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从数学与中医的对比谈起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从数学与中医的对比谈起
[复制链接]
1259
|
3
|
2003-10-11 13: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zhongyi在 2003/10/11 01:14pm 第 1 次编辑]
除了武侠小说,我最近一段时间看得最多的,就数数学书和中医书了。
数学当然是一门很能活动脑细胞的学科,如果钻研进去了,就会觉得其中乐趣无穷。有时我会觉得不可思议,简简单单地提出几条假设,就能得到许多非常优美的结论,变换无方的拓扑学、透过数据看本质的统计学、没数据也能得出结论的微分方程定性理论、难以想象却无所不在的分形几何,许多数学学科等我深入进去才惊叹,原来数学还可以这么研究。
看中医书就有点苦涩了,跟黄连一样苦。中医留下的经典很多,现代的教材也很多。教材我是看得较多,对中医的入门知识差不多都是从那里得来的,但现在的教材对古典中医思想的割裂很严重,经过大卸八块再重新拼装后,怎么看都没了原汁原味,特别是照着西医的葫芦画瓢,更是把中医理论弄得不知所云了,实在是不堪入目,干脆去看经典原著,在这里倒是把古人的原始想法搞清楚了,可那些文言文实在害苦了我,哇,我得去吃块糖,太苦了。
对比数学与中医学中推理论证的方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这两者相差太大了。
在数学中,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定义”这种技术引入一些概念,再用这些概念表述出一些“命题”,通过概念间进行符合逻辑规则的变换,来证实或者证否这些“命题”。所以数学界谁对谁错很容易判别,数学家们只要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布出来,同行们审查时没有发现有概念或逻辑错误,即使结论再荒诞离奇,一般都会承认这研究结果。
中医经典太多,但都源于《黄帝内经》,所以虽然把几千年前写的理论与现代数学作对比感觉有点不太公平,但只有这样对比才有典型意义。《内经》中,贯彻了一个很重要的推理模式,就是“天人合一”,我这里随便举一段话:“(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种由天推及人的推理模式在《内经》中比比皆是。实质上,这种推理模式是一种类比推理,即当一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时,推测出另外一个有相似性但与之并无必然联系的事物也具有这种性质。显然,从一开始,《内经》就假设天地的规律与人的规律之间有相似性。类比推理确实也是推理方式的一种,但这种推理方式是一种冒风险的推理方式,它的推理结果可能会符合事实,也可能不符合事实。学习中医时讲究“悟性”而不是讲究逻辑,所谓悟性,在很多场合下就是指这种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贯穿在整个中医理论当中,比如阴阳这个概念,阴阳本来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概念,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阴阳的许多变化规律都是在对自然界的观察过程中提出的,中医把阴阳的概念借鉴了过来,同时也默认了人体的阴阳和自然界的阴阳服从同样的规律――这纯粹是类比推理的结果。
我在看中医书时,已经习惯于尽可能地将其中关于事实的描述部分跟理论的推理部分区分开。我认为中医的价值在于它凝聚了数千年的医疗实践的精华,包含了很多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在建立现代中医理论时必须继承的部分,但是中医的这种无节制的类比推理很不可靠,必须将之进行抛弃或改造。比如中医中的虚实、寒热等概念,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在现代中医理论中有必要将其保留下来,而阴阳的概念则是通过类比推理附加到中医理论上的,是不是需要保留那就大可商榷了。还有五行的概念,中医五藏的概念是古人在实践中发现的,但五藏与五行有一一对应关系,则完全是类比推理出来的,对不对那可难说得很了,我反正从一开始就打算忘掉五行了。
我认为,现代中医理论必须建立在现代推理模式上,必须依据事实,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具有确定内涵的概念,严格按照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象数学那样,即使不同的人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我最头痛的是阴阳这个概念,它大而不当,用起来千变万化,很难做到让不同的人看法一致。我尝试着给它一个定义,却发现无论怎么定义,要么不能涵盖古典阴阳的范围,要么就会推出互相矛盾的结论。比如大家都知道太阳属阳,月亮属阴,这是从热属阳、冷属阴推理过来的,可如果同时定义动属阳、静属阴,就会引出矛盾来,因为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太阳是相对静止的,而月亮则围绕着地球和太阳在运动着,如果严格地按照定义去推理,就会得出太阳属阴而月亮属阳的结果。所以目前我倾向于认为阴阳这个概念是一个天然适合于类比推理的概念,可以通过类比推理来理解它,但不适合采用定义的方法去描述。
那么能不能把阴阳的概念改造改造,让它适合现代推理模式呢?我想,如果限制阴阳的使用范围,这是能做到的,但我觉得那已经与阴阳的概念有相当大的差别,干脆另起一个名词岂不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牛道士
|
2003-10-26 17: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从数学与中医的对比谈起
实在难得的认识,再深入一点的话,俨然就是[川耗子]文章的翻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alalawang
|
2005-4-10 17: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从数学与中医的对比谈起
学数学的么,有意思,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2005
|
2005-4-17 16: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从数学与中医的对比谈起
作而后论,空想太多是没有噫嘻的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飞龙戏水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