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贴待评}试论人体的能量转换系统和经络实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贴待评}试论人体的能量转换系统和经络实体
[复制链接]
731
|
0
|
2004-3-12 21: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转自:陈 帆
试论人体的能量转换系统和经络实体
我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气功爱好者。我在修练中发现无论是“丹田”、“法轮”还是“查克瑞”,其在体内相应部位都必然存在一个动脉的分叉或圆弧,而各种功法的主要手段都是激发和增强该部位的“湍流”。现代医学认为动脉中的“湍流”对人体有害无益,它造成质能耗损,最后导致动脉硬化。当我具有“内省”能力体会到内“气”运行和外气发放后,我就对气功深信不疑,全身心地投入。根据许多单位的检测表明,外气是粒子流和电磁波。但它在人体内是怎样产生的呢?现代物理学认为,粒子只能在超高温、高压和强电场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人体内根本不存在这三种条件。上述这两个难题困扰了我多年。终于在一次罕见的抢救手术过程中,在一种特殊的条件下,我观察到了动脉分叉部(即“丹田”)湍流的激发和产生气的奥秘。几年来我反复作了证实和证伪,肯定了我的发现。在人体内不存在高温、高压和强电场的特定条件下,是依靠“湍流”来实现质能转换的,这是人类进化到宇宙万物中最高阶段的例证,是揭开气功、经络奥秘和人体科学的基础,现将我的发现和见解简述于下。
一、在气功功态中观察到:无论是道家的三个“丹田”还是佛家的五个“法轮”,其所在部位必然存在动脉的两种特殊形状:“人型”分枝和(或)圆弧。例如1.顶轮(上丹田):位于颅底蝶窦之上由9条动脉围成的动脉环。2.颈轮:平甲状软骨旁由颈总动脉分枝成颈内、外动脉的起始部。3.胸轮(中丹田):由右心室向后发出的肺动脉分叉和由左心室向上向左发出的主动脉弓。4.脐轮(下丹田):平第4腰椎由腹主动脉分叉为左右骼总动脉。5.底轮:由盆腔内一组分枝状或圆弧状动脉组成。正常情况下中型以上动脉血流在分叉或圆弧状的管道处其流型必然是湍流。
二、在手术过程中观察到:凡改变上游的流速,其下游的分叉处的动脉湍流必然加强并在该处管壁外也形成微粒组成的湍流(气功术语称“得气”),如果附加电场、磁场或生物场,这种湍流就汇合成一个大旋涡,气功术语称“结丹”,这与自然界中龙卷风很类似。构成这种湍流的微粒来自血液,由于血管内皮间隙仅有几个又,故而微粒既不是分子也不是能对组织造成损害的离子、质子或中子,而是更小的粒子。
三、植物的叶绿素在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中的高能粒子收集、浓缩并以弹性势能贮存在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及螺旋状长链淀粉中,人体内生物氧化时又将中贮存的太阳能加以释放利用。
四、从主动脉弓至终未动脉间,动脉要进行35级分枝,正常状况下在前15级分枝处动脉血流都是湍流,血糖分子中的高能粒子就在湍流的螺旋力矩作用下逐级释放,透过血管内皮沿胶原纤维传送至身体各个部分做功、产热或提供负嫡。推动粗丝沿细丝滑动形成肌肉收缩的工作物质就是这种连续的量子化的高能粒子流而不是ATP,血管壁肌层中存在胶原纤维填充的“小窗”是粒子能透出血管壁的解剖基础。
五、释放了能量后粒子作为废物又经特定路径传送至特定部位排出体外。如果废粒子在体内蓄积并阻塞通道则必然致人疾病、衰老、死亡。这是中医“经络阻塞,百病从生”的病理基础。
六、胶原纤维由以碳原子为骨架的长链氨基酸组成,光导纤维由以硅原子为骨架的纤维组成,碳和硅为周期相邻的同族元素,故胶原纤维和光导纤维间可能有相似之处。胶原纤维能传递电子(β-)已为实验证实,传递光子(γ)则早为人类熟知,眼球角膜就是由胶原纤维平行排列而成的,它的导光性有目共睹。β-和γ均为太阳能粒子中的重要成分,所以胶原纤维作为粒子通道顺理成章。
七、在气功功态中观察到确有“气流”循任督脉(小周天)和十二条正经运行(大周天)。它们与中医经典上记载的十四条经脉路线完全一致,经过几千年考验的中医经络体系无可辩驳地证实经络有物质基础,是实的而不是虚的。
八、在手术过程中观察到沿经脉走向分布的物质几乎全都是致密结缔组织,其基本成分就是胶原纤维。例如:1.任脉行经在颈白线、胸骨和腹白线上,它们均属致密结缔组织,当手术中切割时,可清楚地观察到废粒子的运行状况。2.督脉的颈、胸、腰、腹段就在棘上韧带,也是致密结缔组织。3.足少阴肾经上起胸锁关节沿胸肋软骨下行,延伸于腹直肌鞘内缘下续于下肢内侧肌间隙至足底拓腱膜,所行之处全为致密结缔组织,其上端又以胸锁乳突肌腥膜联于耳后乳突部,气功态中明显内省到该经收纳耳部和颈胸部甲状腺、甲状旁腺和胸腺区域的废粒子,所以中医经典称“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开窍于耳”绝非妄词,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是西医望之项背的科学。其余经脉不须赘述。
九、排出体外的粒子既来自太阳能就必然具备波粒二象性,是可被检测的,气功术语称做“外气”,习练气功达一定水平都能感受到它的真实存在,可是目前就很难在人体表面测出来,这是因为皮肤真皮层的基底部是由胶原纤维“编织”成整齐的菱型网状结构称作网状层,它构成了天然的“屏蔽”,它使人体作为一个“开放的巨系统”不是百分之百地“开放”,而是有“口岸”的,这种口岸就是经络上的穴位。不同的穴位受地磁场偏角和磁倾角的影响而开启关闭,所以中医讲,“天人感应”、“子午流注”不是子虚乌有。破坏了这层屏蔽,如大面积深度烧伤特别难治,再生力极强的动植物都怕剥皮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德高望重的外科前辈如黄家驷、曾宪九、黄萃庭等等不幸死于各自力之奋斗终生的肿瘤,就是突破了这层屏蔽的后果。
十、手掌有“劳宫”穴,它位于由桡、尺动脉围成的两个动脉弧棗“掌浅弓”和“掌深弓”内,其间有强厚的致密结缔组织棗“掌腱膜”,其局部皮肤网状层缺如,足底的“涌泉”穴与此相同,故而构成粒子流出入人体的最佳口岸,所以能在乎掌和足底检测出电磁波和粒子流,这已为众多学者反复证实,毋容置疑。这似乎也可成为本文前述内容可信的依据。四肢动物就靠这4个掌心向地球排放废粒子,气功师也主要靠此发放“外气”。人类直立后,“劳宫”穴功能受损,使有些疾病如心瓣膜病、高血压等成为人类的专利。
十一、综上所述可作如下小结:人体内存在一个能量转换系统,它将葡萄糖中贮存的太阳能在动脉湍流中以高能粒子流的形式逐次释放出来,完成势能到动能的转换,高能粒子释放能量后又沿特定的路线,经特定的口岸排出人体。这个特定的路线和口岸是几千年前就由中医阐明了的经络和穴位,它们的解剖实体其实就是现代医学称作“结缔组织”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组织形态、分子排列均已搞清楚了。用现代语言来解释中医,将证明中医不仅仅是国宝,而是既古老又超前的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军民软件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