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复制链接]
查看1920 | 回复12 | 2003-9-17 17: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我写了很多反思中医的文章,就有很多网友问:耗子先生,你思维既然那么敏捷,就给中医的现状开个方子吧!我说中医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缺点以及一些错误的思维,我也开不出良方来。近日看了新颖先生在《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9月10日发表的《我拿什么拯救你——中医》,又重新引出了这个话题。
新颖先生的文章很平和,虽然在前半部分说了中医药的很多优点和先进性,但看了后半部分你绝对不会飘飘然起来。因为,文章在后半部分中引用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的贾谦教授的一组数字,贾先生例举的一组数字是:“1911年,我国的中医有80万人,而那时全国人口只有3亿多;1949年,我国的中医生数是27万人,西医生只有8万7千人;而到了2001年,我国的中医生数为33.4万人,也就是说,在50多年间仅增加了19%,而西医生数却猛增至170万人。我国的中医院与西医院的数目之比是1:5,而且这些中医院在规模上也远远不及西医院。” 看了这组数字,确实是让人触目惊心,但你联想一下文章的前半部分,也断不会惶惶然不可终日,毕竟我们还有很多“优势”作后盾。不过贾先生只是拿医生和医院的数量与西医相比,如果拿医院的质量来比较,也许会更让人脑醒神清。
随便举几个例子,中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大幅度下降,有的县中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还达不到10%,西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也在下降,但绝不是“大幅度”;中药所占的使用比例在中医院只有百分之十几,不仅远远低于西药,更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医生普遍转向用西药,或中西药混用;纯中医药的在临床上几近绝迹;中医在农村的阵地严重萎缩;改良型中药成本普遍偏高;中医的信誉度、知名度一路下降,就连中医院本身也常常将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以前被老百姓公认的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传统优势,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所所长陈珞珈的课题报告里也显示出来“在慢性病治疗领域,中医的传统优势正在丧失。”…。
中医发展到这个地步,我庆幸终于有新先生这样的明白人发出了《我拿什么拯救你——中医》的凄婉求救声。是啊!是到了拯救中医的时候了。
我以为,中医沦落到到今天这个样子,完全是中医惧变的必然。由于惧变,中医基本失去了竞争能力而又不得不去参与竞争,结果只有从竞争中败下阵来。
问题是,市场经济原本就是竞争经济,回避是不行的。竞争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要使医疗的供需市场形成需方(买方.患方)市场,引导众多供方机构参与竞争,使垄断无法形成,这样需方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结论,最后才能根据结论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形成了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优选态势,社会因之得到了优化,具体到医学当然是促进其进步和发展。
竞争是好事,同时也是试金石。不管你说中医有多么强大、多么悠久、多么博大精深,可市场经济就不相信你的那些“强大”、“优秀"、“博大精深”,它相信的是实力。换句话说,有实力肯定就有市场,实力越强,市场也就越大。于医学来说有疗效就是有实力,疗效高,实力就强,也就意味着市场份额越大。
在封建的小农经济时代,由于医疗是供方(卖方. 医方)市场,中医一直是处于医疗市场的垄断地位,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一些在没有经过竞争检验和对比情况下形成的“强大”、“优秀”、“博大精深”能得以任意发挥,我们中医也因之而声名鹊起,倍感荣耀。计划经济(文革)时代,其它医学尽管日渐成熟,中医垄断地位也有所打破,但在党和政府的保护下(至少政策如此),实它医学的优势无法凸现出来,而我们中医却能因之在百业凋零的情况下,一枝独秀,相对地得到了较大发展。唯有到了市场经济,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时代,在竞争和对比中,中医“强大”、“优秀”、“博大精深”的巨大身躯下的极度虚衰本质一下子暴露无遗。尽管我们现在仍然在说,中医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发展得好,然而,在无情的市场经济面前,我们却在临床医疗中遭遇到了历史上的空前尴尬。
200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式开始实施,中医界额手称庆,奔走相告,笔者心中也由衷的荡起了激动的浪花。但如果仅指望这么个《条例》就能拯救中医于倒悬,那就大错特错了。《条例》仅仅可以改善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就是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然而,中医是否能适应这个环境,市场究竟能否青睐中医药,只能市场说了算,任何法律、法规都无法取代它。要知道,市场经济只垂青于强者,于医疗市场则只屈服于疗效,法律、法规也只会为强者服务。试想,你的诊断不准确,疗效不佳,费用又昂贵…还有很多落后于他人的地方,却偏要人家去相信你,我想即便是再多、再强硬的法律、法规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要人家相信你,只有一点——疗效。
    中医药要生存已没有其它选择,口头上的“强大”、“优秀”、“博大精深”,理论上的“硕果累累”、“生机勃勃”,除了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外,就是加速中医的消亡。因为,市场经济说:中医,唯有疗效能救你!
不信?试试看!!
作者单位及通讯址: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和平路111号)  张毅
电子信箱:zy0525@vip.sina.com
邮政编码:629000
[/watermark]
匿名| 2003-9-17 21:17:11

[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疗效啊疗效,有疗效又怎么样?
中医能不能治感冒?
有多少人去中医治?
军民软件 | 2003-9-19 12: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光有疗效也不行,这跟“酒好不怕巷子深”是同样的毛病;鸟无头不飞,中医的头是中医理论。还有在技术方面,中医和西医比是比较落后的。要综合治理。
你的统计数字和论点不合拍,统计数字是1911年、1949年、2001年的,看不出市场经济前和市场经济后的比较;另外,1911年的时候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政治因素也很重要,中国围棋协会的华以刚曾讲过:文革的时候打倒封资修,围棋界的人士拼命将围棋说成是体育,才没有完全撤消;现在则可以说围棋不完全是体育,它还是文化。
如果中医的科学性总是受到质疑,那它的政治地位不会太高,政府想保护也只能当传统文化、当文物来保护,而不会当作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有很大经济效益的行业来投入(包括资金和政策)。
匿名| 2003-9-19 19:15:51

[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软件目光锐利,说得是。
牛道士 | 2003-9-20 1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下面引用由军民软件2003/09/19 12:31pm 发表的内容:
还有在技术方面,中医和西医比是比较落后的。要综合治理。
看来你还比较清醒,承认中医比西医落后的实际事实。但是我实在纳闷,怎么中医界整体认为中医比西医先进?我见到有老中医在叫嚣:世界应该向中医接轨。哎!!!!!!!
对于中医是否科学的问题,我告诉你们,只要中医能够不断发展,前进,被科学界认可,走向世界。而不是停滞不前,那么中医就是科学的,否则必然是假货。对于自然科学,根本不存在专门属于某个国家的民族科学。
军民软件 | 2003-9-20 22: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我说的是技术,比如药物剂型的方便使用上
科学和技术还是有区别的
科学无国界,科学理论体系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是可以不同的
牛道士 | 2003-9-21 11: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下面引用由军民软件2003/09/20 10:12pm 发表的内容:
科学无国界,科学理论体系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是可以不同的
请你举例说明!
军民软件 | 2003-9-21 13: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请看《吴文俊的机械化数学》,即使是被称为“上帝书写宇宙的文字”的数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理论特点和学术思想也各不相同。吴老先生的机械化数学正是在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00年因其原创性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龙平各获500万大奖。
牛道士 | 2003-9-21 15: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吴文俊的机械化数学是得到数学界认可的,是领先世界水平的,也是必然会推广到全世界的!这个举例可以证明“对于自然科学,根本不存在专门属于某个国家的民族科学”观点吗?和你提出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是可以不同的”论点又有什么联系?
lhyyhl | 2003-9-21 21: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市场经济说:中医,只有疗效能救你!

科学真的没有国界吗 ? 一旦科学技术出了成果就有国界了
INTERNET的CPU大家都在用 谁在做 谁在赚大把大把的银子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