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复制链接]
1289
|
8
|
2003-10-15 20: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 张毅
以前我们总是自豪地向贬低中(医)药的人说:中药没有毒性(或毒性轻微)。后来通过现代科学证实(尽管我不愿意现代科学来解释中医药),中药和其它药物一样,也是有毒的。在事实面前,现在喊中药没有毒的人日渐少起来了。但仍然有些中(医)药的卫道士变着法子使障眼法,不说中药无毒了,而是把中医称为“绿色医疗”,中药称为“绿色药物”,我们知道“绿色”是无毒、无污染的代用词,这比“无毒说”更能让老百姓广泛而随心所欲的使用中药。
实质上,中药“无毒说”、“绿色说”,纯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抑或是起好心办坏事的人强加在中(医)药头上的极其有害的一种邪说。因为我们的祖宗早就认识到“是药三分毒”,不知那些最崇拜老祖宗的人,怎么老是把祖宗们说中(医)药“不是”的经典话语给忘记了呢?不知这些人想过没有,不事实求是地把祖宗的经验之谈传承下去,只是报喜不报忧,把小毒说成无毒,大毒说成小毒,这无异于是在用“毒药”杀人,当然这也比明目张胆抹杀中(医)药更含蓄且毒辣。
首先,中药是“药”。什么是“药”?《药品管理法》是这样定义的:“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很显然,中药当是“在中(医)药理论界定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这就是说中药本身是被“规定有适应症”,使用时是“有目的”的,而要达到这两个要素,只有其特定的人员___中医生来实现。明确这一点后,“无毒说”、“绿色说”对中医药的危害就显现出来了。
在日常生活中,中药洗发水、中药鞋垫、滋补火锅、中药枕头、中药帽子、中药卫生巾……,可以这样说,如果按我们一些自认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业内人士的观点和现在社会上的流行说法,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和“中药”打交道:煮稀饭放绿豆叫“药粥”、炖鸡肉加生姜叫“药膳”、开水里用玫瑰叫“药茶”、洗澡加点食盐或牛奶就叫药浴…。当然,这些“药”的前面已经按习惯性的省掉了一个“中”字。更有几年前的一篇报道说,用中药灌在发动机的蒸汽泵内,可节省百分之十几的燃料(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按《药品法》规定:药品必须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中药如此进入寻常百姓家,或异作它用,就有许多专家学者津津乐道于“中医中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着实让人忧心忡忡。
已如前述,既然称之为“(中)药”,就应该用中医药理论来界定。比如,寒性体质者的头发,当然只能用热性的中药洗发水,干燥性足疾,只能用滋润性鞋垫,阴虚者只能食用白汤火锅, 阳虚者又当以红汤为宜……,这就是中医生们使用中药的诀窍___辨证用药。不如此,就会形成隋唐时期,方术之士所说的“服丹成仙”,“有病治病,无病延年”,朝野竞服“五石散”的社会流弊,不仅给大众百姓身体造成伤害,还他险些把中医药引向扑朔迷离的神仙之路。如果把某些植物制剂用来灌蒸汽泵之类做法也被邀为“中药功效”,也认为是在弘扬“中(医)药”的话,这无异于是在给焦渴中求饮的中(医)药送上一罐鸩酒。
为什么这样说呢?中药的“无毒”、“绿色”说,是在让中医药的使用全民泛化,大众百姓见景衍物,随文生义,随心所欲的的指认中医药:说到口渴就是热证,说起房事就喊补肾,见到植物就称中药……。这种“全民泛化”,表面上是中医药的普及和大众化,其实质是使中(医)药在全社会形成应用性上的庸俗化,科学性上的低端化,学术性上的随意化的“非理性医(药)学”。想想看,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这也是“中药”,那也是“中药”,你也是“中医”,我也是“中医”,如此这般的“全民中(医)药”“中医”不杀人,“中药”不害人,那些受过“中医”“中药”毒害的人不恨中(医)药才怪呢。
全民之所以泛化中医药,归根到底还是中医药的理论不严谨所致。大家知道,盐是纳,有调节体液平衡的作用,是现代医学常用的药物,即使一些有知识的人知道,高温天气,大汗后,喝点盐水有很好的防暑作用,但大众百姓绝少有人称它为“西药”。如果全民都象泛化中(医)药那样,把盐之类的日常食物也当成“西药”,那我们一天三顿都在吃“西药”,西医药也会象中(医)药一样,会出现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来。恰恰是现代医学理论有极其严谨的逻辑程序,对“西药”的运用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而这些规范和标准只有通过一定专业技能培训的人____西医生,才能掌握得了,一般人是很难操作的(中医则不然,它和中国的其它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人人好象都可以说点中医药术语)。大众百姓就很少有人把“西医”、“西药”挂在口上,要付诸实践就更不容易了。
我曾在《食物药化论》中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同是一款食物,比如生姜,老百姓称为调味品,中医生使用它时就是“辛温解表药”。调味品天天吃,日日用,因为没有治病的功能和目的,也就没有“大汗亡阳”之虞。一旦由医生根据生姜本身的性能赋予它治疗目的后,就有了生姜药用的规范和标准用法。调味品生姜也就成了药物生姜。这种食物向药物转化的过程,叫做“食物药化”没有被药化的食品,即使它本身有药用功能,也不应当称之为“(中)药”(具体怎样对食物进行药化,我曾发表在《中医药信息报》的“食物药化论”一文中有详细阐述)。
通过分析,上述种种的所谓“中(医)药”用品,实际上都不“中药”,因为它们都没有经过医生的药化处理。如果一定要赶时髦,我觉得称为“植物”用品比较符合大众口味,也更实事求是,何必非要拿“中药”去当祭品呢?
总之,我们不能把中医生应做的事情让去给老百姓做,那样是中医工作者的失职。我们更不能把社会“全民泛化”后的“中(医)药”当成真正的中(医)药来推广和炫耀,我们更更不能降低中医药的知识标准去向大众百姓普及极其低俗,缺乏严谨科学理论的所谓“中(医)药”知识。那样做,只能使“中医药”遍地开花,一文不值。
作者单位及通讯址: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和平路111号)
邮政编码:629000
电子信箱:zy0525@vip.sina.com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3-10-15 21:03:49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目瞪口呆。
这真是令人汗出的说法!
这个这个,至少中药比西药的毒副作用要小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川耗子
|
2003-10-15 21: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又是一个全民泛化中(医)药的受害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匿名
|
2003-10-15 21:24:16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可是我总觉得天然的东西比化工合成的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川耗子
|
2003-10-15 21: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我们天天都在吃姜葱蒜之类的东西,可在中医生眼中这些都是药,我们总不至于说天天都在吃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匿名
|
2003-10-15 21:43:49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你这就是偷换概念了。
姜蒜,甚至包括其它中药,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也会吃到的东西,比如大枣南瓜籽一类,但它们应该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成为药的组成部分,平时只是一些能起某种作用的食物罢了。
好,打个比方:
一人男人,他每天生活,吃饭睡觉,娶妻生子,很平常是吧?
好,当战争来临时,国家一声令下,他就得上战场,恢复他的本来面目--军人。
不知道这个比方恰不恰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北斗小星
|
2003-10-15 23: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耗子总能从独特的角度来发现中医的“问题”!
但有一个问题,中医本来就是泛化的:中医从民间来,从人们的生活经验归纳、总结而来,不是从实验室出来的。是中医泛化在我们生活中,而不是我们泛化了中医(药)。
是历代医家的智慧结晶,才使中医从泛化的全民都“知其然”的经验总结、整理到被中医家才掌握的“知其所以然”的知识。
虽然,我们不应该因为还没有完全了解中药复方的药性药效,轻易的说出“中药毒副作用小”的话,但老百姓也知道“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吧。要不人们为何不天天像吃饭一样吃药呢?
至于药粥、药膳、药茶……的说法,我觉得只有精心的配制、用于有特殊需要的特定人群的才称的上“药……”。没听说熬个绿豆粥叫做药粥阿。
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古人说“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这时我们只称它为食物。 但细心的古人同时发现他们还有各自独特的性味,于是加以利用,五谷也入了药,于是在医生手里生姜可以降逆止呕,温胃散寒。大枣可以养胃和诸药……这时我们就称它为药物。没必要硬把他们掺合一起,或者硬把他们分离开来。
盐水能解暑,本来也只是人们的生活经验。只是被西医研究出了机理,研制了生理盐水,用于临床补液,这时我们称0.9%的NaCl水溶液叫西药。就如同黄连原本是中药,但西医根据其机理提炼出黄连素,这时我们就称黄连素为西药了。
如果真有一天,掌握中医知识的“中医”遍地开花,未尝不是一件喜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牛道士
|
2003-10-16 0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下面引用由
班竹枝
在
2003/10/15 09:03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这个,至少中药比西药的毒副作用要小些吧?
西药的药理和毒性基本上是清楚的,现代医学非常看重药物的毒性问题,医生会非常严格正规的使用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中医呢?中药的毒性很多是模糊的,中医很少有人在乎这个问题,非要等闹出大问题或者等老外一味又一味的明文禁止使用中药后才回过点神来,对明知道有强烈毒副作用的中药也照用不误,甚至以敢开超正常剂量数十倍的有强烈毒副作用的中药为豪。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药比西药毒性更强。我知道的好及个人就是一 边吃中药一边就肾衰、药物肝损或者严重过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SARS
|
2003-10-17 16: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温柔杀手——全民泛化中(医)药
下面引用由班竹枝在 2003/10/15 09:03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这个,至少中药比西药的毒副作用要小些吧?
吃点生半下,吃点巴豆,吃点斑猫,吃点闹羊花,吃点白砒,吃点莽草,争论就没有了。
据说神农氏就是吃莽草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妇科
针道天下
川耗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