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医市场经济下的国民地位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市场经济下的国民地位
[复制链接]
2222
|
6
|
2004-1-19 01: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市场经济下的国民资格
市场经济是中国人的发明,古代王朝时代,很小的政府却管理着庞大的国家,各地物产皆以当地优势生产由民众定夺,通过高效率的私人商业体系来将全国的物产流通,晋商、徽商一直到遥远的陶朱公都是这个商业体系的杰出代表,遗憾的是这些商业体系,没能发挥自己改变历史的义务就随着国家的衰败而消亡了。现在国运日转,市场经济理当重现中华大地,然而非市场经济的地方却还很多,这些非市场经济的领域就需要政策的支持,否则弱势团体就要受损,尤其象中医这样的弱势行业,整个医药行业存在中西两个医疗体系,单纯的争资源,争地位、争人才就必然出现弱势的一面。从文化角度讲很复杂,以后再论。
一.从官僚体系上讲中医药就必然是弱势的,卫生部官员中医出身的部级干部只有一位,最多占百分之十几。总不能放半个人吧,这百分之十几还是因为不能是半个人,进而是整个卫生行业里中医占有率最高的地方。从上到下提纲携领整个官僚体系占有率最多10%。没人做官就没人说话,政策的制订、执行,资源的配置,人才的流向、培养等等自然有倾向,一句话,中医在医药卫生体系中的地位是绝对从属,最多只有10%的地位。再加上人为因素、弱者更弱,我看只有百分之五就是万幸了。
二.从经济体系上看
1.中药来自自然,除了珍贵药物其它都很便宜,珍贵药物不是中药主流,姑且不论,总体利润起点低,没钱赚如何养活自己。注意这里指的是从业的人员能养家。中药种植生产被农民掌握着,为了“个大好看”什么方法都用。“亳州”就有一个村子专门做“炮山甲”,据药商讲做出的成品比原料价都低,无异是加东西了。为什么这么做,除了奸商还有中药整体利润低下造成的。简单的说如果单靠中药任何一个大型的中医院都没法生存。这不是说中药不好,是因为同在医保体系下西医西药占据了太大的优势地位,从制订价格体系上就歧视中药。举个例子,北京中日医院制剂楼里有个三百平米的小型肾透析液车间,是一个独立的制药厂,但是利税却是朝阳区数的上的大户。很多西药的利润可以用百分之千计算,这难道这不说明价格体系的混乱。没钱在现代社会就是没前途,造成大家不断把中医药当事业来呼吁,但是经济问题的根本不解决怎么办。(对于中药的混乱以后再论。)
2.医师治疗费用也低,例如最好的针灸推拿医师每天能看能有多少收入,这是收费还算可以的科室。单靠药养活不了人。医药分家还是没法养活。因为现在的医疗体系看的是设备、硬件,中医看的是治病的人,以人说话总是不如价值千万的设备有底气。有人说老中医一个门诊号100元,难道还不够,问题是现在的老中医是从计划经济走过青年时代的,现在有多少中青年中医有此殊荣?再往前,解放前自由竞争时代,以中医的地位至少可以衣食无忧,而且也没有非得老中医才能看病的一说,(这里牵涉到教育问题,为什么现在出不了能看病的青年中医师)中医在此又输了
举几个例子。
北京东直门医院是三级甲等中医院,里面手术室的护士一个月可以挣到一万元,从教育投入、技术含量上比同年龄段的 中医药专业人员不会比不上她们吧(没有贬低她们的意思),但是现实是中医药专业人员的收入是她们的五分之一。这是中医院啊!这样的现实会让从业的人有信心吗,还会去钻研吗,答案是大半人混日子了。这根本原因还是国家的医疗价格体系造成的。
一个病中医看好了只能按中医药的价格体系走。96年初,友谊医院高干病房,黑龙江省原副省长孙希歧因感冒住院。前后住院数月,医药费数十万仍然束手无策,最后求到中医,老先生用中药前后不过几千元(因病程长且出现神昏等症状,用了安宫等贵重药)最后痊愈。依先生讲,如果病开始就看不过几十元。问题是中医看好了只能收这点钱,西医要数十万,根据是设备、西药的投入等等。最后医生所得差距可想而知。同在医药保健体系,为什么中医就不能收十万,看好了打三折也是够可以的了,给国家省多少钱。北医三院一年西药买三个多亿,这三亿多差不多相当于全北京中药饮片的销售,那看好病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个特例,因为这样的医生太少(少的原因大家自有公论)。
你一定要说中医药因为特殊而没有竞争力,我给你举个外国的例子。还是东直门医院,在西医最发达的地方德国,与当地合办了一所六十张床位的中医院,合作方提的要求是不许用任何西医的方法。最后却大获成功,预约住院床位要排在两三年后。至于针灸、推拿等在国外受极大重视就更不用说了。这里还牵涉到一个问题——在外国中医药的收费在医疗体系中是一视同仁的,否则还是没法活,也不会发展如此快。
三.从教育体系上看,经济体系不支持。学校就不会有好的硬件建设,师资、研究人员的动力、人才的吸收培养必然手影响,处处弱势,最后就是恶性循环
四.从人民认同上看,中医便宜、看病慢、讲不清等等等等还是因为社会地位低、人才少、经济地位低造成的。如果每个中医师都象墨西哥的针灸师一样过的是上流社会生活,认同问题自然解决。经济地位不代表一切,但是却很直观。
如何改变
一.从官僚体系、机构建设上改,中医药必须独立。建立两套医疗管理系统,中医,西医各自为政。独立后的中医药在教育、国家经济建设、中国文化宣传等方面将大有作为
二.从经济体系上改变,以病论价,中医因为内在的强大可以折让一些,同样的病西医看好要三万,中医要一万五吧。同时中医在提高人民生存质量上更大有作为,至少可以出现超过“安利”的保健品保健指导相结合的大型企业。当强大起来中医药占领世界医药卫生市场时,我想国家一定回笑逐言开的
三.从教育体系的改革,中医教育一定要百花齐放,学校的初期启蒙教育、师带徒、社会认识及行为教育、中国哲学思想教育等多种方式综合教育出高级中医师。果如此,未来中医院校的高考分数一定是最高的。人才问题解决,后续发展就迎刃而解。
四.人民的认同,前面的问题解决也就不存在了,但是会有一个好结果就是会提高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试想未来有一家中医药的大型企业名列世界五十强国民是何等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9 19:25:53
中医市场经济下的国民地位
呵呵,明堂兰心来看吧,这就是中医的现状,在国外的人,看看北京的中医院现状吧。
个别地区代表不了,首都还代表不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远方
|
2004-1-19 19: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市场经济下的国民地位
读过此文,觉得作者是个对中医、对民族、对人类本身有感情的人!为作者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羊角锤
|
2004-1-19 20: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市场经济下的国民地位
<font color=BLUE title='感谢 羊角锤 对论坛的支持 !'>羊角锤 赠与作者</font> <font color=red><b>1000</b></font> <font color=BLUE title='感谢 羊角锤 对论坛的支持 !'>两纹银以示鼓励</font>
中医发展需要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沐天翔
|
2004-1-19 2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市场经济下的国民地位
哈哈,真是讲到点子上去了!鼓掌!中医看病花钱少反而成了制约中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真不知道对病人来说是喜是祸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北斗小星
|
2004-1-20 15: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市场经济下的国民地位
一直认为中医是中国的,因为它扎根于独特的中国文化。但它的确也走出国门了,开始被立法了、加入医保了。国人终究是因为外国人也说中医(针灸推拿)好才说好,还是确实承认了中医的疗才说好?!
燃谷点出了中医弱势的几个要害:地位、政策--教育、经济-人才、疗效。经济是个最现实也最轴心的问题,中医即使有效又怎样?连自己都养不活,如何谈振兴发展中医!中医不能创收,医院不用中医药(医者水平的问题另讲),学生学了多年,到临床上却无用武之地!别说现在中医院校出来的学生爱中医的能不能占到10%,就这少数中不也有在现实中感叹:我热爱中医,但却不能把中医放在主要地位!
中医要么就像楼主所说从上而下重视中医、发展中医;要么就从下而上,真有水平的中医就拿自己的知识、技术利人利己!南通的朱老就是典范!
中医遍地开花时自然也就香满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燃谷
|
2004-1-20 16: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市场经济下的国民地位
中医复兴要从多点多层次出发。南通朱老也是特列,有朱老那样地位的人有多少,全国有两百位吗?想象他那样做的有多少?有他那样条件齐备的又有多少?难。。。。。。。。等我下一篇“中医复兴要重点进攻”咱们再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燃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