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复制链接]
2444
|
9
|
2004-1-24 00: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燃谷在 2004/01/24 01:40am 第 1 次编辑]
中医复兴要重点的进攻。
为什么说中医复兴重点进攻。(政府行为只是属于建设性意见,其他的事情是同道应该努力去争取的)
中医地位一时难以改观,不能坐以待毙。只靠政府行为将出现一个惨痛的结局,政府真重视是已经没有合格的中医了。所以要通过重点进攻以求突破。。
重点进攻行动,发起一场全面的中医复兴行动,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医兴亡又当如何?
一.政府行为:
1.中医教育应当利用政府权力机构的强势作用,打破门派集合全中国的中医理论、临床、管理精英。整理一套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的初、中级“标准化”讲义。这套讲义应当具有社会效益,全社会有一定知识的人看了全能明白才是最好的效果。起到社会教育的作用。
2.这套讲义应当具有“与现代人思维方法、语言、文字相通的解释方式,起到循序渐进的教育作用。临床学应当以最新和最具代表性的病案为主,并解释详细的临床症状、病因、病机、解决方案、方法、原理等,配有详细的诊断图例或录象资料,让学习者从理论、形象等方面有一个感性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学习过程,今后照本宣科就能起到临床效果。
3.选拔优秀的中青年中医药人才拜师学艺。前提是老师选学生为先,学生选老师为后。政府只负责老师、学生的人选,不负责配对。为了让师徒相互认同,应当创造条件使师徒有一到三年的共同工作机会,师徒相互认可就可以行拜师礼(老师亲笔写下官方给予的收徒证书,成才后亲笔写下结业证书),其后就成为登堂入室的入室弟子了。成材弟子也须记录在相关档案中,成为重要的人才储备。为了让后学没有后顾之忧,应当保证在学习期间收入不少于同年龄段的医务工作者。学习期间应当全程跟随老师,包括社会活动、医疗活动、部分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这部分是最高级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真正的师带徒,宁缺毋滥,一年培养一百位未来的名医就是天大的造化了。
4.管理学应当结合国内外医院以及相关管理学知识与实践经验,创立一套适合中医院的管理模式。成型后应当是一个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上到医院领导的监督管理、下到收费处的行为规范。然后推广,并将所有中医院收入到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内‘中国中医药机构网’,谁有新发现立即上报管理机构,论证后加以修正。这样就可以将全国国有中医机构拧成一股力。
5.中医药机构管理者应当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知识,从事管理前应当集中培训,因才而用,不能医术高明就成为管理者。
6.应当先争取中医药管理局独立管理中药的地位,简化中成药生产的审批手段,符合中医理论就可以生产,以疗效为本,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领衔社会各界投资的中成药生产基地,审批后的药定点生产,使最小批量的特殊药也能生产,保证中成药的生产质量,节约资源。中药材生产和销售独立管理,指导农民种药,实行种药准入机制,保证药品质量是中医生存之本。有了药这个物质后盾前面的一些事情就好解决。而且会摆脱西药管理模式对中药的摧残。WTO后西药面临专利费问题将使这个问题有解决的可能。关键是中医药管理者有心、要先做准备,适时而动,动若发机。权力不是给的是争来的。中药独立中医独立的梦想就解决一大半了!
7.重点发展中医有治疗优势病种,例如“风、寒、湿”致病的病种,搞全国大规模攻关,保证有这方面人员献方的利益,建立重点专科医疗基地,先在一些疑难病治疗上占领最有力的根据地,然后以点带面发动全面蚕食。抢占自己应当有的医药市场。
8.以上行动可以现在局部进行试点,因为中医资金有限,应当全面调动相关中医药企业参与,在重点进攻的病种先进行。
二.中医界的民间行为:
1.自古中医理论的大发展政府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因为以前是“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特殊的支持。而且医道是一门崇高的学问,人人都有权力去研究、去追求,而且更是为人们所尊敬。“良相与良医”的等同就是当时的写真,所以彼时学术思想更多存在于民间。人所共知的“伤寒、千金、金元四大家、温病学等”传世思想就是代表。
2.建立民间的中医药联络机构,形成一定的势力。因为中医的困难境地,所以必须是同心同德的人士参与,不能出现一好转就分家的局面。应当在先期建立一套规矩。类似于机构法律。
3.在建立机构后一机构的形式参与中医界活动。集中人力、物力搞重点病种的突破。有现成成果的保护献出者的最大利益,以股份制的形态解决相关问题。建立强有力的物质后盾是机构成立后首要问题。并非不可能,天津天士力的发展就是明证,可惜这些人发了中医药的财却还再抱政府机构的大腿。民间机构是纯中医最后的庇护所了。
4.将民间机构结成网络,先成功者支持后来者,可以用股份制来解决相关问题。
5.完全脱离政府参与是保证民间机构健康发展的必要,与非医疗行业的政府机构可以合作
6.形成势力后可以实现上面提到的政府行为。利用现在市场经济较多的有利条件去争取。
7.机构的成立不需要太多,绝对的宁缺毋滥。任务是保住中医药的精髓,所谓“礼崩乐坏散落民间”。而后在适当的时候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三.全民统一战线
民间机构形成后,就要进行中医药全世界的统一战线建设,吸收一切对中医药有兴趣的力量,以机构形态可以有最大可能的合作机会,重点病种的攻克起到以点带面的广告效应。投资者得利,中医药得发展,两全其美。
综合而言就是重点进行普及化教育以求民众认同、以求更多的人才来学中医。重点进行高级人才的培养,以求理论与实践的突破。重点进行管理标准化的建设,以求紧缺的中医药资源利用高效率。重点进行一些有治疗优势病种的理论标准化、治疗标准化、市场化行为,以求以点带面全面突破。重点争取中药的中医药界自我管理,以求将发展的物质基础掌握在自己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沐天翔
|
2004-1-25 01: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这个贴子最后由沐天翔在 2004/01/25 01:13am 第 1 次编辑]
中医发展要两种人才,一种是中医的技术人才,一种是中医的管理人才,如何让中医发挥特长来创造效益,如何让中医健康发展,我们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太少了!如何培养一批有志于中医发展的管理型人才打入制定政策的权力中心,我觉得和培养一批实力派的中医技术型人才比起来同样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难经难
|
2004-1-28 02: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行不通。
中医要发展,唯一方法是增加医保自理份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燃谷
|
2004-1-28 03: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力
中医永远是配角
永远要呼吁、要挽救
就算有独立自主的权力,中医发展也只有刚刚超过五成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兰心
|
2004-1-28 08: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沐天翔 说的有道理.我们需要有一批有真知灼见,目光远大的管理人才,从宏观上调整指挥中医的发展.有人认为人民群众比领袖重要,而我觉得领袖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的发展和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沐天翔
|
2004-2-3 0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一个领袖可以聚集一个团体的力量,我们中医的力量需要一个领袖来聚集,形成一个拳头,才有生存的余地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兰心
|
2004-2-8 07: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一个领袖恐怕不够哦, 我们可能需要一个领袖团体, 我的野心就是成为这个团体的一员
), 为中医的振兴做一些具体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沐天翔
|
2004-2-9 23: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有像毛主席那么厉害的,一个也就够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飞龙戏水
|
2004-2-12 21: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哈哈哈哈,毛主席倒很想把中医振兴起来,可惜中医自己不争气。中医现在是一盘散沙,一个人如果说往东走对,就一定有另外一个人说往西走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这本身很正常,可如果没有一个客观性的判断对错的标准,弄的大家意见永远也统一不起来,那可就很费思量了,为什么会是这么个结局?
燃谷提了很多解决途径,可燃谷所有的论点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中医人士能够团结起来,步调一致地行动。大家自己评价评价,有这个可能吗?如果每个人都是圣人,共产主义早实现了。
现在很多中医人士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中医的正宗,这个虚名把中医害苦了。“正宗”这两个字真的就这么有魔力,弄得中医内部怒目相向,还没有一致对外,自己伙里先打个稀里哗啦,柏杨说得没错,丑陋的中国人。
还是先扭转扭转中医人士自己的思想再说把,什么西化、东化,只要有助于增强中医的竞争力,就是好“化”。判断对错的标准必须要确立,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说的不一定对,你说得也不一定对,古人说的再玄乎,同样也不一定对,你拿《黄帝内经》来和我辩论,恕我不奉陪,我要你拿证据来,没证据的论点就是信口雌黄,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判断谁对谁错,否则中医各种观点永远统一不起来,连自己家门里的人都说服不了,还想说服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燃谷
|
2004-2-12 23: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要重点突破
我的观点是通过经济、竞争等手段实现
任何一个行业也不可能有统一观点,中医是一盘散沙无可争辩,但是这个事实如何改变,既然已经在这个行业,如何利用自己年龄优势取得未来的领导地位。
任何优势都是相对的优势
此时彼时优势消长,新生代就要根据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
另外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医发展需要行业外的力量,借用一个人说的话“上升到文化去振兴中医。”中医自己的管理部门从现有体制上看没有也罢!有了还让世人以为中医地位不错、管理也很到位。
我所写出的观点到现在为止是
一。利用市场经济————竞争取得发展
二。利用经济利益————吸引圈外势力介入
三。医药结合重点临床,快速准确的转化成果
四。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重点培养人才,尤其是精英,志同道合者结成网络,宁缺毋滥,我行我素,但不排除异己,最好呈现百家争鸣之势,此时就看你自己能否吸收别人的优点了。
核心是民间力量为主,不受官方的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四大经典
古今医案
慢性咽喉炎治疗中心
中医沙龙
燃谷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