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复兴第一战中药控制权——连横合纵、兼并壮大

[复制链接]
查看1420 | 回复2 | 2004-2-10 22: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燃谷在 2004/02/10 11:03pm 第 1 次编辑]

中医复兴第一战中药控制权——连横合纵、兼并壮大
一.中药饮片——最复杂,水平最低,但是却是源头活水,必须解决。同时因为低也                           好解决
1.   可耻可悲的饮片二十年发展史。
“经济上”从国家放开饮片经营后,基本上是一个因利益存在而无序竞争的行业。竞争的主体是以个体户为代表的药商、老牌饮片加工厂、国家管理机构的官商等等。基本上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低水平竞争。弱肉强食了十几年,该走的走了,剩下的是一些相对有头脑有手法的厂商,例如北京的几个饮片大供应商从起家到身家几千万不过十几年。这应该是国有单位的悲哀。本应该用在中医事业上的钱却被无关的人给赚走了,而中医药的从业人员却过着寒酸的生活。
“质量上”农民种药,只要个大好看什么化肥都敢用,如果管的不严搞个作坊就加工饮片,管他药材是闷是润,也许一泡就是几天;药厂制药只要能省就省,缺了火候的炮制可想而知;经销商大把的钱开路,买通上上下下,质量好坏的最后关卡也就不存在了。
药不好,医生再好也是也是没用,所以说药是中医命脉
        2.转折在何方
           “经济上”通过细致调查,将饮片行业的实质摸清,让有实力的各行业企业了解。吸引大资金介入行业,从种植、加工、销售上齐下手,形成几个大型企业,学习国内外农林行业的经营方式,使饮片业呈现一种竞争有序、质量可控、价格稳定的良好局面。
“取消各类药材市场”。让低水平的种植、加工炮制无处藏身。让原来的农民等低水平劳动者去该去的地方,指导他们种好药,有能力的学习种植技术做技术人员、做饮片加工厂的工人(饮片加工厂做好设在产区)
          “合理利用招标”通过招标将大陆货让少数厂家经营,小品种也有专门厂家经营(如果几个省市的药皆由中标厂家做,小品种用量也很大)。有用量、销量保证,厂家才有提高质量的兴趣。
           “质量上”必须严格按照炮制规范加工,出现问题找源头厂家试问。
            “鼓励兼并”中药饮片加工费时费力、种类繁多、方法多样。有大型企业才有质量保障。而且管理是抓源头,而非现在的去药店医院检查质量。为大型企业提供税收、销售渠道等优惠,让小企业参股大企业,做专门品种的加工厂等等。总之抑制小加工,鼓励大企业。“经历了十几年的竞争,现在剩下的企业已经具备一些优势,如果有更大的财团介入就会一举形成优势真正的大型企业,为定点招标打下基础
    3.脉络图
       严格准入(种植、加工、销售)——取消药市(国家监管)——严控质量(抓源头)——鼓励兼并(为兼并创造条件,达到去粗取精)——定点企业招标
         4.   培养大企业计划可以使药农卖药有出路;国家监管对象清楚;加工,销售监控简便准确;控制税收准确。建议大型中医院介入此类企业的运做,节省中间环节,使医院增收,有利于医院网罗人才。
二.中成药
        创新少、规模小、临床成果转化门槛太高是其特点。因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水平普遍高于饮片,虽有亮点但还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业,总体发展比饮片好,但是仍然没有发挥应有的能量。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西药的发展从北医三院的几亿销售就能看出差距了。
        近二十年著名的成药三九胃泰、胃苏、丹参滴丸等等,但是有更多的好成果因为现有体制被埋没,资金也是问题。故成药企业必须走兼并、创新、重点突出的路。对于家家都产六味地黄丸只能造成成药在低水平竞争,无法积聚力量创造攻克疑难杂病的好药。举个例子,在亳州,有个华佗药厂,投资五千万,号称拥有十几个批号,最后投产后却是销售一年还投资利息高。所以要发展就必须医药结合。企业投资给医院大学做定向攻关,虽然时间跨度长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将使中药有机会走向世界,占领更加庞大的市场。
三.保健品
         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对于健康的追求给了中药保健品机会,但是随着鱼目混珠的事件过多,保健品市场没有出现应有的繁荣,现在基本上没有系列的保健品,一般都是单一趋向,类似于药。
         中医学注重治未病,如果运用中医理论,创造适合各类人群的保健品很容易。比如春天应该服哪类保健品,冬天又可以服什么类型的,老人、孩子、生活压力大的等等,大有可为。抓住根本,创造名品,保健品将是中药里最具有发展的前景的。
通过政策性的支持、企业性的竞争,逐步将中药界一盘散沙的局面改变,出现国际性的大企业也是可以预期的。如果成功,中医药因市场需要和经济基础的雄厚必然发展。医药界的连横合纵、兼并壮大是中医药强大的需要。

北斗小星 | 2004-2-11 21: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第一战中药控制权——连横合纵、兼并壮大

看了燃谷的文章,真觉得激动,一种有根有据,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的痛快!
可也有深深的悲哀,燃谷怎么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呢?这样利国利民的事什么时候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呢?
曾去杭州想见识一下有名的胡庆余堂,因为时间晚了,没见到总店,却也被同条街上一家分店那种扑面而来的中医氛围打动了。整个儿就是电视上看到过的,想象中的中医店铺。柜台边触手可及的地方摆着许多与人们小药方,多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在医院里又不当回事的小恙而设。当时有种强烈的感觉:中医就该这样,以病人为本,做在实处。恨不得自己是这家店铺的小伙计。
不知道像同仁堂、胡庆余堂这样百年老字号的中医药店究竟发展的怎样?总感觉那种传承已久的药-医-人并抓的店规,是中医持久发展的根本所在!
沐天翔 | 2004-2-17 17: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复兴第一战中药控制权——连横合纵、兼并壮大

我觉得中药的利润该有一部分作为养活中医生的资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