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复制链接]
查看2026 | 回复14 | 2003-10-30 2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以下摘录来自李继闵的《数学史研究中的“古证复原”原则》一文:
--------------------摘录开始---------------------
    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数学史学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方面在于提出了“古代东西方两种数学体系”的观点,人们重新认识与评估中国古算的历史地位与研究价值,促进了中算史的研究向伸层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驱散了数学史研究中的费历史主义倾向的迷雾,在中算史研究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
    中国传统数学自宋元时期出现最后一次高峰后,明代以来即趋衰微,至明末已几成绝学。从明清至今日,实质上已退出了数学舞台。后世学者研究中国古算难免要受其所处时代思潮的影响。明末清初的“西学中源”说,竭力“熔西人之巧算入大统之型模”,康熙的“阿尔热八达即东来法”说,,梅文鼎的《论西历源流本出中土,即周髀之学》与《几何即勾股论》,曾广为传播,深入人心。与次相反,现代学者往往或拘泥于西方数学的先入之见,或找眼于以现代的数学方法与成就理解古人著作,“以西释中,以今非古”,致使面目全非,掩盖甚至歪曲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真实面目。
    吴文俊… …,对数学史研究中这种非历史主义的错误方法首先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
    。。。 。。。
    … … “用现代通行的代数学对古代的数学做一些单纯的注释,以方便现在的读者自然是无可厚非,也是既值得做又应该做的工作。但若据以推理,以现代数学来代替一千多年以前的数学,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 …
。。。 。。。
    正是从历史主义的原则出发,吴文俊提出了“古证复原”的思想。所谓“复原”,即是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古代科技史研究中有古建筑复原、古代科学文物的复原等等,其意义显然是重要的。强调数学研究中的古证与古算的复原,对于提高数学史的研究水平,“使颠倒歪曲了的历史真相得以澄清与恢复本来面目”,… …
    。。。 。。。
    古证复原的原则强调一切从史实出发。充分占有史料,实事求是地研究数学历史的发展,这是保证数学史研究客观性的出发点。科学史研究的客观性必须建立在准确可靠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决不能让史料服从研究者先入之见的命题或史意。… …
    。。。 。。。
    古证复原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强调探讨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数学科学理论的传统与特色,而反对生搬硬套地用现代流行的西方数学来解释古代其他民族与地区的数学。诚然纯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共同规律性,因而即使出自不同渊源的数学理论之间也会存在相通与近似之处,而更多地表现为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比较数学史的研究不仅需要从古代各个民族与地区数学发展的对比考察中总结它们的共性,而尤其需要从各自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的分析中探索它们的个性。个性是丰富多采的,只有通过对个性有具体、全面、深刻的掌握才能准确地进行规律性的概括。… …
    平行性是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灵魂。然而中国传统几何学是没有平行性理论的。有的数学史论著不去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几何的渊源与特色,而竭力去搜寻中国古代使用平行线的例证。… … 中算家未曾建立起平行性概念,亦未有关于平行的性质定理与判定法则之类的理论建筑,… … “中弦”用现金眼光来看即欧几里得的平行线,但在古代中算家的观念里未必如此。如果把两种貌似神异,名统实别的东西混为一谈,这本质上仍然是“以洋释中”,掩盖中国古算的本来面目,使人无法领会中国传统几何之真谛。
    … … 古证复原原则事实上要求从数学发展的总体上去考察每项具体数学成果,分析它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同其他数学事项的关系,而不只是孤立地研讨该项成果本身的数学内容。
    。。。 。。。
--------------------摘录完毕---------------------
    “古证复原”原则对中医研究而言主要是“古理复原”,对古籍中的概念、原理要从古人的认识角度去解释,不要简单套用现在流行的词汇。
比如:程士德主编的《内经》,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参,都将阴阳解释成某种“规律”,而将天地解释为“大自然”,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和《内经》其他地方对“阴阳”、“天地”的表述明显矛盾,给我们理解中医的思想带来麻烦和混乱。
    中医理论与中国上古时代的天文学关系密切,内经很多地方都引用古人的天文学知识,作为论理的依据,上古天文学成了中医理论的重要来源。
    一方面我们要按照古人的观天方式,来具体验证“天”、“人”之间是否存在古人所说的那些关系(上古时的“天”包括今天所说天文、气象、物候等);
    另一方面按照上古人的“天人相应”思想,将现代天文学的内容纳入中医体系,将现代天文观测事实与人的临床发病情况进行的比较,寻找其中的规律性;比如最近太阳质子流的爆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天文事件;光有一个孤立的事件是不够的,要有长期的、大量的观测记录和临床进行对比。

   -----------------------------------------------------------
   北京军民软件园---软件柜台,欢迎光临!
   《磁盘管家》:电脑软、硬盘维护,包括分区、格式化、检测、克隆、扇区浏览+。
   《编程傻瓜--汇编》:DOS/BIOS中断、程序框架、自动生成源代码。
   联系:jmrj@95700.net,QQ3672034
牛道士 | 2003-10-31 2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就是“崇古、复古”?让我们向后看?朝后走?去翻翻历史书吧,保守的斑竹!
飞龙戏水 | 2003-11-1 15: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原来军民软件不仅仅分不清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别,还搞不清楚天文学与医学之间的差别。哈哈哈哈,摸摸太阳质子流的脉,看看太白金星的气色,开出这样的药方:黑洞2两、白矮星1两、宇宙射线6钱,以火星上的陨石为引,用银河水冲服,主治一切bug。
军民软件 | 2003-11-2 13: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马克思曾说过:对某个事物,如果你想知道它的未来,你就必须透彻了解它的现在,如果你想认识它的现在,你就必须了解它的历史。牛道士在这里犯了他一贯犯的孤立地看问题的毛病。
    可惜,飞龙戏水跟牛道犯了同样的错误,孤立地看待天文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从实体的角度看,两者的确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不能用来否定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关系。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太阳紫外线的过量照射对人体皮肤有不利的影响,在太阳黑子活动期间尤其如此。
这次太阳风爆发,电视台气象预报时,还特地提醒大家,最近几天少做户外活动。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太阳活动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医病症的发病、演变的直接/间接影响,需要我们做专门的观测、观察、记录、统计、分析的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性,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防病治病(有点象预防医学)。
    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实践是有不同方向的,是有不同的实践对象的;由于思想、理论不同,在指导实践时,就会指向不同的研究方向。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注重关系,注重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辨证的思维方式,会使人们主动地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如果将同一个事物放在古代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前,中国人首先会问:它是从哪来的?怎么来的,其次才是它的结构组成;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会首先问:它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其次才是它的来源。
飞龙戏水 | 2003-11-2 20: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先说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吧。了解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防止未来犯重复性的错误,不是让我们把古人的话、古人的观点当作圣经。古人没有物理化学,哲学起着自然科学的功用,所以到处把哲学观点搬来搬去,把天文学也和哲学搅做一团,那时候他们受到历史的限制,不得不这样,现在要是还抱着天上出现一个流星,对应着地上死一个伟人的观点,那不叫继承,那就是滑稽。
    再说天文和人体之间的关联吧。我不否认天体现象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可是这影响会有多大呢?我认为至少我们人类所知道的绝大多数病都跟天体现象没关系,难道非典病毒是天上哪个地方的超新星爆发形成吗?中医要是指望着这种方式发展自己,哈哈哈哈,我只能当作笑话看。
   
牛道士 | 2003-11-2 2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军民软件]缺乏起码的科学(理性)素质?建议你少发言,多尽斑竹的管理义务,否则,建议你辞去斑竹!-----因为斑竹身份首先代表论坛。
军民软件 | 2003-11-3 12: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牛道请有理说理,不要乱扣帽子。
下此回答飞龙
牛道士 | 2003-11-3 18: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这个贴子最后由牛道士在 2003/11/03 10:4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军民软件2003/11/03 12:31pm 发表的内容:
牛道请有理说理,不要乱扣帽子。
我的每句话都是有理有据而发,不象你,经常前言不搭后语,难以自圆其说。
你那些奇谈怪论的贴子都摆在论坛上,建议你再回头去品味,看我是否是在“无理”的“乱扣帽子”。
军民软件 | 2003-11-4 20: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飞龙所说的历史恐怕只限于中学历史课本,如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写《资治通鉴》都是献给帝王,让其“以史为鉴”,更好地治理国家。这只是社会政治发展史,还有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无论中西医都重视问病史,如果怀疑是遗传性疾病,还要问家族患病史 。。。等等,这些恐怕不是“吸取经验和教训”所能概括得了的。
    飞龙所说的古代哲学指的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吧,那么这些哲学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上古时代(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人们在生活实践、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那时侯古人就很重视天文观测,夏朝有“火正”,《夏小正》中就已经将天文、气象、物候、农业生产按时间(月份)顺序排列,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殷商甲骨文中有二十八星宿的名称,有世界上最早的哈雷慧星、超新星的观测记录。先秦时“道”的概念,最早指“天道”,后来才有了“地道”、“王道”、“人道”,甚至“盗亦有道”。上古天文学是周易、先秦哲学思想的重要认识来源和认识基础。
    如果将先秦哲学思想看成一个人,那么上古天文学就是他的父母,而《内经》则是他的弟、妹,姐姐/兄长可能会对弟/妹的成长有影响,但最大的影响还是来自父母。
    “天上出现一个流星,对应着地上死一个伟人的观点”,那是文人骚客们的艺术想象,不必认真。反正我是没见过哪位先哲有这样的观点。
    思想理论可以为我们的实践指出方向,但它不能代替实践,天文事件与人的病症到底有没有关系?,具体是怎样的关系?,谁和谁有关系?,关系有多大?在医学上、临床上的意义有多大?等,这都需要我们具体地去研究并经医疗实践检验后才能确定,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不能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安排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
    不过这对飞龙来说倒是个“两难”问题,飞龙是反对这个研究方向的;如果不去研究,就拿不出反对的事实根据来,如果去研究,且不说结果如何,自己就已经用行动否定了自己的观点。
牛道士 | 2003-11-6 11: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医】从中算看中医:古证复原

下面引用由军民软件2003/11/04 08:26pm 发表的内容:
“天上出现一个流星,对应着地上死一个伟人的观点”,那是文人骚客们的艺术想象,不必认真。反正我是没见过哪位先哲有这样的观点。
错误了不是?在古代中国“天上出现一个流星,(不仅仅)对应着地上死一个伟人的观点”,这绝对不是艺术想象,“天上出现一个流星”是事关阴阳平衡,事关帝王寿命,社会动乱、朝代变更等最重要的“征兆”,所谓“天兆”---------懂“天人合一”思想吗?所以有“天上出现一个流星”后,皇帝诚惶诚恐,下“罪己诏”的事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