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复制链接]
查看2237 | 回复10 | 2003-10-5 16: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zhongyi在 2003/10/11 01:55pm 第 2 次编辑]

之一:“现在的中医现代化是假的现代化”
采访缘起:“不是中医不行,是学中医的人不行”
2003年上半年,非典型肺炎在全国肆虐,几令现代医学陷入无策可施的窘境,但面对来势汹汹的非典型肺炎,沉寂已久的中医学却显示出了她顽强的生命力。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经验表明:中医药防治非典效果显著。全国著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邓铁涛教授(以下简称邓老)根据广东中医治疗非典的经验,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中医完全可以独立地治疗非典,当然,这个中医必须是一个有水平的中医。具体地讲,一个有水平的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熟谙中医经典,精通辨证论治。”
邓老还告诉记者:“全国其他地方的中医之所以不能像广州一样发挥作用,就是因为很多中青年中医,包括六十岁左右的中医,大多西化了,没有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临床经验也很欠缺,对中医信心不够。而广东省中医院这两年组织医院的骨干大夫拜师、温习中医学经典,所以这次在面对非典时,广东省中医院的大夫就敢于用中医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赞许。”
著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的师承弟子、广东省中医院的陈伟大夫刚刚结束一线抗击非典的工作,他有些激动地告诉记者:“在这次非典的防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如果我们这些年轻大夫的中医学根基更扎实,如果我们这些年轻大夫的中医修养能像老中医们那样深厚的话,我们会发挥得更好。这个体会特别深。在一线治疗非典的过程中,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徒弟都深深感觉到,不是中医不行,是我们学中医的人不行。确实是这样。”
“不是中医不行,是我们学中医的人不行。”陈伟大夫的肺腑之言是沉痛的。
从防治非典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具有五千年传统的中医学以她神奇的疗效和“以变应变”的巨大灵活性得到了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认可。但是,在中医院校,一股不信任中医的风气却在老师和学生中蔓延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历时三个月,行程数千里,先后在全国各地拜望了一批在中医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临床大家:北京的吕炳奎先生、焦树德教授、陆广莘教授、王绵之教授,广州的邓铁涛教授,南京的干祖望教授、周仲瑛教授,上海的裘沛然教授、颜德馨教授,杭州的何任教授,武汉的李今庸教授,哈尔滨的张琪教授。在采访途中,一些中壮年中医中的佼佼者也与记者交流了看法,一些青年学子还向记者倾吐了他们的心里话。。
老一辈对中医未来的思考是沉重的,对中医教育的批评是尖锐的。爱之尤深,责之也切。衷心希望老人们的忠告不会付之东流。毕竟,这一辈中医是海内外公认的中华医道的真正传人,很可能就是中华医道的最后传人,因为老中医称他们是一代完人。(也就是说,随着这一代老中医的过世,中医将走向消亡。)在沉痛的话语背后包藏着的是老中医们对中华仁术的拳拳之心。在深沉的思考底下昭示着的是歧黄学脉的坦途和正道。
相关链接:
之一:现在的中医现代化是假的现代化
之二:中医教育的危机是信心的危机
之三:丢掉了根柢的中医被抛入无家可归的命运之中
之四:几十年了,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成果都没有
之五:这些毕业出来的博士没有几个能看病的
之六: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
之七:打破桎梏中医的牢笼



岐黄子 | 2003-10-5 23: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现在年轻的中医已经失去了师承,只有研究生才有可能接近这些名医,年轻中医能够见到这些名医风范,见解,诊病就好了;建议尽快保留这些名医的讲学,诊病录像资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普及于世。我现在很少见到名医的讲学录像资料。
北斗小星 | 2003-10-5 23: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很少见到?”歧黄曾经见到过名医的讲学录像资料?
名医看病会随时随地录相?不太可能吧
其实,机会是有的。现在不是有个名老中医跟师带徒么?有中青年医生,也有主任级别的去跟师学艺。关键还是一个重视度的问题。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比如在网上探讨。有了机会要珍惜。
军民软件 | 2003-10-9 13: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不是假现代化,是假中医
寿宏堂主 | 2003-10-13 15: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言不可治也 未得其道也  说白了 还是我们知道的太少
天涯娘子 | 2003-12-9 18: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确实!!!“不是中医不行,是我们学中医的人不行。”
请学中医的人争气一点!!
也请各位同道不要对中医太过苛刻,西医可以有那么多病因不明的东西,为什么中医就不能有你不明白的东西。你不明白不等于中医不对,请先自我检讨一番。
天涯娘子 | 2003-12-9 18: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随着这一代老中医的过世,中医将走向消亡”?不会的,还有我!!!
不要这么悲观,真心学习中医应该还有人的,至于老中医的经验,正在紧急抢救中。十一月八号全国15位名老中医齐聚广东省中医院,包括第1楼所列的,行程千里所采访的所有老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的老中青少的中医人和名老中医济济一堂,交流学习,受益匪浅。

老中医的经验,现在不是有个老中医经验讲习班吗,全部都是临床经验。但是要命的是,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却在课堂上公然睡大觉,人家老中医一大把年纪,单单是这传你知识的拳拳之心就让人感动,而却有那么多的学员在课堂上睡觉,到底是中医不行还是学中医的人不行是还需要斟酌吗?陈伟的话值得我们深思。还有一个是名老中医张琦的徒弟徐大基,他说,不是理论脱离临床,而是临床脱离理论。现在临床的医生有几个是真正按照理论去辨证论治的?见到发炎就一定要清热泻火的人实在是不少啊。
高山流水 | 2003-12-13 17: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唉!我该怎么办?像我这样一穷二白、没有任何资历和背景的中医学子到哪里去拜师啊?难道非要在现有的这种四不象环境下工作十几年,治死N个人,熬到主任副主任才能有机会接近那些老前辈?估计那时他们已经在九泉之下长叹了!怎么办?
天涯娘子 | 2003-12-13 20: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我决定现在一直在搞的那个老中医学习班真的不错,十一月份那个是第五期,好像很多杂志上都登出来,不是黑箱的
风信子 | 2003-12-31 10: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花果飘零的五千年中医”系列报道

天涯娘子,那个老中医学习班在哪开?能否说具体一点?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