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231268&Key=433808132&strItem=no01&idArticle=85208&flag=1
作者:瓦全 回复日期:2004-2-2 1:20:25
我说说这两个誓言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两次提到了“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所及”,这个也就是说你的做法是基于个人的判断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他实事求是的地方,但是在诊治中如何既能够保证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又能够防止医生把这个作为自己搪塞的借口呢?
其实说白了,你对一个疾病的诊断无论如何都是基于你的判断,如果误诊了,导致的后果需要你来负责,在诊治中如何能够使你既能够积极诊治,又能够防止医生为了规避风险而放弃必要的探索精神?
作者:瓦全 回复日期:2004-2-2 1:22:25
相比而言,第二个孙思邈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媸, 怨亲善友,华夷智愚, 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 ,若己有之 ,深心凄怆 ,勿避艰险、 昼夜 、寒暑 、饥渴 、疲劳, 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也许境界更高,但是做起来难!
作者:水穷 回复日期:2004-2-2 1:30:41
瓦全:
两个誓言基本是道德训诫(孙的似乎连誓言都不是,只是"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如果要比较,可能比较两个誓言在历史上的影响,在各自医学体系中的地位更合适,
非我专业,不敢多发言了 
作者:瓦全 回复日期:2004-2-2 1:38:15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是有条件的,但是可操作性强。孙思邈的不讲任何条件,但是做起来难。
如果说我们对境界的理解也是和希波克拉底所说的一样,也是基于自己的能力判断为基础的,我们不能够理解无条件,并不代表他没做到。
也正是因为难以做到,所以我愿意把他想的更崇高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