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中医___之我们的言与行

[复制链接]
查看1083 | 回复2 | 2003-6-22 18: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惧变的中医》一文里,对中医惧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近,通过对该文的进一步检讨时,发现中医的惧变背后,还隐藏着中医思变的心态。在惧变和思变矛盾心态驱使下,出现了在对待中医时言行上的严重背离。一方面,大喊高扬中医特色大旗,把中医目前所处的困境,痛陈为中医理论钻研不够,精髓的东西没有得到吸收,特色的东西没有得到发扬,在嘴巴上无时无刻不为中医唱赞歌,说好话,竭尽歌功颂德之能事。
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现代科技(请注意是现代科技,不是某个医学或其它什么学科)的成果所带来的好处。中医的经典古籍早已告别线装蜡印,草纸手写的时代;中药也逐步告别汤煎火熬,针剂、片剂、胶囊剂等取而代之的新剂型,已是许多“正宗”中医师们乐于接受的新型式。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等治疗手段更是被广大中医师们普遍接受。年轻一代的中医,由于他们思维活跃,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强,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现代科技的精髓,因而,对待时中医,口头上OUT,行动上却非常IN。更是有点象佛家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味道。他们喜欢把中医专家的智脑与IT的电脑结合起来研究,开发出了中医专家诊疗软件;“伊妹儿”之间传递着他们丰富的情感和活跃的思想信息;在英特网上,他们用自己的站点,把“地球村”的中医专业者、爱好者联络在一起,为中医闯世界、阔视野,促进其全方位发展共同尽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与中医风雨同舟的老辈中医师们,虽然不至于前卫到与年轻一代相比,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中医的眷顾。他们一方面守望着中医的传统理念,看到年轻一代中医与他们“越走越远”时,总要发出无奈的嗟叹。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和现代医学搅和在一起,使人觉得他们也变得“中不中,西不西”了。远点看,在他们的著述里,左一个结合现代检查,右一个参照国内外××先进理论;张口可以改变血氧状况,闭口可以增高白血球……。近点看,那些前辈们在给预防“非典”的处方作方解时,时而某药可以抗病毒,时而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这些提法,相对于正宗的中医来说,多少是有点“叛经离道”,因为这些提法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尽管如此,我却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
中医的变革为什么会出现言和行不一的矛盾现象呢?弄清他对加速中医的发展是有极大好处的。其实不管是年轻一代中医还是老一辈中医,他们对中医潜在的危机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面对潮水般涌来的现代科技,他们敏锐地看到了中医的脆弱与难支,内心充满了焦虑和苦闷。于焦虑时,便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初,提出了“振兴中医”的应对之举。然而,“振兴”必然导致变革,怎么变?心里没有蓝图。更令他们难堪的是,“振兴”必然触动中医的丑陋,“损毁”中医的形象,甚至还要牺牲中医的一些特色,这岂不是让有数千年中华文化渊源的国粹“丢脸”吗?这种既担心中医衰亡,又担心因“振兴”导致家丑外扬的矛盾心态,必然导致行动上“‘西’化”,口头上“继承”的双重表现。这种畸变了的心理,使中医在极端孤傲,刚愎自用的同时,又渴望得到世界的垂青,一方面我们高喊“论接轨是外国向我们接轨。”另一方面又为世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欣喜若狂。因为我们始终认为,现世的“任何”科技成果我们的祖宗都有“结论”,世界科技领域的任何一次进步,都只不过又一次“证明”,无论多么高深的科学理论、多么强大的科技手段,取得了多么先进的科技成果,都打不过中医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我们虽未曾证实过任何高深的理论,我们却可让世界“拜倒”在我们脚下,所以我们欣喜若狂。
我们是一个极爱面子的国度,数千年来,为中国传宗接代的中医,为中华文明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中医,曾经和现在都被国人奉行为无所不能的中医,如果一下子这么多不是,这么多瑕疵,说出来岂不让人“丢尽脸面”吗?既不能让中医失面子,又不能让中医就此走向衰亡,这就是我们当前对待中医时,言和行一不的冲突之源。是要面子的舒服?还是要中医的兴盛,我们必须作出回答。

作者单位及通讯址: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和平路111号)
电子信箱:zy0525@vip.sina.com

南阳隐士 | 2003-6-22 18: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矛盾的中医___之我们的言与行


amtb | 2003-8-10 14: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矛盾的中医___之我们的言与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