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待评](讨论)乙肝的病位真的在肝吗?

[复制链接]
查看1283 | 回复6 | 2004-3-7 16: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食医
(讨论)乙肝的病位真的在肝吗?
先声明几句,单单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不少人会立即摩拳擦掌精神振奋,觉得遇到一个绝好的攻击的目标:乙肝病位不在肝怎么叫乙肝,现代实验学检查已经明明白白乙肝的病位就在肝的,乙肝病人发展下去也是肝硬化,如此明白之事还用怀疑吗……..--------且慢,我这么怀疑自有我怀疑的道理,如果想要批驳,请给出实实在在的临床病例!

西医对于乙肝的看法是:乙肝病毒入侵了人体的肝脏细胞,所以国外称为B型肝炎,国内称为乙型肝炎。--------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乙肝的原因是乙肝病毒入侵了人体的肝脏细胞,那么人体肝脏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很显然,如果一个肝脏细胞被乙肝病毒入侵,那么这个肝脏细胞是要坏死的。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当然是很强的,有的人根本想不起何时和乙肝患者接触过竟也感染了乙肝的事例表明了乙肝病毒的传染性。现在假设一个肝脏细胞被乙肝病毒感染,以乙肝病毒的传染性,紧挨着这个感染病毒的肝脏细胞的其它肝脏细胞会随即被感染,如此推而广之,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人体肝脏必然所有的细胞都会被感染。------西医的看法是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肝脏细胞是要坏死的,这形成了肝脏的炎症;
假定这个看法也是正确的,那么由于人体肝脏细胞感染乙肝病毒以后会迅速传染全部肝脏细胞,一个人倘若不小心感染乙肝病毒,其全部的肝脏细胞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全部感染乙肝病毒而死亡,肝脏细胞全死亡了,肝脏还能行使其正常的功能么,于是一个人倘若感染乙肝病毒将会迅速死亡。-------事实却完全不是如此,母婴垂直感染的患者可以很正常的长大,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自我感觉非常健康都证明了此看法是不正确的。另外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很多含病毒量很高的大三阳患者其肝脏质地比含病毒量小的小三阳患者要好得多,有关调查发现,含病毒量低的小三阳患者肝硬化的比例比大三阳要高;经过大量杀病毒药使用后,有部分人乙肝病毒指标是转阴的了,但同时也到了肝硬化晚期。
当然,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乙肝患者病情迁延的结果常常是表现为部分肝细胞的坏死和肝脏的硬化,但这并不能说明是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造成的。任何细胞,当然包括肝脏细胞都有它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就象大家所熟知的,把猪肝放到热水里,猪肝立即就会硬化,猪肝如此,人体的肝脏细胞同样如此,一旦人体肝脏的温度或者说某个肝脏细胞周围的温度稍高,超过它正常的范围,那么这个肝脏细胞立即就会坏死的。所以与其说乙肝病人肝脏炎症的出现是由乙肝病毒入侵造成的,不如说是中医所说的肝热或肝火造成的。
肝热或肝火从哪里来?我想没有人否认人体的肝脏细胞无时无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这些新陈代谢必然释放出热量。对于一个健康人而言,人体的肝气充足、心气充足。肝气充足,则部分热量(连同其中的废物,就象工厂的烟囱排出的成分复杂的废气)从肝脏通向体表的经络经皮肤排出体外;部分热量从肝脏通向大小肠的经络由二便排出体外;心气充足,则心脏泵血的能力强,肝脏中的血液与外界血管中的血液交换多,这尤其带走了肝脏自身活动排泄的大部分热量(含废物)。乙肝患者大多心肝气亏,肝气不足,心气不足,于是肝热或肝火(热极成为火)在肝内滞留,天长月久,导致血淤导致部分肝脏细胞周围温度稍高超过肝脏细胞正常的生存温度,于是肝细胞变性坏死,肝脏质地变差,肝硬化出现。临床上有部分本来很平常的乙肝病人一次食用草虾半斤以上而出现爆发性肝炎,医院里更多用寒凉之药太多寒滞有关经络导致肝热疏泄渠道受阻而出现重症肝炎的病人,其原因正在于此。
如果说乙型肝炎肝脏炎症的出现是由于肝热而不是乙肝病毒侵入肝脏细胞引起,那么乙肝病毒侵入了人体的哪个地方呢?------------我的结论或者说猜想是:血液!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血液里!
我一直努力从纯中医辨证的角度去观察乙肝病人,努力想找出这所有形形色色乙肝患者之间的共性。我发现在几乎可以说非常健康的乙肝患者中,一个共性就是胃气亏,心气扰胃。我不知道该怎样更准确的表达出这个意思,用标准中医的说法应该是火能生土,乙肝患者的表现是:火生土太过,我想白话的说法应是我们吃饱饭后心血主要流于胃用来消化,心与胃是相通的,---既然是相通的,那么当心气不足,心气向外宣发的能力不强,而胃气也弱时,心气会本能地过度向胃的经络里流。于是即使看上去很健康的乙肝患者,早晨起来往往会有点着呕的感觉,特爱吃肉等等,心胃气亏和心火偏旺的症状俱现;而经过诸般中西药物杀病毒损胃伤脾散气的乙肝患者,在其复杂的症状中也无一例外地出现胃气亏,心热重----------为什么几乎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和大小三阳患者俱表现为心胃的症状,而有些人有肝经火旺的症状,有些人却全无肝经的症状呢?若病位在肝,那么肝经火旺的症状应该更具有普遍性。-------答案当然是乙肝病毒寄居在人体的血液里而不是肝脏细胞里。
中医云:心主血,肝藏血。乙肝病毒寄居在人体血液里,则人体正气本能去血液中抗邪,于是表现为血热稍重。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这些稍微偏热的血液在各经络脏腑穿行而过不停留,于是血热不在人体肌肉和其它脏腑停留,于是对其它脏腑没有伤害。心脏的血液也不停留,但较多,于是表现为心热重,心火旺,心气亏,进而影响胃;而肝脏,当人体夜晚睡觉时,人体的大部分血液回归肝脏,在肝脏长时间停留,所以倘若人体血热重,肝脏是最大的受害者。当人体年轻的时候,气不甚亏,肝气心气较旺,疏泄能力较强,血热也自然不怎么重,从而肝脏受伤害不重,质地好;而倘若人不知饮食,大量吃辣、吃虾等上火之物,大量吃螃蟹、河蚌等寒凉封闭经络之物,导致人体内火过旺或疏泄渠道受阻;倘若过量运动或长期熬夜,导致人体气亏疏泄无力;倘若过于思虑,损耗心气;那么肝硬化是早晚的事,即使没有乙肝病毒也会肝硬化的----现在很多人没有乙肝一检查就是肝硬化就是证明。
如果乙肝病毒是寄生在人体血液里而不是肝脏细胞里,那么现在所有中西医到肝脏去杀病毒的用药必然是错误的-----这恐怕是现在乙肝不能治疗的真正原因吧。
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乙肝不治而愈的人的经验,有的人长期喝绿豆汤痊愈了,有的人用黑白木耳长期食疗而痊愈,有的人用小红枣而检查指标改善,有的人用赤灵芝+陈皮+蜜枣,检查指标显著好转……..,分析他们的经验,一切都指向心与胃。而现在西医医院里普遍使用的两种中药提炼而成的药物:甘利欣、丹参更似乎证实了这一点,甘利欣是中药甘草的产物(或许掺了点别的什么),甘草的功用补中益气,而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入心,可强行把肝脏
里的血液给多泵些出来,都为心胃用药。还有由中药五味子而来的药物,曾经非常风靡,五味子号称养肝阴,其实是强心气的药物,并且入血分,女人吃多了五味子月经量大色鲜红,有医生言夏天到来时吃几帖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可保一年太平,夏天,是人体心气易亏的季节。
弄清了乙肝的定位,也许根治乙肝的治疗方法就不会太远,至少在中医上,有大量的食物药物可供筛选。
以上是我关于乙肝的看法,欢迎大家讨论,如果有具体的临床医案或者亲友邻人或者在别处看到的经验更好。
让我们一起,为那些遭受乙肝困扰的人们做些努力!
秦越人:
下面引用由食医在 2004/03/05 05:14pm 发表的内容:
“弄清了乙肝的定位,也许根治乙肝的治疗方法就不会太远,至少在中医上,有大量的食物药物可供筛选。 ”

勇敢的食医!  好样的食医!

whitecoat:
我不明白“病位”是什么意思。
肝炎病毒“存在”于多个系统,但肝脏是机体反应的“靶器官”。
此外还有胃肠等。检测可以用原位杂交等分子生物学工具证实——这在技术上没有难度,是很确切的。
张天宇:
我赞同食医的观点:刚得肝炎时,病不在肝脏,而在经络,是病毒气堵塞肝脏经络使肝脏疏泄受阻,引起肝功能失调。
小魔王:
假如各位治好了肝治,好了癌。又会出现新的病,很有可能吧!为何不从根本上着手呢?
难经难:
同意食医的观点。
病毒积聚地并不一定是病位,就如同垃圾桶并不是垃圾生成的地方一样。肝炎病毒积聚在肝脏是因为这些病毒要靠肝脏排出。
食医:
whitecoat先生的观点让我大开眼界,先生之西医水平确实比普通西医高出很多(我对于西医的看法很多是从西医临床医生那儿来的)。我相信先生所说的乙肝病毒可以在心脑胃肠血液等等地方检出,但想请教先生一句:乙肝病毒真的是和细胞结合在一起的吗,和人体细胞的RNA结合在一起?一个细胞如果被病毒侵入,那么这个细胞能够进行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吗?如果不能,依照先生的看法,那么人体不应该只出现肝硬化而应该也出现脑、胃、肠等细胞坏死硬化等等,依乙肝病毒的传染速度,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体细胞会快速死亡而导致人会很快死亡;被乙肝病毒侵入的细胞假如能够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对人体功能无妨害,那么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也与健康人无异,倘若如此,自然也不会有以后的肝硬化之说,也根本无须治疗。------这些是由先生的观点所想到的,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先生的西医水平比普通临床的西医水平高很多,所以恳请先生把正宗的西医观点讲解出来,对于本论坛学术水平的提高非常有益,也非常有助于来本论坛的人对于西医的正确理解,在此首先谢过先生有关西医乙肝病毒定位的指教。
奇迹——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我从健康网乙肝论坛转来)
在这里我要说给大家听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这件事我医院一直把它封锁,严禁泄露的。我犹豫再三,抽完了一包红河后,觉得这可能有研究价值,还是把它说出来,供战友中的医生参考。
2003年5月,我接收了一个大三的患者住院,男,34岁,因饮酒后吐血1天入院。乙肝病史7年。hb86/l,肝功正常,肝b超光点粗,当时没做dna.
入院后当晚输血,护士输血前常规问他的血型他说好像是o型吧,护士大吃一惊,因为她拿到的是b型血200ml。护士兔子一般跑去请示我,我马上打电话给血库,结果血库说没错,是b型已交叉配过。于是我就让护士理直气壮雄姿英发地去输血了。
   血输完后,患者马上腰痛血尿,出现了溶血反应!!我知道大事不妙,嘴上的烟差点吞了下肚。
   立马处理同时通知血库,并电请主任,主任马上电请院长。不用说大家都知了,血库差错!
   幸好经过处理后病人好转了,我们只对他说是正常的输血反应,并改了化验单病历,一周后病人带药出院了。大家都卸下了心头大石,并开会封锁了消息。
   2个月后,碰上我出门诊,刚好碰上该患者来检查,结果出乎意料:两对半全部阴转![我不近视,所以避免了一副眼镜的损失]病人脸上马上盛开了所有的菊花,欢天喜地,握手掏烟````[此处省去300字]
  表情严肃:我们大家都知道,乙肝有1%阴转的可能,但他这种情况可能性大吗!!!我最希望的是——错输血引起人体的免疫应答,免疫系统清除了乙肝病毒。
  本文并非虚构,如有雷同,绝非巧合。而是——上帝指给我们的路!
  如有那位同仁因此得到启发,研究攻克了乙肝,请在领取诺贝尔奖金时,希望能将奖金的1%,购买大烟若干条邮寄来。

中庸之医 | 2004-3-7 17: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待评](讨论)乙肝的病位真的在肝吗?

乙肝类似于古代讲的黑疸,古代讲的黑疸有两种,除了要略中介绍的那种外,还有一种是酒疸恶化形成,古人的辨正就是气血腐败,应用药物也很贴切,看来这种病古来就有。
川耗子 | 2004-3-7 21: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待评](讨论)乙肝的病位真的在肝吗?

前提就是错误的。中西医对“肝”的认识本身就不同,偏要扯到一起来说,结果又没说清楚。究竟是想中医“西”化还是想西医“中”化,困惑?!
行路一凡人 | 2004-3-15 09: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待评](讨论)乙肝的病位真的在肝吗?

似乎有几分道理。
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吗!
我再思考思考。
浪子竹溪 | 2004-3-15 21: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待评](讨论)乙肝的病位真的在肝吗?

还是留着,等食医上完学自己评价这个贴子吧。
赤小豆 | 2004-7-2 14: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待评](讨论)乙肝的病位真的在肝吗?

1 肝炎病毒“存在”于多个系统,但肝脏是机体反应的“靶器官”。
2 刚得肝炎时,病不在肝脏,而在经络,是病毒气堵塞肝脏经络使肝脏疏泄受阻,引起肝功能失调
3 古人的辨正就是气血腐败(中后期)
上述三点同一理,实质一样,都对!
医者父母心 | 2004-7-12 15: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待评](讨论)乙肝的病位真的在肝吗?

好,好,好,这个理论从临床讲是可行的,是对用真正的中医辨证治疗好乙肝患者的一种理论支持,好啊,真的太好啊.如同播云见日,此日不虚度啊!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