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待评]王正龙论中医理论的核心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待评]王正龙论中医理论的核心
[复制链接]
1063
|
0
|
2004-3-19 20: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转自:王正龙
王正龙论中医理论的核心
中医理论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合一。如果不明“阴阳”的真实意义,这三个方面也就都无从论起了。
现在的中医教材对这个核心和“阴阳”的解释全都牵强附会。如: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把器质说成是“阴”,把功能说成是“阳”。像这样用所谓“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来解释,那么,“阴阳”在临床辨证论治方面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和作用。而且,在教材中对于“真阴真阳”的概念绝少论及,所以,“真阴真阳”与“阴邪阳邪”的概念就极易混淆,在大学里讲解“阴阳”的章节和课时极少,早已完全失去了中医原有的精髓,都只是在皮肉上做文章。
整体观念 —— 在中医理论的核心中排在第一位,因为“阴阳”乃是一气,人的全身没有一处没有“阴阳”,除非人死了,“阴阳”是一时也不会分开的。这一点,前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说把五脏六腑以及它们的关系看成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是依照经脉和解剖的理论所进行的解释,这样的解释也是正确的,但却是排在“阴阳”理论之下,已经属于次一等的解释了,如果依照这个次一等的理论去学习,即使学出来也不会是高手。如果把脏腑的功能按照西医的理论进行解释,即使条目是中医的,也不能称之为纯粹中医的“整体观念”了。而且,如果连“阴阳”都没有搞懂,谈论“邪正”又有什么意义呢。
辨证论治 —— 是在领悟了“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灵活运用。现代中医将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这是在脏腑关系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结论,而没有上升到“阴阳”的高度来看问题,这是不懂“阴阳”所造成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辨证论治的“证”指的就是“阴阳”得证候,而不是指症状。在纲目的分类方式中,“证”属于纲,“症”属于目。比如:阴盛阳虚属于证,而无神、声低、少气、畏寒等属于症。所谓“辨证论治”就是“纲举目张”的道理。如果不懂“阴阳”,那么,“辨证论治”岂不就成了“辨症论治”了吗?现代中医基本上都属于后者,拘泥于成方而不知变通,用某方治好了某病,于是就一门深入,成了擅长治某病的专家,却不会治疗其它的疾病,这与擅长分科的西医没有什么差别。而真正的中医是不分科的,没听说华佗、张仲景、孙思邈、陈修园等著名医学家是哪一科的专家。所以,只知辨症而不知辨证,这就是现在医(学)院中“明医没几个,专家任扒拉”的原因。
天人合一 —— 是中医思辨和修养的最高境界。现代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已经基本将其删除了,只剩下前两个作为理论核心,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情。孔子在《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思是:要想达到智慧的顶点就必须懂得如何将世界万物分门别类到顶点。如果将世界万物分门别类到了顶点,就可以达到智慧的顶点。所谓“格物”,是通过努力学习知识,竭力探究自己的本性,才能够将自然的道理与人身的道理结合并统一。进一步说,就是不被纷乱障眼的事物和欲望所蒙蔽,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无形的本质。比如:通过对自然界中四季的寒热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人身“阴阳”的变化,并将这个道理运用到自身道德的修养和身体的修炼上,最后体悟到自身的“阴阳”与天地的“阴阳”交感互动,这才是真正体会到“阴阳”。如果懂得了“阴阳”的变化规律,辨证论治就易如反掌。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子贡问道:“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说:“我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了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只有天吧!”(《论语》)
在这里提醒学者注意:天地之中的一切事物和道理,都能够在人的身上找到(道不远人)。
但是,道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通过在社会和对自身的刻苦实践得来的。理论上说得容易,而对“阴阳”体会的内容却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学者读到此处,应该努力学习反省才是,切不可以此学说来炫耀自己,更不可据此而指责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四大经典
中医资源
古今医案
军民软件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