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待评]与"黄岐建中汤"商榷中医

[复制链接]
查看1146 | 回复0 | 2004-3-13 13: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溪流

与"黄岐建中汤"商榷中医
“一个单位,不论大小,人事工作是第一位的;一个Party,譬如党派,或社会团体,择人善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下才疏学浅 ,智力稍有低下,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是说整个中医现存的种种弊病,皆源于“用人不当”吗?您确有才能,把这么复杂的问题一语道破,真可谓“大道不繁,真理简约”,敝人又增一见识。不愧为圣手,有拨云见日之功,岂是常人所及。
反驳我的论据,始于上古时代的一个传说,
禹    中国西周文献《诗》、《书》中的古代天神。据《楚辞·天问》记载,禹和其父鲧均为神。鲧治水失败被刑后从腹中育出了禹。禹治水成功,娶涂山氏女,生子启。后来启代益为君主,建立了夏王朝,禹遂为夏宗神 。《国语·周语下》则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有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故《郑语》称之为夏禹。                                     ----中国大百科全书
用传说来作为依据反驳别人的论点,您有点太玩笑化了吧,有什么证据来证实您的论据是真实的呢,明天我用“封神演义”中的故事来反驳您,您以为如何?
后又扯到什么“大老虎';‘马"“鹿';云云,风马牛不相及嘛。还张口说什么:“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说这话是处在什么年代, 针对的是什么人,你说这话是处在什么年代,针对什么人。不问环境,不问对象,胡乱引用,您大概不是喝多了到这儿来说这话吧。
为证实自己博学,偏要拉上孔老夫子,可怜他老人家若大年纪,都两千多岁了还要硬被你拽出来为你撑腰,怎不让圣人多闲一会儿。
说别人是巧言佞色,别人巧在哪里,佞再哪里,汝理乎?以势压人乎?
再谈正题,我写这篇贴子,是因虑及目前网络上以及媒体中,在刮起一股贬低中医否定中医的暗流。有公然言中医为巫医者,有言中药为毒药者,有言中医必亡者,大有“黑云压城城欲催”之势,想当年中医就险些被国民党枪毙过一回,现在又忽忽有性命之忧!每一中医莘莘学子焉能安座之?
我分析当今之贬骂中医者,无非四种情况:
1崇洋媚外分子,一切都是西方的好,月亮也是西方的园,中国人什么都不行。
2一些西医或西医界有影响之人,骨子里就瞧不起中医,更不愿意中医从他那里分一杯羹。于是就竭尽贬低之能是。
3一些病人以中医医病时,遇到了庸医,耽误或加重了病情,出于气愤而骂之。(其实,庸医不在中西,又不在古今,皆有之。)
4又有那么一部分人,想出名想的发疯,不能流芳千古,亦当遗臭万年。(君不见某些人连坐牢都可以炒作一番)当今之时,“顺风扛旗”肯定不能出名,不妨举起“反方大旗”,摇唇鼓舌,向中医进攻。此人数虽不多,但由于心术不证,又颇具辨才,乃为最危险者。
君属哪种。请君择之。(决不是请君入瓮,勿误我意)
大概您嫌论据还不足,又抬出易经来唬我们,你以为我辈大多属白丁之流,一见易经头就犯美尼尔,任凭您指手划脚了,例举出什么水山謇卦,您大概不知我辈大多属气管炎,兜无分文,怎么付您卦钱。
以予之浅见,当今中医之状况,与其以《水山謇》喻之,不如以《地火明夷》喻之。
地火明夷,日落山中,光明受伤,贤者以明德被毁伤,立场非常艰难,刻苦忍耐,韬光养晦以自保,才会有利。
其实人类社会很复杂,黑暗和腐败现象什么时候都有,克服弊病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过度,也会于人于己都不利。老子说(莫误会,此古哲人,非我占便宜):“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证察察,其民缺缺。”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程颐云:“君子不及其明察而用晦,然后能容物和众,是用晦乃所以为明也,若自任其明,无所不查,则己不胜其忿疾,而无宽厚含容之德,人情睽疑而不安,失莅众志道,适所以为不明也。”古有某王令将拔缨之故事,,深得其意也。
老百姓有笑谈,“用盆给孩子洗澡,泼水时连孩子一起泼去了。”
玩笑乎?非也。,确有少数人,必于至中医于死地而后快。决非危言耸听。
然于君,非属此类,乃意识之不明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