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贴待评]食药同源辨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贴待评]食药同源辨
[复制链接]
943
|
0
|
2004-3-15 12: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转自:孔祥琦
食药同源辨
当今之世,多以为食与药异,药不可以作食而食品也难当药用。众多之药不可以为食,乃以其性之偏而救病之偏,若多食当饭,非但其味不可取,且将以其偏而致人病。至于日食之物难以做药,则以其性味平和。多食可以果腹,若当用药,恐数钱之品殊难有大效。实则此系言其大概,究其详,百药之中,颇不乏入食之品,而三餐之味,亦不少祛病之物。诸如桂皮可以入烹调之类。遥想往古之世,天下动植物何止千百万种,然知者少,未识者多,总须辨别品尝,而后知酸苦甘咸,寒温补泻,有毒无毒。其可食者识其物,后世以为食,能疗疾病者明其性传之,是以为药,于是有食与药之分。
神农偿百草的传说,是古人实践过程的反映:“一日而遇七十毒”是这一过程中历涉艰险的集中体现。此非一岁一人,一族一世所能完成,而是中华民族之经验结晶。这从历代有关药品、食物的记载可以为证。
翻阅《条辩》之中,前人以海参,鲍鱼入药,以为滋阴妙品;将鲜扁豆花、何叶边、丝瓜皮、银花、竹叶芯等诸般江南随处可得之品信手拈来,组成一清轻如络,去络中之邪的清络饮,其中何叶、丝瓜皮等均可食用。具此足可证食与药本属同源,甚至本系一物,只是用与此为药,用与彼则为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四大经典
中医资源
中医妇科
军民软件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