□本报记者□

张灿灿  (2003.09.04)
  
   
  刚刚完成的“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课题研究成果日
前发布,中医医疗服务与利用的一些新动向引起业界关注。
                    1  慢性病治疗优势正在丧失
  “在慢性病治疗领域,中医的传统优势正在丧失。”中国中医研
究院中医药信息所所长陈珞珈在课题报告会上说。
  在被调查的42819位城乡居民中,有12.52%的人患有慢性病,有
38.34%的慢性病患者选择就诊中医,与1988年《中国农村中医医疗
服务调查》结果相比,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时选择中医、中西医
结合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占2/3。间隔14年,中医中药已经在慢性病治
疗领域丧失了大片“阵地”,而且中医西医治疗慢性病在病种方面差
异不大,西医正在不声不响地追赶中医在慢性病方面的某些优势。
  本次调查慢性病患病与历次调查相比,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高血
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均有明显增加,一些慢性感染性疾病
和慢性传染性疾病呈现逐步下降趋势。陈珞珈提醒中医界,要注意城
乡居民患病特点,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有效途径,在保持现有
中医治疗慢性病特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收治人群与病种,提高疗效,
开拓慢性病中医治疗的新领域。
                      2  农村市场阵地慢慢缩小
  与1988年调查结果相比,希望中医治疗的农村居民比例下降了11
个百分点,仅为10.20%。农村居民选择信任中医的比例更从76.64%
下降到47.08%。陈珞珈提请与会人员注意:“这是否说明农村居民
对中医发生了信任危机?”
  陈珞珈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中医药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中医发展萎缩,农村
居民就诊时找中医较困难。例如,本次调查反映,村卫生室以中医为
主的医生所占比例为10.20%,较1988年下降了近一半,中医诊疗量
较1988年也有较大滑坡。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资源与利用
明显高于农村卫生室。从中医人力资源上看,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平均
每站有中医1.45人,相当于村卫生室的3倍。
  另一方面,中医是对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医学,目前普遍缺乏临
床专家,特别在农村,高水平的中医更少,临床疗效较难保证,直接
影响了农村居民对中医药的信任度。
  陈珞珈指出,我们一直认为中医药的根基在农村,但现在农村的
中医药阵地在慢慢缩小,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农村大力发展
中医药,遏制中医药在农村中滑坡的势头,是需要我们立即着手去做
的。
                3  民族医医院大夫比患者多
  在会上,陈珞珈给大家算了一笔账:2001年我国共有民族医医院
135所,设置床位4821张,平均每院36张,共有人员7533人,平均每
院56人。而2001年民族医医院院均年门急诊只有1.96万人次,日均54
人次。56个大夫,54个患者,大夫比患者多,民族医医院普遍经济拮
据,发展“举步维艰”也就不足为奇。
  他指出,我国民族医医院的人力资源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还存
在着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医院之间差别较大的现状。最大的西藏自
治区藏医院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蒙医院,接近内地3家中医院的规模,
但绝大部分民族医医院只相当于内地门诊部或诊所的规模。
  让人欣慰的是,民族医医院民族医药人员比例高,每4个医生中
有3个是民医医生,只有1个是西医医生,在6个药剂科人员中,有5个
是民族药人员,这说明民族医药特色仍然非常浓郁。
                  4  个体诊所中医占“半壁江山”
  本次调查共涉及257个个体诊所及这些诊所的433名个体开业医生。
在这433人中,有48%是中医,而且个体诊所的中医医生具有医师以
上职称的人数远高于西医医生,约占80%。
  陈珞珈认为,这提示个体诊所内中医医生的素质并不低,其队伍
补充来源主要为国有医院和卫生院的退休医生及一部分未找到医院就
业岗位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在诊疗人次中,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占到了
个体诊所诊疗量的2/3。个体诊所主要用中药,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
的73.61%。另外,2001年我国医院平均每1门诊人次费用为136.47元,
而个体诊所仅为40元,说明个体诊所有其市场定位和生存空间,是中
医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个体诊所承担了相当份额的中医服务量,而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因此,课题组提出,个体诊所在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农村中医服务中
的作用不可忽视,对其应鼓励、引导、规范、管理,不应抱有传统偏
见、歧视或放任不管。
                    5  专科医院市场竞争力更强
  调查显示,相比于综合性中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在中医诊疗量
和中医特色方面均占优势。
  专科与综合相比,中医人员占全院医生的比例未见明显差别,但
无论是中医年诊疗人次、中医年治疗出院人数、中药收入比例及饮片
的使用率,中医专科医院均优于综合性中医医院。课题组提出,这与
医院的人员构成有关。中医专科医院的中医大多是中壮年,一般情况
下,这个年龄段的医生在临床经验与专科独特技能方面,较其他年龄
段更有优势。而综合中医院中医中35%是年轻中医,还须培养和提高。
同时,几乎所有中医专科医院都牢牢抓住一两个专科专病,市场定位
准确,中医疗效明显,能够赢得患者信任。而且这些医院规模较小,
平均每院仅有39名医生,体制创新,机制灵活,经济效益较好,在医
疗市场中自然较有竞争力。  
原载《健康报》2003年9月4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