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中医药大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选中
篇:
置顶
|
[转帖]中医药大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
[复制链接]
860
|
1
|
2003-12-7 00:42:16
|
阅读模式
中医药大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
邓铁涛
每个学中医的人心中都有一份难解的中医情结,中医药是瑰宝,中医药有优势,中医药要发扬光大……但反观现实,无助、迷惘、困惑、还有些许莫名的悲伤,却常常笼罩在现代中医人的心头,挥之不去。中医药怎么了?在离开其赖以生存的东方哲学的土壤后,中医药在现代文明筑起了钢筋铁网中如迷途羔羊般左冲右突,努力地寻找着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却最终失去了方向……中医药的未来之路究竟在何方?中医药发展的源动力何在?本文是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在参加国家科技部“中医基础理论现状与对策建议”会议上的发言,本报全辑如下,希望能对现代中医药人有所启迪。
关键词一:危机
关于中医的问题,我一直都有很多话想说。中医现在出现了危机,搞的不好,中医就会消亡!
请先回顾一下历史。大家都知道中医历史悠久,但不知道近百年来中医命运的坎坷。1929年,国民党政府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由余云岫等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要废止中医,认为废除了中医才能扫除中国的卫生障碍。但是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他们失败了,没有成功。
解放以后,来了个王斌。王斌先是东北卫生部部长,后来到中央当卫生部副部长。王斌认为中医是封建医,应该跟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但是对中医采取消灭的手段,人民不会同意,所以他要改造中医。那个时候中医都要学西医,我们都重新去学习西医,由医科大学三年级学生当我们的老师。后来王斌的思想被中央批判,《人民日报》公开点名予以批判,最后还撤了王斌的职。但是,王斌的思想影响非常大。他的目的就是要改造中医,消灭不了就改造。近几十年,中医的发展一直受到这种思想的干扰。2000年,上海的中医杂志发表了一个青年中医的文章,说:“中医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那么中医往哪里变?往西医那里变。这是很有代表性的目前年轻中医的看法。前年北京一位教授也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中医能够治的病种越来越少,而西医已经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中医剩不了多少空间,对中医充满悲观。最近,《中国中医药报》还在讨论“脑主神明”还是“心主神明”,专家提倡要用“脑主神明’,取代中医的“心主神明”。这些都是改造中医的思潮。所以,尽管学中医的人数有所增加,但是年轻中医对中医药的信心却越来越弱了。可以看出,改造中医思潮的影响,力量非常之大。“取缔不行,改造有效”,这是中医药当前严重的危机所在。
中医实际的表现怎么样呢?
1.中医医疗方面。现在全国的中医院都存在西化倾向——“中医院西医化”。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主要还是为了赚钱。患者来看中医才花十来块钱,如果做透视、CT、打针输液就可能几千块钱。所以中医院在经济上、学术上,都往西医院那边靠。
2.中医教育方面。中医教育也是往西医那边去套,很多理论课都是西医的。有的似乎讲的是中医课,但其中讲西医的内容比中医的多,即使有一些学生的中医思想比较牢固,到临床实习一年,一看全都是西医的方法,一壶中药可有可无,这个学生的信心也就没有了。读了四年,就算中医占60%,但是一到了病房,中医连20%都没有了,都往西医方面走了。
3.中医科研方面。中医科研当然是沿用西医那一套,因为中医没有现代科学研究的手段、方法,很自然的引进西医那一套方法来研究中医。但是,中医科研曾经有一段很辉煌的时候,就是研究非手术治疗急腹症那一段时间。在“西学中”方面,的确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如“胃穿孔”,渗透到腹腔里边的液体多少就开刀,不到那个水准可以不开刀。但是那么好的形势没有延续下来,现在哪个医院再去研究急腹症非手术治疗法?中医治疗骨折用小夹板固定,提出了“动静”结合的理论,但今天的中医院却以能手术为荣!传媒也喜欢宣传中医院的手术成功事例。
现在小切口的手术就认为是最高水平的,那不切不是更高明吗?子宫疾病的治疗,西医用子宫切除法,不能再生小孩,而中医治疗后还能生小孩。这些优势,我们都没有很好地、大力地去推广。又如白内障,毛主席的白内障就是中医治疗的,是中医研究院的唐由之老院长做的“针拨套出术”。他那个手术小切口的位置发现得比美国要早,美国的眼科医生在十几年后才开始选择该位置。其实我们的一些技术虽然比外国的先进得多,但是我们自己人都不承认,没有去宣传我们自己的东西。而外国的有那么一点点,我们就见报了。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现状。“消灭中医不行,改造中医有效”这个历史影响如果还不改变的话,真的以后要到国外去学中医了。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天律一个传染病医院的院长,在某个地方发生“白喉”需要“白喉血清”时,他一算,把半个中国的血清调到那个地方都不够用。因为他学过中医,就用中医治疗白喉的方药,又进行筛选,筛选成四味药,做成水剂,每一瓶药可以治疗一例,治疗一例才一块五毛钱,就这样把问题解决了。而若用白喉血清来治疗,不仅贵,以后再用血清的时候,会有血清反应;可用中医的办法没有这个问题,又便宜。但是后来就没有人把它再研究、再提高了。不少部门的同志认为,中医那么古老,古老就是落后。人家是人工合成了,你还是草根树皮,一想一对照,想当然优劣就对照出来了。这是表面上的现象。人们往往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所以大家不认同中医,是因为对中医缺乏认识的缘故。要发展中医,传媒的责任很重。
国家要贯彻发展中医的政策,现在的确需要花大的力气,要在政策、经济、法律上都有所重视。新颁布的《中医药条例》我还没有仔细去研究,我相信还有倾斜的余地。
关键词二:科学
一般人都认为,中医是医,西医也是医,西医既然在微观上已弄得那么清楚,要发展中医,没有西医的帮助是不行的。这个观念是目前最大的障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医跟西医不是一个理论体系,中医是宏观的,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的,是微观医学,它是从静止的、局部的、细微的方面下工夫;中医的认识是通过整体的、天地人相应的、动态的观察得出来的。我们中医不是封闭的,很早就有“中西汇通派”,一百年前就有,早就接受了西医的解剖、五脏六腑的形态学,但是其他的理论没有接受。解放以后,中医仍然认为要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但因为占卦的、算命的也用阴阳五行,就把这个理论混淆了,误认为中医的阴阳五行是封建迷信。
中医有很多理论是宏观的,也是超前的。像西医知道“脾”有免疫功能才几十年,以前凡是脾有损伤,就切掉,认为脾在人成长以后,作用就不大了。但是现在知道脾原来是一个大的免疫器官,所以千方百计要保住它,因为有很多无脾综合征,一旦被细菌感染后,死亡率很高。而中医1700多年以前就知道了脾有免疫功能,那是在张仲景时代。张仲景提到“四季脾旺不受邪”,如果脾是健康壮旺的,就不容易受邪,那就是免疫功能。又像肺有非呼吸功能,西医知道有多久?也不过就是几十年。西医知道肺可以产生前列腺素、血管收缩素等,影响血管收缩舒张,这才几十年;我们中医老早就说了,“肺主治节”,它协助心脏来管理一切,所以血管的舒张收缩很重要。肺“通调水道”,肺还有参与水液代谢的功能,中医两千年以前就知道了,西医上世纪50年代才理解肺除了呼吸、换气、红细胞换氧的作用外,还有其他的功能。我们中医不仅仅在理论上有建树,更重要的是指导临床实践。所以有一些水肿病人,用了利水的药不消肿,中医就要治肺,实际上运用了这个理论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这样的内容,现在还有很多。像“肾主骨”、“牙齿属肾”,这些道理,我们是可以用得上的。例如我的朋友陈祖芬的外孙女在美国,已经2岁多了,就是不长牙齿,走路无力、全身乏力,西医认为是基因缺陷,无法治疗。他从美国回来,到广州去找我。我根据中医的理论,认为属五软五迟之病,牙齿属肾、脾主肌肉,走路属于脾,所以我给她补肾、补脾。治疗了半年多,牙齿长出来了,走路好多了,后来带着那个方子,到美国继续服药去了。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理论是可以指导实践的。我治疗的另外一个出牙问题的病例是我们科一个西医的儿子。他是因为抗生素吃多了,牙长不出来。我也是拿补肾的药给他吃,后来牙长出来了。所以说,这些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检验和发展的中医基础理论,是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的。你没有去进行中医临床,没有按照那个理论去实践,你是不会相信的。
金木水火土,这些能解决问题吗?根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今年的“非典”就是“湿”,因为今年是农历癸末年,是“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今年属于“多水、多湿、多寒之年”;所以治疗非典,除了解表、清热解毒等治疗之外,一定要“去湿”,这样才容易好。所以,香港某杂志要我写文章,我在文章中说“非典”到6月份,它自己就会走了。我凭什么说?就凭我所知道的一些中医的理论。所以,要理解中医的理论,必须通过临床,通过病例。这次“非典”就是通过临床来说明中医是有效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中医药治疗“非典”还是很神奇的,要大家重新去认识。
中医并不是落后的,有些是超前的。例如,西医模式过去就是生物模式,统治了医学界多少年了,近二十年才提出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是在向中医基础理论靠拢。中医就是天人相应的模式,把人和天地相应。比方说时间医学,世界上有时间医学也不过十年,美国的哈尔贝格,有“时间医学之父”之称。后来我们成都中医学院一个助教,把《内经》的有关内容翻译发表在他们的杂志上,这个美国人看到后,认为“时间医学之父在中国”,他要到成都考察时间医学。
过去有一个老中医发表文章说要招收一些文科学生,就马上有人批评他说,你知不知道医学是自然科学?他不知道自己讲这个话的时候,美国已经很注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了。现在强调生物——生理——社会模式,不就是两个科学的结合吗?这已经是走在中医的后面了。中医早就是多学科的结合,所以理论体系中有天文、地理。有人说中医没有数学,那是错误的,他们只认为统计学才是数学。要重新来认识科学。我认为,中医学的大发展在20世纪没有办法,是因为单纯依靠20世纪自然科学没办法帮助中医提高。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广东省中医西医在报纸上“打仗”。西医说你说人参那么神奇,有起死回生之功,人参就是含糖份,跟萝卜差不多。真把中医气死了。现在慢慢才知道,原来人参中含有人参皂甙,人参皂甙还不止一种,有能升血压的,有能降血压的。现在又说,里面还有人参多糖,这些够了没有呢?还不够,还没有到我们中医运用人参的水平。我治高血压用人参,治低血压也用人参。高血压该用人参的就用人参,低血压该用人参的也用人参。这靠的是中医理论的指导,而不是靠化学成分,提取出哪一种皂甙。中医走的是综合的道路,西医走的是分析的道路,尽管两者是矛盾的一对,但刚好是互为补充。不能拿西医那一套去改造中医,否则就错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阴阳有什么迷信呢?阴阳就是矛盾的一对,有阴不能无阳,这个就是矛盾,就是辩证法,所以说中医理论充满了辩证法。中医讲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是很重要的“八纲辨证”,这就是辩证法。寒和热是一对矛盾,虚和实也是一对矛盾,表和里也是一对矛盾。这次“非典”一来就用激素,从中医理论看是错的。因为激素是入里的,它是把全身的精华调动起来,去治一时的发热;在发烧的时候,用了大量激素,引表邪入里,今后会有“非典”后遗症。现在我们有两个青年医生在香港,就是帮他们治疗仍在ICU的“非典”患者,陆续帮他们使患者好转。中医讲表和里,“非典”来的时候,是表症,要解表,肺部就不会发展到那个炎症程度。所以中医理论是辩证法的,不是玄学。乙型脑炎也是病毒性病,多属中医的暑湿,中医疗效不错;用西医的方法,后遗症比较多,死亡率比较高。中医就是这些很简单的宏观的理论,它里边含有很丰富的内容。
关键词三:发展
今天我们要发展中医,不继承中医这一套行吗?能发展吗?不能发展。客观地分析,我们在中医理论上,有很多问题现在比以前明确了。所以,我认为,发展中医,就是发展医学。我们中国医学要飞跃发展,超过美国,除了大力追赶世界之外,应该把重点就放在中医上面。因为中医优势是世界其他国家没有的。现在西医的抗生素越来越贵,对身体的损害也越来越厉害。我们一位教授住进西医院,用了抗生素,心跳马上就乱了,他要求停药,医生说要停你就出院吧。他后来出院就是吃中药,调理好了。所以,我认为抗生素已经快到尽头了,将来要接替它的,恐怕要靠中医中药。解决世界上没法治疗的那些险恶的抗药性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将来也要靠中药。为什么广东“非典”能够那么快疫情就过去了?海南省过去流行过出血热等传染病,那时我们学院派人去,中山医科大学派人去,省里大医院派人去。最后的总结,中山大学的校长肯定了中医的疗效最好,因为我校的医生在驻诊的医院设立了中西医对照组,疗效统计确切。所以对付病毒性病中医肯定是要超过西医的。遇上了这样的病,不让中医上是错的。现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抗生素好像占优势。但是,如果加上中医就更好。现在肺结核病又蠢蠢欲动,加上中药治疗,疗效也会更好。特别是对肺己形成空洞的病症,中医用健脾药,再加上抗痨药就好了,这就是中医的优势所在。
今后如何发展中医呢?我刚才讲在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条件下中医很难发展,要靠二十一世纪。二十世纪的软科学对中医有帮助,像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这些老三论。不打开这个黑箱,通过信息就可不断了解这个黑箱。所以,中医学其实是信息医学,不相信它,不理解它,就不会认同它。中医就是靠信息,从宏观了解里边。怎么去弄懂里面呢,就是靠信息。西医过去一直用止咳药、消炎药治疗咳嗽,效果有时不明显。中医治咳嗽,不单单治肺。五脏六腑都可以引起咳嗽,就看牵扯到五脏六腑的哪个脏腑。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中医治疗咳嗽也是走在世界前面的,因为理论有优势。
今天要发展中医药,光用旧的那一套,用西医那一套去研究中医,虽然有作用、有帮助,但是要想实现飞跃发展,一定要跟二十一世纪新的科技相结合,真正走自己的路,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研究。这样肯定就会有飞跃的发展。
另外,希望政府部门重视中医。我们现在强调与国际接轨,美国医疗的轨我们能接得了吗?1996年美国花费1300多亿美元医疗费用,仍有好多问题解决不了,慢性病解决不了,老年病解决不了。他们估计这个世纪很快可能要达到两万亿美元,那我们能够接受得了吗?中医就是简验便廉,有时是很简单的。举一个例子,文革时期,广州空军医院有一个十个月的婴儿,吞了一个螺丝钉,一头六个角,一头是螺纹。因为是十个月的婴儿,不敢给他开刀,希望他拉出来。等了两天,婴儿发高烧,嗷嗷叫,然后看看中医有没有办法,就到我们学院请了我们外科教研室的张景述教授会诊。这个病中医有什么招呢?张老师叫拿一碗稀饭、一杯骨炭粉、一些蓖麻油来。拿骨炭粉调了稀饭喂婴儿,婴儿最初不肯吃,慢慢愿意吃了,把那一碗稀饭吃完了,半个小时以后,再给他喝了一汤匙蓖麻油。因为婴儿还在发烧,又开了个中药方。结果那个小孩儿十二个小时就把那个螺丝钉拉出来了,这个螺丝钉上面好像是电镀一样镀了一层骨炭粉。原来螺丝钉到了幽门那里,六角头卡住了,胃想把它排出去,就动,一动另一头就刺激胃壁,就痛了,越痛就越收紧;稀饭灌满后,螺丝钉碰不到胃壁,疼痛就减轻了。骨炭粉和金属结合,像电镀一样,光滑了,就顺利离开了幽门。如果给小孩开刀,能过得了麻醉关、手术关、感染关吗?十个月的婴儿出现的这样难的急症也解决了,谁说中医治不了急症?原来这个方出在《验方新编》,在《疡医大全》上早有记载。可见我们中医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国务院对于中医的指示:“中医不能丢”。可是,我们目前丢的太多了。谈到研究,首先要把它捡回来,捡的工程比研究的工程还要大。
微观的东西一定胜过宏观吗?拿我研究的课题来说吧。像重症肌无力,最近我们抢救了一例危象。病人在湖南某大医院,因为肌无力气管切开了,呼吸困难,就上呼吸机,花了两万多块钱,还是不行,医生说你去广州吧。病人到广州住进了我们医院,首先就是进ICU,也就是搞西医那一套。他父母一算这个帐,不得了,小孩儿如果死了,背这一身债怎么还?所以,就抽掉那个呼吸机的管子,不让上了。后来竟扔下孩子跑掉了。我的学生把我拉去,我说赶紧上呼吸机,钱我给他想办法。然后上了呼吸机,再用我的药给他吃。我那个药叫“强肌健力口服液”,这个药按照药监部门的规定,我们医院不能做,所以就没做,但是我还是剩了十几盒。十几盒药上去,慢慢就行了。一个星期以后,他的父母回来打探,还没死,又回来了。我叫学生去香港募捐了两万多元,刚好够小孩离开ICU,转普通病房。我又通过香港《大公报》发消息,香港又捐了一万块钱,结果这个小孩最后出院回家了。通过这个病例的对比:湖南那个医院很有名,没治好,在ICU用西医办法没治好,我们用中医办法治好了。这个病西医研究得很细了,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法就是激素、换血、X线照射胸腺、摘除胸腺等。我们凭什么理论呢?我们凭的是脾主肌肉的基本理论。脾主肌肉,肌肉无力是虚症。这个病又易反复,是因虚致损了,这种病人治好后,我一定叫他再吃两年药,然后就不会复发。所以,我们的理论是“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有一个北京的“肌无力”病人,专门到广州治病。他说,北京的医生叫他写遗嘱,说只有几年命了,因为他们那里已找不到十年前至今仍然活着的病人了。我给他治,治了大半年,现在基本上没有症状了,但仍在服药中。
现在我们大概治疗了好几百例肌无力,这个病我们几乎可以说已经找到攻克它的办法了。但是我那个药申报批了八、九年,去年才批准进入二期临床。
中医研究,西医的很多方法可以借鉴,但是我认为,要根本解决中医的发扬问题,要走自己的路。所以,我建议立一个课题,专门研究中医的研究方法。如何去研究这个问题呢?透过中医的历史,多接触中医治疗病人,多找一些老中医讨论讨论,同时,去看看全世界有什么最新的方法,然后再来设计研究的方法,使中医有个能飞跃发展的方法论,以便更好地发展中医。同时很重要的一条,必须要用科学的哲学作为指导思想,离开了这个,离开了辩证法,很难做成功的。
中医很重视运用辩证法,西医是更重视运用机械唯物论。过去,西医认为没有大样本的定量统计不行;现在西医往中医的方向发展,开始重视个体化、个体的特殊性,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病人的病是一模一样的。他们现在也要开展定性研究,也开始重视个案了。所以,我们中医过去没有用西医的方法,他认为你没有统计学处理,没用!你治好了,他说不治也会好。我研究重症肌无力,不能给病人用安慰药来对照,没有取得许可,没有病人同意,这样去处理是犯法的,这种用人试验的野蛮方法不可取。
我认为,中医研究要把西医那些不好的东西改过来。像糖尿病足,上个月我在我们医院治疗一例。西医建议切掉两个脚的十个趾;后来我给他敷药,让他吃中药,痊愈出院了。有些人说中医治不了糖尿病,实际上,中西医结合就是好的方法。我有一个朋友,患阴囊炎,在医院花了上千元还未好,打电话咨询我,我说你买包葡萄糖粉撒满它,一有水渗出你就撒上去,结果他那包葡萄糖粉用了三分之一就好了。中医的方法就是简便,我是从清代王清任那里学来的。
最后,我认为必须强调以下四点:
第一,对于中医要另眼相看;
第二,对于中医要有倾斜政策;
第三,中医的研究必须走自己的路,千方百计走自己的路,西医的路你可以借用,借用不行你就改路;
第四,大长我们中医的志气,中医才能够发展。
关于中药问题,顺便谈几句。我不认为中药走向世界,就要搞像青蒿素这样的药,就要树这样一个样板。现在青蒿素的命运大家知道吗?青蒿素发明30年了,出口已经18年了,但是只占世界治疟疾专用药的5%。全世界治疟疾药销售额15亿美元,青蒿素仅约五六千万美元,且并非都落入中国人的腰包。外国药厂用我们供应的青蒿素,用人家的包装,以人家的名义高价卖。为什么青蒿素这么好的药,用不到病人身上呢?因为用这种销售渠道的青蒿素治疗一例病人要6~8美元,进不了公立医院,降到1美元才能进公立医院。现在只有有钱的人才能买得起。所以,青蒿素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科研成果,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好成果,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这样做,能行吗?
中药现在的管理对于中医近于扼杀。所以,要振兴中医,发展中药,应该要听邓小平的,听江泽民的,就是要有中国特色,首先要为我们13亿人民服务。医学的一切科研应该首先面向这个宗旨,而不是要以能进入美国市场为荣,认为进了美国药检部门,就是最好的、最有能耐的,那就错了。现在,我们用的药有很多都没有了。像要用当归头,他给你整个当归,他认为里面的成分一样,当归头和当归尾一样,但是我们用起来大不一样,当归身、当归头、当归尾不一样。这样做不是为中医服务的。中医药为什么不全心全意面向我们13亿人民呢?又便宜、又有效、又好,这才是我们的总目标。“三个代表”也要求我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大学原来的副校长,现在搞了一个“两天疗法”治疗疟疾,比一般的青蒿素还好,但“两天疗法”又给做生意的人拿去了,藉此拿去上市,人家的股价升了,出不出药无所谓!力不必用在生产上!所以现在他又研究了一个“一天疗法”治疗疟疾的方案,效果很好,估计能打入国际市场。但这个药的合格证也不易拿到,条条框框太多。药监部门应该明确,管好药是为人民,一是为人民的健康,一是为国家的经济利益。 B11.3
回复
使用道具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3-12-7 00:50:16
[转帖]中医药大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
为了看耗子的文章,特地先看了邓老这篇。
先不说看法,再看耗子的。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匿名
220.166.146.x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